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數學作業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載體。從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生活氣息、實踐基礎、探究性、閱讀性和層次性等方面,探究了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布置
有些小學生在教師的題海戰術下苦不堪言,每天繁重的作業常常迫使他們奮戰到半夜才能休息。作為一名小學的數學教師,是不應該給學生留如此多的作業的,但是,難道完全不留作業嗎?那當然不行,現代教育學專家斯卡特金曾經說過:“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撥動人的心弦,很快就會被遺忘。”一定量的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助于記憶能力十分有限的小學生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通過適量的作業練習,融會貫通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但是這樣來看,教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生的減負似乎產生了不可調節的矛盾,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只要教師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完全可以做到魚與熊掌兼得。
一、作業的布置應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教給學生知識的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是應該具有實實在在的、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所以,教師布置的作業,可以盡量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數學是一種注重邏輯性思考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生作業的選擇時應恰當地融入一些具有啟發性的題目,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邏輯意識的形成,還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追求創新的良好心態。如,我在設計作業時,會讓學生根據步行的步子的長度,估算學校到家里有多遠,讓學生測量家庭里的洗衣機的體積,估算臥室墻壁的面積,測量臥室里面鐘表的直徑,算出周長等等。學生在完成這一作業的時候,就能充分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的真理。
二、作業的布置應建立在實踐基礎上
“學以致用”這是所有教學活動中不變的真理,學生只有把課本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緊密相結合,才能使知識變得鮮活生動起來。只有這樣,學到的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才能變得清晰深刻。所以,小學的數學作業應該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的解題過程當中,感受、思考、探索所學到的知識,完善自我的知識構建。例如,在學習“旗桿有多高”之后,讓學生測量出家中或學校附近的一些大樹或者建筑物的高度;再如,學習了“統計”之后,布置這樣的作業:某校五年級二班第三小組學生的抽測考試成績如下: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通過解決這兩道操作題,學生加深了對數學的實踐性的了解,課堂知識得到了鞏固,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鍛煉,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在動手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布置的作業應該具有探究性
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是一個對數學知識和能力的思考運用并最終掌握的過程。傳統的重現式數學作業仍然是有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認清數學的理論依據,有助于學科語言材料的積累和記憶。但是,在優化重現式作業的同時,教師應該更多地布置一些開放式、具有探究性的作業。因為在數學題的解決過程當中,思路的選擇和把握是最終能否得出正確答案的基礎,探究性作業可以引導學生多樣化、靈活性、發散式的數學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
四、布置的作業要能發展學生思維
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經常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文章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家的名人軼事、數學的奇聞趣事等等,通過這些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數學的產生與發展源于人類生活的需要,豐富學生對數學科目的整體認識,領會到數學的文化價值。布置作業時可以選擇讓學生閱讀一些類似《小學生數學報》之類的課外書籍,引導學生完成數學日記,啟發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思考。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陶冶情操,激發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
五、布置作業要因人而異,具有層次性
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資質天賦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肯定是有所差異的。作為一名教師,如果面對差異化的學生不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所有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必然會有學生因為不適應作業的要求,即使完成了作業,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在作業的布置上,教師不應該對所有同學“一視同仁”,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對不同的學生布置差異化的作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讓不同水平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簡單、普通、困難三種不同難度的作業,簡單難度的作業專門為數學成績差的學生設計,即一些最基礎的課本知識鞏固題;普通難度的作業適宜能力中等的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必要的拓展提高;比較有難度的作業則比較靈活,注重在理解記憶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提高思維能力,拓展思維空間,適合尖子生。這樣的作業設計,滿足了不同水平不同的學生對于作業練習的不同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一種或數種作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總之,小學的數學作業如果具備了以上的幾點要求,就可以使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作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這才是成功的作業、有效的作業。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巴楚縣新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