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探討了四種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方法,即創新教學情境、創新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想象情境。
關鍵詞: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教學
音樂是一門藝術,是介于理性與直覺之間的學科。當下,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要靠規范的訓練,更要靠學生的自主學習,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學到有用的音樂知識。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筆者在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了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幾種新方法,主要包括四種:創新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喜歡音樂;創新教學手段,讓小學生參與音樂;創設問題情境,讓小學生體會音樂;創設想象情境,讓小學生感悟音樂。下面筆者主要就這四種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
一、創新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喜歡音樂
想要讓小學生真的能夠體會出音樂中所包含的那種感情,就必須要創新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們有一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喜歡音樂,從而自主學習音樂。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下冊中的《小螺號》這一堂音樂課,就必須抓住審美教育這一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因此,我將音樂與美術、文學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上課之前播放了1975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小螺號》,讓孩子們了解到海龍與小明的真實感受,有工人鉆石油克服困難的艱辛,有抓住分子的貢獻等等。
二、創新教學手段,讓小學生參與音樂
小學生只有保持舒暢的心情,在積極的狀態下進行思維,才能夠敢于想、敢于問、敢于創新,并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的教學活動中。
例如,我在教學歌曲《春天舉行的音樂會》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前特意準備了幾樣樂器,讓學生一進教室就看到很多種樂器,孩子就會積極想象這節課要做什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一下子就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拉近了師生距離,為感知春天營造了良好氛圍。為上好《春天舉行的音樂會》這一課,我還充分采用了歌、舞、樂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制作了精美的課件。
三、創設問題情境,讓小學生體會音樂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想象力與判斷力都極為豐富。教師可將音響、畫面、語言等進行組合設計,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引起興趣。
例如,在教學經典歌曲《只怕不抵抗》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有關抗戰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了解這個故事的深刻寓意,它告訴學生:我們生活的國家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但是卻遭受到了外來侵略者的破壞,讓我們學生更加懂得抵抗、堅強,進而珍惜自己的生活環境。并提問:“表現強烈抵抗意識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又是用何種樂器跟上節拍的?請你想象一下。”這樣生動形象的思維定式會促進學生想象:什么樂器才能夠奏出如此優美的節奏?但問題是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從而激起學生的探究動機。
四、創設想象情境,讓小學生感悟音樂
想象情境的創設還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可以在自主展示自己才華的過程中,張揚自己的個性,塑造完整的人格,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設了空間,搭建了舞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感受音樂作品的美與情中使自己的人格、心靈得到凈化,提升音樂欣賞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一個媽媽的女兒》的時候,在課程開始之初首先讓學生看了一下我們的西藏。當學生在聆聽《一個媽媽的女兒》的時候,筆者也講述了有關的地方特色,一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讓孩子講述一些自己在家鄉以及出外旅游的所見所聞。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思考自己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事物,也讓學生們感受到漢藏本一家的意思。
綜上所述,音樂這門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音樂教育對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對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教師只有創新教學情境、教學手段,創設出問題情境、想象情境,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音樂、參與音樂的興趣,促進他們體會音樂、感悟音樂,最終提升他們的音樂能力。
參考文獻:
[1]賈永惠.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1).
[2]周曉東.合理運用教學設計,改革小學音樂教學[J].小學時代:教師,2010(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二郎巷師院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