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的課堂交際活動其實是一種被抽象化了的生活片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走出教科書,走進生活,賦予英語活動生活的氣息。那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樂用英語。
關鍵詞:生活;英語;交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英語的課堂交際活動其實是一種被抽象化了的生活片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走出教科書,走進生活,賦予英語活動生活的氣息。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樂用英語。
一、在和諧的生活環境中交際
以前,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把交際活動停留在機械操練的層次上,使交際活動成了乏味的背誦。長期以來,學生感到英語交際活動完全是一種外來語的交際,只是在英語課上才使用。教師應引導學生用眼、用心去尋找“生活英語”,讓他們感到英語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生活就是我們用英語交際的大舞臺。
1.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能激發興趣,讓學生樂于交際
在交際中,人們往往只是對他們所處情景相關的話語感興趣。學生在生活化的語言情景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會產生格外的興奮,學習情緒就會處于一種旺盛的狀態,學生就會學得主動,學得愉快。如,教“問路”話題時,可先征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問路故事”,然后讓他們暢所欲“演”,以顯示自己在實踐中的語言運用能力,使整個課堂處于“白熱化”。
2.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能消除恐懼,使學生敢于交際
學生在進行英語活動時,首先要克服的障礙就是心理恐懼。教師除了鼓勵外,還要通過創設生活化的語言交際環境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處在與自身生活貼近的場景中,很容易消除恐懼,順利進入交際活動中。牛津版6A Unit 6 Holidays的特點是:生詞多,新句型多。學生心理壓力特別重,個個不敢開口。教師可請出一名學生,與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自然地談話,化解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Which day/ month do you like best?Why?Which holiday is in December?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這段對話,讓學生感覺是一種平常性的師生交談,毫無困難之處。無壓力了,便自然了,接受新知識的信心也油然而生了。
3.模擬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能喚起自信,使學生能交際
有的教學內容不可能直接取之于生活,這就要求老師借助生活條件模擬生活環境。如,牛津版6A Unit 1 Public Signs.教學時不可能帶學生去一些公共場所,但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公共場所片段,讓學生感受。這些“源于生活”的情景像一根絲帶,將英語與生活系在一起,使學生真正體會所學的東西在生活中能解決問題的快樂。
二、選擇生活化話題交際
有了貼近生活的語言環境,并不見得學生就會交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要有利于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完整性、流暢性和正確性。所以,話題的設計要投其(學生)所好。
1.從生活中選材,讓學生會交際
教師在設計交際活動內容時,要結合教材的內容,捕捉“生活現象”,從生活中選材,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交流他們熟悉的話題,讓他們有內容可交際,從而引發他們的交際動機和興趣,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如牛津版3B Unit 9 Shopping.在教室內可以安排一個模擬商店,布置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本領去購物。學生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很容易投入到新的角色之中,容易使他們感覺這種交際活動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所用的交際語言就是自己的一種語言。
2.設計真實的交際目標,讓學生可交際
教師每設計一個交際活動后,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交際目的,讓學生每一次的交際活動都是帶著任務去而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如教學牛津版6A Unit 5 On the farm.在教學完本課重點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后,我就安排學生自由交流,交流時的任務:一是完成一份調查表,二是結束后向全班匯報你交流的對象的情況。這樣,學生帶著任務去活動,有了可交際的內容,同時突出了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特點。
總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的功能性完全體現在人們的交際和思維過程中。而思維和交際離不開生活。創設生活化的語言交際環境和選擇生活化的語言交際話題能使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產生互動,能真實地讓學生用感官和心靈去體驗英語語言,去創造性地運用英語語言。
參考文獻:
劉潤清.外語教學的科研方法.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平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