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級語文課堂經常會出現不和諧的“插嘴現象”,是堵?還是放?教師需要做出理性的思考,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適當地引導、調控,使之成為課堂中的一抹亮色,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要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精心點撥、引導激發、真情喝彩、正確認識。
關鍵詞:插嘴;課堂;呵護;策略;重要性
一、發現問題
一直在小學中高年級擔任語文教學工作,課堂教學總有一種遺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年段的增高,許多孩子在課堂中的話越來越少了,和許多語文教師交流后,大家都有這樣的認識,高年級的學生大多是——不點名不說話。
今年有幸到低年級教學,初入課堂,感覺小小孩子好可愛,課堂活躍,學習氣氛很好,無數的問題等著你去引導、傳授。同時我也發現,在課堂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課堂上常有學生在老師提完問題或給同學解答完問題時,插上幾句話,這樣就打斷了老師的講課思路,同時也干擾了課堂紀律。
什么是課堂插話?在課堂教學中,當教學內容正講到節骨眼的時候,冷不防有個學生在座位上插上一嘴或接過老師的話茬,高聲說上幾句。于是課堂氣氛頓時發生變化,學生一陣騷動,這就是課堂插話。為此講課的老師不得不暫停下來,維持秩序,待學生安定后再接著講課。一般說來,學生在課堂上任意插話,是違反課堂紀律的不良行為。它干擾和破壞了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思路,分散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渙散了課堂組織紀律。因此,課堂上插話現象應當控制,但是如果采取粗暴和強硬的方法制止,往往很難收到成效。
二、探究問題
其實,“學生插嘴”現象的出現和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可塑性:(1)它也是學生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表現,它的產生也可以說是新課程中涌現的一種正常、合情合理的現象,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定義為學生的惡意搗亂。(2)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學生插嘴”是學生自我實現個性張揚的重要途徑。(3)學生“插嘴”能培養求異思維。學生插嘴,常常會提出一些奇特的問題,這是求異思維、創新精神的體現,應予鼓勵。(4)“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是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控水平、應變能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解決問題(引導策略)
策略一:耐心等待,給學生插嘴“留有時空”
【精彩回放】教學閱讀指導課《坐井觀天》時,老師講到:“青蛙坐在井底,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當即有一頑皮學生搶白:“不對,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它不敢跳出來。”老師很驚訝,但沒有壓制他,反而鼓勵他說:“你的想法很獨特,說給大家聽。”他大聲地說:“如今,有很多人愛吃青蛙。因此,有人千方百計地四處捕捉青蛙,青蛙一定是害怕,跳出井外,遇到危險,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盡管它知道井外的世界很精彩,但還是不敢跳出來。”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都由衷地為這些新穎、獨特的見解而喝彩。
策略二:精心點撥,為學生插嘴“撥開云霧”
【案例列舉】《螞蟻和蟈蟈》一文中寫到: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有小朋友就問:“蟈蟈為什么不向‘螞蟻’借食物,餓死不是太笨了嗎?”討論開始了,那螞蟻是不是應該把食物借給蟈蟈呢?
觀點一:不借。當驕陽似火,螞蟻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儲備過冬的糧食時,蟈蟈們卻在樹下乘涼、唱歌。現在天氣冷了,蟈蟈們來借糧食,若螞蟻借給它們這就是縱容蟈蟈偷懶,明年它們還是這樣,不能永遠這樣。
觀點二:借。蟈蟈只有一年的壽命,不借它馬上就要死了,太可憐了。再說,總要給它們反悔改正的機會呀,相信它們明年一定會變好的。
就此案例分析,教會孩子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要學會分析利弊,抓住機會。
策略三:引導激發,為學生插嘴“添磚加瓦”
【精彩回放】學完《烏鴉喝水》后,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學生回答:“聰明、機靈、愛動腦筋……”正當學生齊讀全文再次體會時,有一學生突然舉起手說:“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只勤勞的烏鴉。”教師當時也怔了一下:“說說你的理由。”學生馬上解釋:“我從課文的兩副插圖中看到烏鴉把旁邊所有的小石子都放進了瓶子里,而且是一顆一顆放進去的,是很累的。如果它不勤勞,也是不可能喝到水的。”此時,教師也從學生的插嘴中提升了認識——“是呀,如果單有聰明的腦袋,而不付出艱辛的勞動,烏鴉也是不可能喝到水的。”這樣,寓意就更深刻了,這是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是學生啟發了教師,是插嘴成就了創新火花。在交流感悟中,教師學生都實現了自我超越,他們不斷地接納別人的獨特感悟和體驗,不斷地擴大了自己原來的視野。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有規律可循,又有靈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預測性。課堂上,當我們直面學生的“插嘴”時,通過有效的策略,把無效的資源“變曲為直”,轉化為有效的資源,讓有效的資源“錦上添花”,生成鮮活有效的資源,促進全體學生多元、全面的發展。有了師生互動的即興創造,教師、學生和課堂一起成長,課堂才會呈現出勃勃的生命氣息!但是,也正是由于學生插嘴的不可預見性,如何更好地關注學生插嘴,生成鮮活資源,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研究與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2.
[2]談松華.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點問題[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1.
「3」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天妃宮小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