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629
文化部將加大力度扶持美術名家藝術館
6月26日,由文化部藝術司、深圳市文體旅游局主辦,關山月美術館、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承辦的全國美術名家藝術館(紀念館)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行。文化部藝術司及全國30多家美術名家藝術館(紀念館)負責人和相關專業領域的學者,就當前文化形勢和美術館發展態勢下全國美術名家館如何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近年來我國的美術館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國有、民營美術館數量持續增長,業態活躍,為人們提供了多元和便利的文化服務。文化部藝術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美術名家藝術館(紀念館)對于引導、帶動美術家個人捐贈與豐富國家美術收藏,積聚社會力量投入公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部藝術司將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美術名家藝術館的扶持力度。此次全國美術名家館工作座談會上,還發布了全國美術名家藝術館(紀念館)2009年至2011年的調查情況。
20120627
門票漲價,岳麓書院“有心無力”?
按照湖南省物價局的相關文件,岳麓書院和中國書院博物館將實行統一售票,門票價格從原來的30元/人次調整至50元/人次。考慮到告知游客新產品價格周期,岳麓書院決定7月1日前仍按原有票價執行。對于當下民眾參觀免費的呼聲,岳麓書院方面表示“有心無力”,理由是還未納入國家財政撥款的免費開放博物館,與湖南省博物館的情況不同。
20120629
江蘇現良渚文化墓葬群
出土傳說中的蚩尤原型遺骨
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蘇省興化市蔣莊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時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見的是,墓葬中還出土數百具非常完整的人類遺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先生表示,這個墓葬群的發現,將解開一系列關于良渚文化的謎題。考古學證明,良渚人無論從存在時間還是分布空間上,都同古代傳說中的蚩尤部落非常接近,可以說是蚩尤傳說的原型。然而因為以往的遺址中很少發現遺骨,考古界一直未能得知良渚人的身體特征。蔣莊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完整的人類遺骨,不僅可以復原出良渚人的身體及面部,甚至可以通過DNA技術,確定整個墓葬群所有墓葬的親屬關系,進而“復活”一個完整的良渚部落。
20120628
中外藝術家黃山對話
2012年6月28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國家旅游局主辦,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藝術中國承辦,黃山市人民政府協辦的“中外藝術家黃山對話”活動在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3號廳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宣布,“中外藝術家黃山對話”活動將于7月10日至7月15日在安徽黃山舉行。黃山在中國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它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同時也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古往今來,中國的文人墨客曾對它抒懷贊美。今夏,更將有來自中國和國際的十幾位藝術家會聚黃山,以黃山為主題進行藝術寫生和創作,并在黃山以中西藝術為主題進行系列對話。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藝術的語言,體驗自然和人文帶給我們的感動,透過藝術家的眼光和我們的鏡頭,捕捉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全方位展現一個充滿人文情懷的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并塑造中國開放、包容、和諧的國家文化形象,以文化交流促進旅游的發展,以旅游深化對外宣傳,提升黃山旅游文化的影響力。
20120703
中國再對米蘭古城進行發掘
日前,國家專項撥款700余萬元人民幣,對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進行搶救性維修和清理發掘,這是繼1973年新疆考古所之后的第二次發掘。米蘭古城位于若羌縣境內,千余年來一直寂寞地沉淪著,直到1907年斯坦因在此發現有翼天使。據悉,7月2日,新疆文物局專家將趕赴米蘭古城,對遺址做進一步鑒定,對米蘭遺址今后的保護和發掘工作做出更加詳細的規劃。新疆考古所考古部專家黨志豪說:“如果此次清理加固工程進展順利,新疆文物保護部門將計劃在2年內對米蘭遺址做進一步的修繕和開發,在保留遺址原貌的基礎上,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的遺址旅游景點。”
20120626
30年消失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
多毀于建設活動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近30年來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人類建設活動。部分地區在發展旅游產業過程中,擅自改造文物、破壞文物環境風貌來打造旅游景區等問題非常突出。當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已在50%以上,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矛盾是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客觀問題。有學者指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法人,不能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搞所謂‘大干快上,肥水快流’,重建設輕保護,重開發輕管理,造成文物損毀消失的情況比較嚴重。”
20120702
元上都遺址成中國第30項世遺
內蒙古實現零突破
日前,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一致同意將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元上都遺址成為我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42項。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元上都遺址作為草原都城遺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點,見證了北亞地區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之間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遺址符合世界遺產第 等4條價值標準,滿足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世界遺產委員會充分肯定元上都遺址的保護管理狀況,并認為遺址管理效率正在得到持續強化和提升。
20120702
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日前,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作為地球生命演化歷史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國今年申報的唯一一項自然遺產項目,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中國沒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遺產的空白。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玉溪市澄江縣的帽天山上,1984年被中國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發現。經過眾多科學家20多年的研究與整理,身長兩米的奇蝦、長著九只“眼睛”的微網蟲,乃至人類的遠祖“云南蟲”等,約200個動物物種的珍稀化石陸續被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因此成為迄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跡,被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20120630
再創唐風——唐勇力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6月30日,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再創唐風——唐勇力中國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分為“藝取敦煌”“研修探索”“游觀造化”“人體之美”“水墨意韻”“詩中有畫”等主題板塊,通過敦煌藝術、古代高士、佛道人物、古裝仕女等多種形象和主題創作150余幅,集中展示了唐勇力在中國畫繼承、創新、發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本次展覽的重中之重,是在圓廳及環廳展示的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大型國畫《新中國誕生》,為創作此幅作品中63位人物而作的70余幅素描全身肖像和30余幅頭像,全景式地展現了唐勇力創作此幅力作的艱難歷程和投入的心力,顯示了畫家卓越的藝術功力。這些作品整體詮釋了“再創唐風”的涵義,即藝術家對唐代藝術風格在繼承基礎上的不斷創新、對傳統文化在當代力求新創造的藝術追求。
20120628
美國圖書館建造蘇州園林
一石一瓦均來自江南
以已故美國西部“鐵路大王”亨利·亨廷頓姓氏命名的美國著名圖書館亨廷頓圖書館位于洛杉磯東郊,是一個以收藏古籍、藝術珍品和奇花異木聞名于世的地方。近年來,這里又有了一個大手筆——收藏了一座中國的蘇州園林。這座圖書館的全稱為“亨廷頓圖書館、藝術廊和植物園”,收藏了400萬冊圖書和手稿、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西方藝術名作以及園林美景,每年吸引著幾十萬學者和游人慕名前來。圖書館內的蘇州園林名為“流芳園”。園中的一石一瓦都是從中國江南運來,由中國蘇州的工匠打造。“亨廷頓本人生前對東方園林情有獨鐘,園里的很多植物都源自中國。于是建一座中國特色園林的想法由此產生。中國園林中最為精致且與亨廷頓圖書館的文人情懷最為貼切的莫過于蘇州園林。”于是,“流芳園”的輪廓清晰了。
20120629
外媒關注中國私人博物館
外媒稱,隨著中國政府力推文化及經濟實力向世界水平發展,去年有395座博物館開館。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博物館快速增加現象主要是由新一代富裕的收藏者渴望展示他們的財富所推動的,他們也是為了彌補差距。報道稱,在中國,商業和文化利益經常重合。一些博物館往往與畫廊沒有什么兩樣。在這里,墻上的藝術品待價而沽。此外,私人博物館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似乎對政府也有積極作用。大批民間博物館正在建造中,某些省市為私人博物館提供激勵措施和減稅優惠。報道指出,參與香港論壇的私人博物館主和負責人的最大擔憂之一是,一旦博物館財力雄厚的創始人故去,博物館和藝術品會怎樣。其中一名與會者說:“在中國,尊重博物館體系的歷史很短,這意味著我們依然缺乏管理和其他經驗,讓博物館能持續到下一代。”
20120630
北京攜手和田共創文化盛宴
6月30日,一臺充滿濃郁地域風情的晚會“塔什古麗的傳說”在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上演,動聽的民族樂曲、優美的新疆舞蹈仿佛將人們帶到了美麗的新疆,在炎熱的夏天為首都觀眾送上了一份清涼的民族之風。20場極具新疆民族特色的文藝演出,將走進首都各個劇場,這是由北京市文化局主辦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洛浦縣文工團赴京文化交流培訓演出活動 。
北京市文化局負責人表示,活動旨在推動兩地的文化交流,組織洛浦文工團開展觀摩、學習、參觀活動,為和田地區培養一批文化“輕騎兵”。據了解,北京市還將與和田地區開展文化館互助援疆工程,組織“北京市百名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此次文化交流培訓演出將持續至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