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這也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人本主義教學觀。那么,英語教師作為新課程標準的踐行者,更應充分認識人本主義在課堂教學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一、學生主體地位
1.師生平等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新型教學觀、學生觀。教師既是學生的導師,又是學生的朋友和助手。教師要樹立平等的師生觀,就得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主動親近學生,寬容和善待學生,樂于與學生交朋友,這樣學生才能夠“親其師,信其道”。
2.生生平等
在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個學生平等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與鼓勵。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差異,公正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設身處地去思考和體驗學生的思想感情,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時時在關注著他,時時在愛護著他,讓他們充滿希望,獲得勇氣,煥發出生機,人人參與。
二、學習策略
1.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充滿了人文關懷、問題探索、知識魅力的課堂。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的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興趣也是培養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保障。
2.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
以自我探究和合作學習方法為主,逐步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質。探究合作是學生主體地位和自我展示的最佳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和嘗試學習方法。
3.倡導學生善于利用間接經驗
向別的同學學習,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方法,并合理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實踐中,使自己節省時間、節省精力。提倡學生參閱各種學習資料,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運用網絡進行學習,不斷擴大自己的信息量,提高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課程評價
1.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不斷發展。學生應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并在學習中積極、有效地加以運用,不斷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2.建立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評價體系
英語課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設計出不同的評價目標,并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以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優勢。
3.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評價應更關注學生在完成綜合性語言任務中表現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與人討論、合作、溝通和協調的能力,有條理地展示任務成果的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h安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