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由此可見,習作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之重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方法很多,“評改”無疑是最主要的途徑。“好作文是改出來的。”許多語文教師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妙筆,修改、潤色學生的習作更是“兵家常事”。那么,學生是如何看待“評改習作”這件事的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自己評改習作的興趣,進而引導其在評改中,反復實踐,斟詞酌句,積累經驗,逐步提升語文素養。而基于網絡環境的習作評改正是筆者探索習作評改的新平臺。
一、網絡評改課:教師引路,方法指導抓典型
小學生習作如果沒有教師的示范引路,直接讓他們自己評改是不現實的。教師必須找到典型例文,邊評邊改,為學生作示范,幫助他們掌握修改習作的基本方法。
網絡環境下的作文評改課恰好可以彌補傳統作文評講課的不足,使習作評改課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及時瀏覽到全班同學的習作,及時選取典型習作。在作文評改時,教師可將典型例文錄入Word文檔中,進行及時點評修改,還可充分利用Word的剪貼、復制、粘貼、刪除、變色等工具對文章進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刪、段落的重組變得輕松、自然,并且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的隨時調控,更能把生硬的習作指導,變為民主、寬松的對話、交流,營造出師生互動的愉悅氛圍。
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打字技術尚不高,可以通過先進的電子白板技術,將文本拍攝成圖片,展示出來供全班師生一同閱讀,還可利用電子白板的基本批注與繪畫功能進行分析、修改,達到作文批改、評閱能及時展現的目的。
二、作文博客:學生互評,集思廣益多樂趣
短短兩節習作課難以承載習作評改的重任,語文教師孤軍奮戰,難免力不從心。如何發揮其他教育資源的作用,幫助學生共同進步呢?筆者嘗試建立班級作文博客,進行了“發帖式”作文評改模式的嘗試。學生自愿把自己的習作發在博客中,學生的家庭作業就可登陸班級博客閱讀習作,發表點評。教師、家長,甚至是來自各地的網友都可以參與點評。
短短幾天,學生所發習作后的跟帖就達數十條。這其中,有同學略帶稚氣的評改:“×××,你寫的螞蟻和皮球蟲的戰爭太棒了,用了好多成語。不過,我覺得‘群起而攻之’用來形容螞蟻不太好,好像變成在批評螞蟻了,我覺得用‘齊心協力’好,說明螞蟻是靠團結的力量打敗皮球蟲的。”“××,你寫的向網絡高手請教雨化石為什么一定要養在水里才漂亮,并得到回復,讓你迷上網絡的事,真是太會選材了,你怎么能想到這么好的素材呢?”也有家長、老師從審題立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表情達意方面予以點撥。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網友,也留下了自己的點評。
三、作文QQ群:發揮特長,群策群力出實效
倘若每次作文,“發表”的總是同樣的幾位學生,就會使其他學生自慚形穢,喪失信心,使這幾位“穩坐釣魚臺”的學生驕傲自矜,缺乏積極的競爭意識。教師要讓“每位”學生都品嘗成功的美酒,并讓他們不斷跨越新的高度,因此,筆者繼續以網絡為媒介,建立了作文QQ群。
QQ是學生常用的聊天工具,他們一般在QQ上討論網絡游戲怎么玩,或者開開玩笑。有位家長建議我們開一個QQ群,討論怎么寫作文。筆者受到啟發,做了如下嘗試:從作文博客優勝者中選拔班級作文QQ群的5位群主,他們各自帶領一個小組,在固定的時間登陸QQ群,幫助自己組內的同學修改習作,解疑答難。小組同學在群主幫助下修改好習作后,由5位群主和老師一起給分,取平均分為該同學得分。小組成員的習作平均分為群主本次習作的得分。
這樣,讓習作水平較高的同學作為輔導員,利用QQ群交互性強的特點,可以實現即時評點。他們在評改中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得到他們幫助的同學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樣參與面更廣,速度更快,更能提高寫作效率。學生習作還可以隨時發表在QQ空間,我們就可以建設一個更大的習作資源庫。
對于網絡環境下的習作評改,筆者只是在嘗試,還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環節。例如,網絡資源無限,如何杜絕抄襲的問題。再如,如何在網絡評改中關注學生習作心理需求,關注他們修改習作的態度、過程和方法的問題,依然值得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