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教育,德育為先。”新課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科中適時滲透德育,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這樣才能達到全員育人的目的。那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如何滲透德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滲透
1.利用數學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現在的數學教材中增加了許多數學史的知識,比如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數學家商高最早提出的,也稱商高定理;劉徽首創(chuàng)“割圓術”,科學得出了圓周率;祖沖之對圓周率進行運算得出了3.1415926<π<3.1415927……通過對數學史的了解與解讀,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2.利用數學家的故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適時穿插數學家的故事,如,數學家陳景潤如何勤奮、刻苦,以驚人的毅力攻克了世界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組織開展“比比誰知道的數學家最多”“走進數學家”等活動,讓學生對數學家肅然起敬,同時也為我國有這么多數學家而感到驕傲,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激情。
3.利用數學活動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材中有這樣兩道題:(1)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2千克水,一個3口之家一年大約可節(jié)約多少噸水?了解你家每月的用水量大約是多少噸,你家有哪些節(jié)約用水的辦法,在小組里交流。(2)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再生紙800千克,相當于少砍17棵大樹。如果每人每月回收2千克廢紙,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廢紙多少千克?照這樣計算,你們班同學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有1噸嗎?如果照一個班級同學一年回收1噸廢紙計算,你們學校同學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少砍了多少棵大樹?課堂上通過計算,得到了驚人的數據,同學們禁不住鼓起掌來。因為有真實的數據說明問題,所以對學生的環(huán)保教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實也就多花了一兩分鐘的時間而已,這種德育滲透省時、省力且效果較好,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在教學中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個性品質施以影響
眾所周知,教師的育人途徑無非就是言傳和身教。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傳身教尤其重要。所有的一言一行對小學生來說都是榜樣作用,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性品質教育一:實事求是,言必有據
作為數學教師,平時講話都要以準確的數據來說明問題,一是一,二是二。平時上課,我特別注意我的教學語言和對學生的態(tài)度,從不無中生有、瞎編亂造一些教學情境與教學故事,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言必有據的個性品質。
個性品質教育二:堅忍不拔,頑強拼搏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通過講述數學家的故事和自己的個人奮斗史,和學生聊聊我是怎樣從一個專職音樂教師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的,再通過對以往優(yōu)秀學生刻苦學習的成功案例的講述,對學生進行堅忍不拔、頑強拼搏個性品質的教育與感悟。
個性品質教育三:一絲不茍,嚴肅認真
在平時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深知身教大于言傳,平時板書和畫圖時,都力求工整、清晰,板演計算題一步一步地進行,從不馬虎跳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嚴謹的科學,容不得半點馬虎,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處事。
個性品質教育四: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
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必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難題獨立思考,讓學生感受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和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定離不開創(chuàng)新,對孩子來說,這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個性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fā)展和充實智能,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品質。假如人人都有“大成教育”的思想理念,那德育工作就真正落到了實處,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正如《老子》六十四章所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為一名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要牢牢記住:處處有德育,時時可育人。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外國語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