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科學訓練,提高小學生美術學習效率,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要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訓練小學生多向思維。
關鍵詞:科學訓練;提高效率;美術
在小學美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心智,通過各種途徑訓練學生的手腦操作的能力。小學生在感知學生的客觀事物并采用美術來表現這種感知的時候,想象和幻想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學美術課中,美術教師如何科學訓練,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效率,是每一個美術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
1.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美術素養的層次,從備課到授課都要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有所得
小學生的美術能力包括小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對藝術的鑒賞力,對構思的想象力以及對生活藝術再創造的能力。每一個小學生的美術素養的層次不一樣,小學美術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層次不同的要求,讓學生都能在訓練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能夠突破知識難點。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同的訓練環節以及訓練項目中獨立思考,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訓練題目。
2.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能夠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層次的重點難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相應的訓練,并能夠把握住各種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根據訓練的知識點舉一反三,在對美術知識的運用中逐步提高能力,在一定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又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美術知識的靈活性和邏輯性。美術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學生通過教師的講授完成知識的學習,并提煉出美術應用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抓住課堂進行顯性訓練和隱性訓練。教師要從美術的工具性著眼對學生進行顯性訓練,從圖畫范例中提取方法,對學生進行隱性訓練。
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設計教學環節,科學訓練
1.教師要運用顏色、圖形等,科學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小學生喜歡使用顏色以及圖形來表達自己對外界的感受,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通過科學訓練來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并在這個基礎上巧設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掌握住調色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具有相應的直覺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形式讓學生擁有圖形感知,以便進行初步的寫生等美術技巧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2.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科學訓練繪畫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
教師要安排科學訓練繪畫方法的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繪畫方法的訓練。教師要能夠借助實物繪畫以及默寫繪畫或者其他繪畫方式,讓學生不斷地提高形象記憶能力,并不斷地在這個過程中,強化科學繪畫技巧,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繪畫能力。
三、科學訓練小學生多維思維,提高小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
小學生的各種基本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多種思維的運用以及遷移,教師要通過科學訓練提高學生的多維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獨創力等,使學生的大腦運轉更為靈活。
總之,要提高小學生美術學習效率,不僅需要教師巧設各種教學環節進行繪畫方法的科學訓練,還要不斷地在這個過程中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各種教學氛圍,培養小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等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楊保霞.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1).
[2]馮秀云.寓趣于教曲徑通幽:談小學美術教學[J].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1(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新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