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音樂課堂,應是活力四射的有趣課堂,是體現師生互動性良好的課堂,但因為師生之間互動性概念的理解錯位,影響因素的擴大,造成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變成了刻板而枯燥的教學任務,失去了互動教學的意義。就此探討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互動,加強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師生互動
隨著近年來課改的實施,我國的教育事業一直穩步協調發展。音樂課作為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或多或少地發揮著它的優化作用,而對正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音樂課的開展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它在教學中的問題卻依舊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夠積極主動,教師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化。這勢必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不明顯,師生之間互動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導致音樂課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的理解與滲透。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概念理解的誤區
近些年來,我國始終致力于課程改革工作,這也是促進課堂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樂課方面,也一并開啟了全新的時代。但是,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囤積,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并沒真正理解到開設音樂課程的含義,在課堂教學中嚴重依賴課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完全喪失了課程本身的意義。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誤區:(1)誤以為課堂熱鬧就是互動。(2)誤以為所有的一問一答就是互動。(3)誤以為齊全的多媒體帶動就是互動。在現代的教學設施中,多媒體教學是音樂課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課堂活動中,音樂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想要及時有效地了解課堂的反饋,就必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但是多媒體教學的出現,教師不用花費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堂組織,教學課件是一步步地規劃好了的,這就缺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尤绱送絼冢讶贿_不到新課改中力求轉變的教學方法。
二、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分析
一節課的好往往取決于教師的教法以及學生的參與配合程度,音樂課更是如此。音樂課堂內的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最好的情感交流與碰撞,音樂課怎樣才能吸引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們積極地融入參與,影響因素如下:(1)制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喜歡輕松的氛圍去接受新知識的灌輸,氣氛好,學生的心情放松了,教學效果顯而易見。(2)音樂課堂應設計巧妙的提問。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依靠教材配發的教案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課的學習,單調的教學手法不但導致學生不愛學,教師也在音樂中得不到教學的樂趣。(3)音樂教師自身的行為教學方式。小學生年齡小,心智尚處于啟發階段,對于音樂課只是初步了解,勢必導致課堂中教師控制了絕對的話語權,但學生本身不只是參與音樂課堂,更多的是從音樂課堂中去發現美、體會美的存在,刻板而枯燥的教師主導氣氛,使互動的美好愿望落了空。
三、加強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
音樂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的實質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們發現美,并去創造美的過程。加強師生之間的音樂課堂互動,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更有效地參與。(1)創設一個和諧的交互氛圍。在音樂教學中,師生應同時處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相互交融,相互感染,互動的方式也更加隨意,不再生搬硬套本就準備好的教案。(2)課堂中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向多元化發展。音樂是無國界的,在小學的音樂教材中,歌曲不再選擇一個國家的,而是各個國家著名的兒童歌曲匯集在一起。教師在教授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導入一些其他國家創造此曲目時的有趣小故事。讓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拋棄單一化,面向多元化發展。(3)制訂科學的課程設計。每一節課的導入、呈現、練習以及作業的布置都該具有科學的設計深入,這樣不僅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也能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音樂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體現出教師教學方法的深淺,更是學生學好學壞的關鍵。所以,當務之急,作為教育者,必須深刻認識到音樂教學中的誤區,制訂出一套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音樂課堂內師生互動范圍,探索總結出更有效促成師生互動的實際策略。
參考文獻:
王麗娜.小學音樂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05).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敦煌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