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重要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單指教師有沒有教完教學內容,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的智力是否得到開發,是否培養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能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實踐能力。一句話,就是要看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的達成度是否合理,是否提高了。總之,我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是手段,“效益”是目的,目標明確,努力才有方向,手段切實可行,才能保證目標的達成度逐步提高。
一、激發學習興趣,完善教學激趣策略
教師必須善于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將枯燥的內容生動化、趣味化,以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他們在學習的軌道上,在成長的歷程中留下終生的記憶痕跡。實施興趣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如,在教學“2,5倍數”的特征時,我告訴學生,不管大家舉多大的自然數,老師都會知道這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不信可以試試。學生想:老師用什么訣竅呢?從而產生急于求知的欲望。“火候”到了,此時教師趁機導入新課,把學生帶入數學的“王國”。這樣,學生學習的動機得到激發,教學便順理成章地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教學目的達成度勢必提高。
二、認真備課,完善教學準備策略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加大備課力度,就能為上好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在獨自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積極參加學校的集體備課活動,虛心聽取教師、學生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實際,在教材、學生、教法、學法、訓練設計、實踐操作、板書設計等各個方面認真作出探究,基本做到“腦中有課標”“胸中教材明”“眼中是學生”“學教方法活”“訓練精活實”。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合理明確,教學層次清晰明白,訓練合理靈活,“三維”目標達成度高,奠定了基礎。
三、認真上課,完善教學行為策略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掌握更新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科學方法。好的教師不在于教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學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在以下幾方面踏實工作:
(1)在教學中注意不獨占課堂,每節課至少把三分之二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合作、探究、發現,在操作中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提高能力。
(2)注意打破束縛思維活動的條條框框,在尊重學生個性特征的前提下,鼓勵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獨立思考,去多向思維,尋求不同的問題解決途徑,增大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注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把一些對學生來說是現實的,同時又與所學知識相關的素材,采用圖片、游戲、卡通、表格、文字、多媒體等多種呈現方式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提供給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現實密切結合。
(4)注意組織并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參加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和操作實踐,改變過去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集體主義的思想意識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
(5)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數學結論生成過程的探究,讓學生獲得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習、理解科學的探究方法,獲取成功的情感體驗。
(6)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書本與學生之間、教學媒體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網絡的構建,及時反饋,適時調節教學進程,實實在在地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感和信息傳遞的暢通感。
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因素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我認為只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采取切實措施,就會提高教學效益。
四、設計練習,完善教學訓練策略
在傳統教學觀的影響下,數學課的作業僅僅是鞏固、運用、檢查和評比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教學環節。用現代的教學觀做指導,訓練(作業)不只是教師指導下的獨立學習,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是學生認知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
訓練的設計從形式上應具有多樣性和新穎性。訓練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口頭敘述的、實物的、操作式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教材提供的,也可以是教師、學生,甚至于學生本人擬訂的;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由學習小組合作完成;還可以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完成。訓練可以以“做一做”“練習”“思考”“觀察”“調查”“小實驗”“小制作”等形式出現。訓練不能是局限于課內、校內,要依據實際情況努力向課外、社會延伸,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適應。
訓練的容量要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要在訓練的質量和學生負擔兩個方面多多予以關注,做到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潛能,既照顧大多數,也考慮學有余力、興趣濃厚的學生和思維滯后、基礎較弱學生的實際。
讓學生參與訓練的評判。重視評判的過程和激勵性,既給學生提供更深入的學習機會,也為教學創設更為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
數學訓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發展性功能不容忽視,只要我們在訓練的少、精、實、活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一定會實現。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是一門科學,它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有嚴肅的態度、扎實的工作、持續不斷的努力。我也僅有點滴感悟而已,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學習。
(作者單位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九襄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