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化地運用語文插圖,不僅是適應新課改形勢下的重要教學方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教學;拼音;合理化;運用
語文插圖由于具有形象而直觀、趣味而生動以及啟迪與智慧的特點,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熱愛語文,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在現代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化地運用插圖進行教學,做到安排合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能提高現代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插圖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合理化運用的分析
鑒于漢語拼音符號的抽象性,初學兒童的思維形象還不成熟,注意力不太集中,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極易感到枯燥而乏味,因而我國很多地區的語文教材中都配了新穎、活潑且具有啟發性的五彩繽紛的插圖,將這些抽象的符號在這些插圖的影響下變得更加生動而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使學生獲得更多有趣的語文知識,由此可見,插圖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比如,在小學語文一年級進行韻母教學時,以ɑ、o、e這三個韻母為例,教師可以把文中的圖片展示出來,問他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就會結合自身生活實際經驗展示自身的見解,美麗大公雞在打鳴、小朋友在檢查牙齒、大白鵝歡快的唱歌,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問小朋友在張嘴巴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大公雞打鳴時是什么樣子、大白鵝在水中的影子像什么?很多學生能很快地回答出來,從而在學習插圖的過程中學會這幾個韻母。又如,在教學漢語拼音字母d、t、n、l時,教師可以展示孫悟空與哪吒三太子之間打斗的圖畫,學生看了之后,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說出這兩位人物的姓與名,此時教師就應趁熱打鐵,編出例如“悟空本領特別大,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的語境歌,在教會學生兒歌的同時,學生就能在潛意識中掌握“d、t、n、l”這四個聲母。由此可見,只有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課文插圖創設不同的情境,才能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探討插圖在小學語文課文理解教學中合理化的運用
在語文課本中,插圖好比一篇課文的特寫鏡頭。它們有的主要用于塑造主人翁的形象、有的用于表達課文內容的中心思想、有的則是體現故事的高潮等等。因此,在小學語文課文理解教學中運用插圖,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課文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但必須在運用合理化的前提下,方能更好地體現運用插圖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形象感知;(2)以插圖再現課文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1.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形象感知
雖然文字能明白地表達課文內容,對課文中的人與物進行細膩的描寫,但仍難免遇到一些文字描述的枯燥而又抽象的形象。這就需要利用插圖彌補文字的不足。比如,對《鄉下孩子》進行教學時,如果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就會覺得形象而貼切,與生活更加接近,而鑒于城鄉的差距,城里的一些孩子由于缺乏農村生活實踐,就會對課文的理解不太直觀和深刻。而文中的插圖就是對農村孩子面貌直觀而又形象的展示。
2.以插圖再現課文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課本中不乏較強的故事情節性,并配上了生動的插圖,對課文情境進行再現。通過插圖就能激發學生的感官與視覺的有機結合,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之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教學《狼和小羊》一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到狼與小羊之間說話的不同語氣,再結合插圖上狼齜牙咧嘴地撲向溫順的羊羔,就能對課文的情境進行再現,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就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基于激發學生想象力前提下的合理化運用語文插圖
課文的插圖蘊含著很多潛在的教學資源,教師抓住這些資源,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啟發學生想象的翅膀,把課文中那一幅幅的圖畫變成畫面,透過插圖感受課文的深層內涵,使靜態美變成動態美。因此,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激發學生想象力前提下的合理化運用語文插圖教學。比如,《云房子》第二自然段中描寫了許多形狀的云:有的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還有哪些形狀的云房子呢?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插圖,讓學生想象白云的千變萬化。畫面上靜態的云在學生的腦中便會動起來,從而產生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總之,語文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合理化與否,直接關系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作為現代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堅持生本原則,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與學習能力為目的,加強自身教學素質水平的提高,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艷.淺析插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2010(02).
[2]韓慧.淺談課文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5).
(作者單位 黃巖新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