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學生數學學習評價中運用合理的心理效應,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以及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數學學習;評價;心理效應
教學中的心理效應是指師生相互交往的心理互動,對課堂教學活動與效果的影響和作用。它是一種規律性的心理現象,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靈活、恰當地運用這些奇妙的心理效應進行數學學習的評價,一定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并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這樣的結果也是對的——反饋效應
反饋效應是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結果得到及時的了解,且對這種結果的了解又起了強化作用,促進當事人更加努力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種心理現象叫做反饋效應。在數學學習評價中,如果教師能及時地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反饋給他們,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對學生凡是有價值的所作所為,給予支持與肯定,那么這樣就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保護了學生的自信。
如,在《十幾減幾》的一次練習課中,探究15-8的計算方法,學生一:“15-8,我是把15分成10和5,10-8=2,2+5=7”,學生二:“15-8,我把8分成5和3,15-5=10,10-3=7”,學生三:“因為8+7=15,所以15-8=7”,學生四:“我一個一個地減?!薄?/p>
對于學生的這些算法,老師給予一一肯定,學生的興致也很高漲,紛紛舉手想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大家聽。這時,一個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舉起的手又縮了回去,這時老師請他起來:“你有不一樣的算法嗎?”這位學生說:“老師,我是這樣算的:15-8,我用5-8,不夠減,先用8減5得3,再用10減3得7,因此,15-8=7”話剛說完,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議論紛紛,很多學生嚷嚷:“老師,他說錯了,不能倒過來減?!庇钟袑W生說:“老師,這樣算的結果也是對的呀,那他的算法對不對呢?”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這種算法到底對不對?大家想不想知道?”全班都說想,“那好,我們一起用這種方法算一算?!辈煌乃惴ㄒ鹆藢W生極大好奇,學生都動起來,把黑板上的算式重新算了一遍,結果是:用倒著減的方法,同樣可以算出正確答案。還有的學生不同意,又隨機算了幾道,結果還是正確的。這時,全班達成了共識:這種方法是合理的。老師長長地舒了口氣,而那個發言的學生也笑了,大家都露出了贊許的目光。
課中學生提出的倒著減的方法是行得通的,而這種方法是書本中和教師沒有教的,當出現不同的算法時,老師及時做出了恰當的反饋,同時創設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并沒有否認那位學生的算法,而是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的探索,不但肯定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自信。
二、成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是由美國布道家、學者貝爾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想著成功,成功的景象就會在內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成功其實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難,它有時需要的僅僅是勇氣,教師的評價如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正確地面對受到的挫折,就能為每一個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提供給學生表現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各樣的機會,并能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自我進步、建立自信。
在教學“畫角”時,老師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畫角的方法,接著讓學生嘗試獨立畫角。在巡視學生練習時,發現有兩三個學生把一個100度的角,畫成了80度,是直接指出其錯誤還是……之后,老師請其中一個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畫角的過程。
師:在剛才這位同學畫角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他畫錯了,因為他在量角器上數刻度時數反了。
師:他的錯誤對你有什么啟發幫助?
生1:它提醒我畫角時要看清刻度,可不能看反了。
生2:它提醒我畫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計一下銳角還是鈍角,這樣可以減少出錯。
生3:我發現,只要沿著已經畫好的角的兩條邊,向反方向延長就可以得到100度。
聽完學生的發言,老師特意走到剛才畫錯角的同學身邊,與他熱情地握手,并連聲說:“謝謝你,因為你的出錯引起了大家這么多有價值的思考,使得大家對角的認識加深了一步?!敝?,老師又繼續提出了用量角器畫150度角的要求,仍舊讓這個之前畫錯角的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其余學生也很積極地在紙上畫了起來,這回他畫得又快又對,臉上也充滿了微笑。
在以上教學片斷中,老師幾句真誠的話語給了學生莫大的鼓舞,同時也激起了全體學生的創造激情,學生進一步快速操作后展示作品證明了這一點。其實成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老師在學生充分挖掘錯誤資源進一步認識角后,將注意力集中在出錯學生身上,如此的評價讓學生感悟“出錯”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恥,將學生從對錯誤的恐懼中解放出來,化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使學生敢于出錯,不但保護了出錯學生的自尊心,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在學習中的進步。
三、禮物該送給哪一組——獎懲效應
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做獎懲效應。在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中,利用好獎懲效應有利的一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有趣、有用和親切的一面,使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對數學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并從中悟出一些對做人和生活有幫助的道理。
在學習統計這一課時,老師安排了一個奪旗比賽的環節,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小組可以得一面紅旗,最后評一評看哪個小組的紅旗最多。比賽后的結果是第三組的紅旗最多,第一組的紅旗最少。老師準備了一份禮物,該送給哪一組呢?大多數學生說給第三組,理由是他們組紅旗最多,但第三組有個學生卻說:“老師,我覺得這份禮物應該送給第一組,他們組的紅旗最少,我們應該鼓勵一下他們,讓他們下次做得更好!”師:“太好了,你能這樣想,老師特別高興,那就按照你的想法,我們把這份禮物送給第一組,希望他們能在大家的鼓勵下,下次課努力地追趕上來?!蓖ㄟ^互動的評價方式,不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滲透了關愛他人,幫助同學的思想教育,使評價成為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利用獎懲效應的評價體現了課標所倡導的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不斷深化和更新的課改中,在以發展個性、倡導人文的今天,如能利用好心理效應進行合理的評價,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信,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如何認識數學教育評價[A].數學課程標準解讀[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雷玲.在“錯誤”處生成精彩[A].名師教學機智例談[S].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徐斌.小鏡頭,深思考[A].推敲新課程課堂[S].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
[4]陳清容.評價一種教學資源[A].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課堂案例[S].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樓根良.心理效應與學習策略[A].青少年成長中的心理效應[M].浙江教育,2007.
(作者單位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橋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