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活動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好的少先隊活動應具有時代性、教育性、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點,還應遵循少先隊活動規(guī)律中的三個“一點”,即針對性強一點、構思巧一點、工作深一點。農村少先隊活動也應該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農村優(yōu)勢創(chuàng)出有農村特色的少先隊活動。
開展少先隊活動,首先是要確定好活動的主題,然后大家圍繞主題分工合作、共同準備而開展活動。其特點是取材得當,內容集中,主題鮮明,能使隊員在某一方面上受到一次集中而深刻的教育。而取材對于開展好主題活動十分重要,因為取材能否符合全面性、趣味性、自主性等原則,直接影響著主題活動的效果。現(xiàn)以我校近幾年開展的主題活動為例,就山區(qū)農村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如何取材做一探討。
一、因人制宜
即從少年兒童的思想實際、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出發(fā),有針對性選擇隊活動題材,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問題,克服困難,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比如,近幾年農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孩子們因年齡小,不會對以往的情況進行對比,而對黨的農村經濟政策理解不深,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數(shù)變化”的主題活動。隊員們通過“數(shù)、找、算、寫”,受到了教育,激發(fā)了學生熱愛黨、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又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中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認為不好吃或吃不完就扔掉是正常的事,通過開展“一滴汗水一粒糧”的主題活動,使他們知道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增強了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品質。
二、因事制宜
即從社會、家庭、學校班級的突發(fā)事件尋找活動的題材。比如,我校四年級有兩個同學不來讀書了,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是其家長認為農村孩子生得笨,反正也念不好書,不如早點在家鍛煉做農活的錯誤觀念造成的。針對此事,中隊開展了“農村孩子到底笨不笨?”的主題活動。通過社會調查,大家了解了我們順溪這個地方特別是磨盤山上還出了不少人才,它證明了農村孩子并不笨。同學們把調查的情況向其家長宣傳匯報,幫助他們提高了認識,主動又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又如,五年級隊員羅攀,爸爸媽媽因車禍不幸離開了人世,使平時享受家庭溫暖的羅攀一下子失去了可親可敬的兩位親人。這個突發(fā)事件,使他悲痛欲絕,輔導員立即開展了“您放心去吧!”的主題活動,隊員們從各方面給羅攀送去了溫暖與關心,集體的溫暖,老師和同學的愛治愈了他的創(chuàng)傷,促進了全班齊步前進。
三、因時制宜
即按一年四季的變化,針對農事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特點,尋找主題活動的題材。比如,在春天開展“瓶花爭艷”“百鳥歡聚校園”“迎接飛來的客人”“賴寧哥哥,我們永遠懷念你”“看誰的風箏飛得高”等主題活動。在初夏開展“清香可口的手工茶”、“插秧凳”、“給軍烈屬種小苗”等主題活動。在秋天開展“小秋收”、“秋收時節(jié)訪家鄉(xiāng)”“柑橘展覽會”等主題活動。在冬天,開展“要學蒼松和翠柏”“夸年豬”“在雷鋒精神鼓舞下”等主題活動,這些活動的突出特點是季節(jié)性強,農味足,范圍小,形式多樣。
四、因地制宜
即從本地實際出發(fā),讓家鄉(xiāng)秀麗的山川景色,典型的故事人物為主題的活動服務。比如,我們立足于順溪屬于工業(yè)園區(qū),帶隊員到學校周邊的工廠進行參觀,親眼目睹生產過程,感受現(xiàn)代化機器設備給大規(guī)模生產帶來的變化,知道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聽取管理者的經驗介紹,知道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開展了“我是小記者”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了隊員們肯吃苦、愛勞動、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從小樹立主人翁意識,立志勤奮學習,長大為建設家鄉(xiāng)作貢獻。利用順溪學校是離長江最近的學校這一優(yōu)勢,組織隊員們開展“我為母親河獻一力”的主題活動,從而增強農村孩子保護水資源的環(huán)保意識。又如,順溪盛產柑橘,我們組織隊員們在柑橘開花、結果時期開展“我是小小攝影家”的主題活動,從而活躍農村少年兒童的文化生活,培養(yǎng)少年兒童追求美、展示美、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才能。
五、因勢制宜
近年來,順溪的土地大多被工廠占用,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多,不良的現(xiàn)象隨之產生:
1.學習成績下降,有些還由于厭學等原因逃學、輟學。
2.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3.因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約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xiàn)行為偏差等。針對以上現(xiàn)象,學校經常有針對性地為留守兒童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了“我是閱讀愛好者”、“我是小廚能手”、“留守不孤單”等主題活動,讓留守兒童從中找到了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使孩子們倍感溫暖。
綜上所述,少先隊主題活動的題材,孕育在豐富的生活中,山區(qū)農村同樣可以處處提煉出生動的主題,只要我們真正留心生活,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就一定能挖掘出許許多多的新題材,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新穎活潑的主題活動。
因此,熱愛工作,勤于學習,善于思考,不僅是尋找主題活動題材的基本因素,也是一個優(yōu)秀輔導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作者單位 重慶市忠縣順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