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何謂本真課堂?有人認為,本真課堂應該是公開課要追求家常課那樣的樸實,家常課要上出公開課那樣的精彩。也有人認為,本真課堂是樸實無華而又情趣盎然的課堂,是扎實有效更是激揚智慧的課堂。本真課堂著眼點在“本”和“真”,“本”是要“以生為本”,“以生活為本”,“以發展為本”,“真”則要“真實”,還課堂真實色彩,讓課堂成為自然、自主、自由的課堂。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就本真課堂在教學中的實踐做了探討。
關鍵詞:本真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理念;氣氛;效果
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的直接表現形式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課堂教學就成為教育的關鍵。換言之,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本真課堂是在新課改下立足于學生發展,還原課堂教學本色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和模式。在本真課堂中,生本、生活、生態是基本理念,自然、自主、自由是本真課堂追求的課堂氣氛,而真實、樸實、扎實則是本真課堂所追求的效果。
一、以生本、生活、生態為基本理念
學生是教學的本位,生活是學習內容的出發點,生態則是教學所需的環境。在本真課堂中,只有堅持生本、生活、生態的理念,才能讓課堂成為真正的本真課堂。
生本理念即以生為本,即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的發展而服務,做到一切為了學生,高度重視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課堂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本真課堂所走的路線是要從以教師為本,課堂由教師獨占的傳統模式向以學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模式。如在《滴水穿石的啟示》中,采用“看圖猜成語”來揭題,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認識“滴水穿石”這一成語的基本含義做起。
而生活理念提倡的是將課堂和生活融合起來,所謂的融合是要讓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應用于生活的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教學要選擇和生活貼近的內容,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如,《蘑菇該獎給誰》《蝸牛的獎杯》《小稻秧脫險記》等文章的閱讀,不僅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懂得其中的道理,還要引導學生能利用這些道理在生活中去進行實踐。
生態強調本真課堂的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摒棄師道尊嚴,教師要始終確立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課堂上的師生活動、生生活動要充滿和諧、愉悅的情感。從另一角度來說,課堂是師生交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材之間的對話應該是和諧的、平等的和愉悅的。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太專注于教師本位,而忽視了學生主體,往往教學中教師太擔心學生聽不懂、學不會,于是越俎代庖的教學行為較多,學生更多的是在被動的狀態中結合教師的講解,主觀能動性被磨滅,教師越是強調,結果適得其反。本真課堂剛好要從這一窠臼中擺脫出來,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讓學生去“主動學習”。
二、追求自然、自主和自由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氛圍基本處于“陰暗的角落”,很多教師都不太注重課堂氛圍。有的教師認為課堂氛圍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結果是忽視了教學目標而變成了以玩為主的課堂。本真課堂追求的自然、自主和自由是建立在學生基礎上的課堂氛圍構建。
自然強調的是要關注和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規律,以原始的真實的教學活動呈現,不加雕琢,是樸實的課堂。在自然課堂中,不拘束、不呆板、不勉強。學《沉香救母》就是要讓學生懂感恩,學《最佳路徑》則要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
自主強調的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能自主學習,由“要我學”的狀態轉向“我要學”。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提倡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質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能學、學以致用。
自由是相對的,本真課堂提倡的自由是由學生自己做主,不受限制和束縛地進行學習。而這里提倡的自由主要是思維的自由,在形式上則還要受到教學規律的限制。的確,學生只有在思維充分自由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其潛在的創造性和創新性。
三、實現真實、樸實和扎實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本真課堂所提倡的是真實。所謂真實,不是以分數為唯一的評價標準的真實,而是建立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上的真實。就教學而言,真實就是要以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基礎,上真實的課,引導學生做真實的人。
樸實則是針對新課改中追求“花樣教學”而提出的,講究的是教學不需花架子,注重的不是形式上的花樣新穎,而是要做到簡單、簡約和簡明,要符合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而創設質樸的課堂。
扎實涉及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備課、教學、反思等都需扎扎實實地進行。從學生角度說是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去,形成自己的感悟、體驗,并收到熏陶,扎扎實實走好學習的每一步。
總之,在教學中,要追求本真課堂,還原課堂本色,在生本、生活、生態理念指導下,創設自然、自主和自由的課堂氣氛,實現真實、樸實和扎實的教學,讓教育成為一種生活,讓本真課堂成就教師的教育人生。
參考文獻:
[1]王雯霞.論本真課堂[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
[2]趙中梁.淺析語文“本真課堂”[J].現代語文:中旬,2011(04).
[3]王俊.本真課堂·智慧課堂·高效課堂[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2012(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廟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