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過去在網上找新聞題材,第一選擇就是天涯,現在很可能是微博。曾經叱咤風云的社區論壇,在人們眼中似乎已進入遲暮之年。不過天涯CEO邢明告訴網絡導報記者,微博并沒有對社區論壇造成致命的威脅,除了與微博形成了共生模式,未來,以天涯為代表的論壇還將在旅游電商與移動等多方面發力,用“慢”卻“精”的方式證明自己。
社區微博形成共生模式
“像天涯的狀況就很好,比如我們的日均活躍用戶在大幅度上漲,比如我們的無線流量在過去一年成長了300%,目前無線端的活躍用戶占到了整體活躍用戶的30%。”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社區論壇與微博并非是你死我活的斗爭關系,而是形成了某種共生的模式,邢明這樣理解現在論壇與微博之間的關系。
這種共生模式源于兩者不同的特性:微博的優勢在于速度,幾十秒里寫出的信息在幾秒中內就能傳播到數萬甚至數十萬人那里;而論壇則勝在深度,一個事件在論壇中,會被從不同角度深度挖掘與探討,使該事件的傳播周期較長。以郭美美事件為例,新浪微博最早挖掘這一事件,但對它的深度討論卻是在天涯,然后再通過微博將社會效應不斷放大。現在,微博上很多轉發都是天涯著名的熱帖,因此微博與天涯也就產生了共生的效應。
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認為,社區BBS和微博互聯網需求存在一定相關,畢竟用戶數量是固定的,新應用的出現一定會出現對原有市場的瓜分。但是,論壇內容傳播也具有一定優勢,許多大的營銷事件最初都是起源于社區或論壇,其內容報道也比較深入。因此,還是有一定的用戶群體沉淀在社區論壇之中。
移動和電商為社區鋪開道路
雖然業界對網絡社區尚未有清晰明確的定義,但基于共同話題、共同興趣、共同地理位置、共同文化屬性所形成的特定群體,會有非常多的共性需求,而這正是網絡社區的組成元素,也是社區未來發展的根基。
基于此,聯系到“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動)”這個當下互聯網最熱的概念,邢明表示:“我想提一個新的詞,叫‘CoSoLoMo’,這個‘Co’既是聯合的概念,也是社區的概念。”他指出未來會形成若干極大的社區平臺,即幾個社區可以把其他幾個社區整合起來,把這幾個元素全部捏合在一起。
極大的社區平臺自然擁有著極為龐大的用戶群,每個用戶都可以成為傳播管道,而這恰恰是與電子商務對接的關鍵點,因為電子商務需要通過人際關系網進行信息傳播。社區化的電子商務模式實現了社區與電子商務的跨界合作,而電子商務對社區的支撐直接影響了社區用戶的黏度。因此像馬云便認為2012年是淘寶的社區年,社交化是淘寶的根本戰略;美麗說、蘑菇街這些網站,也更傾向于社區化電商的模式;另外有專家表示,社區化加O2O是互聯網的終極模式,會成互聯網在未來一二十年長期創新的方向。
“慢”公司迎來發力之時
“去年是天涯的本命年,我們歷盡了這么多的沖擊,在流量上始終還是抵住了壓力。這在于我們始終堅持著一個網絡社區的綜合方向。”邢明高興地告訴記者:“天涯近日獲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10億元授信支持,有了‘新血液’,天涯的未來不是夢。”
天涯是一家“慢”公司,但是股市有一句話叫“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雖然蓄力時間很長,但一旦選擇了方向,就會有快速拉升的過程。既然社區未來的發展道路已展現于眼前,那么現在是到了天涯發力的時候了。特別是在社區和電商的結合上,天涯就已開始了不懈的探索。就在近日,天涯社區與B2C網站蘇寧易購達成深度結盟的戰略合作。雙方通過打通天涯社區與蘇寧易購底層數據庫,將天涯核心資源與蘇寧易購專區聯動,輔以社區植入,協助蘇寧易購進行整合營銷,同時也為天涯用戶提供社會化電商體驗。
“今年我們的重中之重是旅游電子商務,會首先在旅游電商方面發力。”邢明說,除此之外,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綜合性無線社區產品“天涯輕”的亮相,也標志著天涯向移動領域吹響進軍號角。雖然積極布局電商、移動和在線旅游領域,但邢明強調,傳統的論壇不會丟,而是會在綜合布局中“老樹發新芽”。
成長檔案
漫漫“天涯”路
天涯社區最初只是一個股票論壇,源于其創始人邢明對股票的熱衷。后來,中文網絡的第一代精英人群,其中包括當時靠寫鬼故事成名的寧財神來到了天涯,奠定了其網友的高起點。
1999年3月1日,天涯社區正式掛牌營業;2002年,慕容雪村在天涯社區貼出的長篇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很快得到網友的追捧;2005年,像流氓燕、芙蓉姐姐這樣誕生于天涯的草根明星更是不勝枚舉;2005-2010年,天涯號稱“中國互聯網的通訊社”,在公共話題的討論以及輿論推動方面有著不凡的表現。這里活躍著1000多家媒體記者等2600多萬名各類社會言論領袖。
如今,天涯已經從最初單一的論壇,發展為綜合性網絡社區。天涯社區目前每月覆蓋品質用戶超過1.8億,注冊用戶超過7000萬,擁有上千萬高忠誠度、高質量用戶群,形成了全球華人范圍內的線上線下信任交往文化,成為華語圈首屈一指的網絡事件與網絡名人聚焦平臺,是全球華人的網上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