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常州某鎮將啟動2000多戶居民的拆遷安置工作,但在拆遷補償未到之前,居民都收到一封意見書。意見書稱,若拆遷戶愿意,鎮政府可代管拆遷款,利息為銀行2倍。意見書還稱,很多人不懂怎么使用拆遷款,更有人去非法投資甚至賭博;錢不會用來投資,全部存銀行。
不可否認,這個鎮的做法是充滿著美好初衷和溫暖善意的。但符合情理,卻不一定符合法理,對鎮政府代管拆遷款,我們還得一分為二來看。
從情理上來說,鎮政府代管拆遷款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至少,面對“很多人不懂怎么使用拆遷款,更有人去非法投資甚至賭博”這些不正常的現象,政府出面代為管理拆遷款項,可以防止拆遷戶揮霍。在這一方面,全國各地都是有教訓的,一些地方的拆遷戶,因為巨額拆遷款,而一夜暴富,但錢來的容易,往往花的也容易。比如北京某拆遷村拆遷戶一夜暴富,有人更是購買寶馬車當“黑車”拉客;再如北京大興區的趙某因房屋拆遷,得到數百萬的拆遷補償款,但因為迷戀上網絡賭博,不到3年時間,先后輸掉存款、奔馳轎車,最后房產也成了別人的,妻子和他斷絕了關系。
在這樣的情況下,常州某鎮幫拆遷戶理財,避免拆遷戶弄出一夜暴富又一夜致貧等事情來,其執政善意與溫情是沒有錯的。然而,拋開情理,從法理的角度分析,這個鎮的做法顯然又有些不妥。
一是雖然拆遷戶可以自愿選擇,但鎮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拆遷款怎么花是拆遷戶自己的事情,作為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教育、勸告引導等方式助拆遷戶樹立理財意識。就是替拆遷戶代管拆遷款是在征得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但顯然也偏離了政府執政的目的和功能,偏離了正常行政軌道。
二是代管的折遷款去向如何、拆遷戶能否隨時自主支取?政府部門畢竟不同于銀行,至少鎮政府沒有銀行那么完善的管理制度與體系,如果款項因為某種原因而流向不明或者無法隨時支取,豈不是要變好心為侵害拆遷戶利益了?
三是當地鎮政府表示,錢不會用來投資,全部存銀行,且利息為銀行2倍。那么除去銀行支付的正常利息之外剩下的利息將從何而來?如果鎮財政支付,是否符合財政支付的規定和原則?再說,財政款項是納稅人等公民共有的公共資源,又豈能拿來補償少數拆遷戶?
因此,鎮政府欲“代管拆遷款”,偏離了政府服務與執政的目標,是一種越俎代庖的好心辦壞事之舉,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