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生
個人覺得室內設計這個行業的特性就是“進入門檻很低,但要功成名就很難”。三十余年來,我看盡了許許多多的好手在這個行業中載浮載沉,能成為高手而留下名聲者畢竟是少數。所以我的理念是室內設計已經成為社會中的一個行業;要得到眾人的尊重,專業涵養,美學創造能力以及優雅的生活品位,都是室內設計師必備的人格特質。所以我們檢視一個室內空間作品是否驚艷,或者說能否讓眾人皆體驗出優質室內空間帶給大家的精神層面的喜悅和感嘆,創作空間藝術的室內設計師的人格特質是很重要一部分。
連志明
我覺得,原來中國的室內設計更多的是注重裝飾,什么概念?簡單來講,就是設計師把心思花在比如說著面墻上貼什么東西,墻壁怎么刷,要刷多少平方,做多少造型,原來我也會花很多心思在這些上面。現在的室內建筑設計,我覺得關注的重點發生了變化,我更關注室內空間和這個建筑外輪廓的關聯,室內空間跟戶外的關聯,室內空間跟空間之間的關聯,室內空間跟人的關聯,更多的是從人的內心出發,更關注人內心深處的感受。原來是更關注眼睛的感覺,但是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東西無法與人內心深處的渴望達到共鳴。對我來說室內建筑設
計的燈光是為建筑服務的,所以我更關注的是室內的燈光和整個空間的關聯與主題是否契合、是否有質感與層次感,設計更理性一些,
是一個從眼睛到的世界到內心深處感動的升華。
陳曉宇
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對美的把握能力、學習力、理解力等等對設計師來說都很重要,不同的設計領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建筑師,溝通協調能力相對重要些;對于室內設計師來說,對美學的把握能力則更為側重;而于一個年輕的設計師而言,擁有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尤為重要……但這一切都需以責任心為前提。
趙學強
設計師的天職是做好設計,對“好設計”的理解和定義,決定了設計師對自我能力的側重培養。然而這并沒有一個絕對或唯一的答案,相當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的認知里,設計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簡化而言,包括商業價值、人類需求和技術應用三大方面,好設計應該是商業價值、人類需求和技術應用的結合體。在我看來,要想實現三者的平衡 結合,對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具備恰當的價值觀和卓有成效的方法論體系,要清楚地知道問題所在,并懂得用方法論去系統地解決問題。
王旭
在我看來每個項目都是一步一個腳印過來的,過程不會特別有趣,但都需要仔細推敲。這對于青年設計師而言,介入這些項目他們需要具備綜合協調能力。從某種角度講。設計的起點來自于靈感或者自身的天賦,所以起點有高有低。當青年設計師接受新項目時,可能這個項目已經有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已經與業主方接洽了很多次,充分了解了項目的背景,包括其地緣、政治,經濟、業態需求,甚至包括項目的前期定位,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使它在商業模式下實現。
李鷹
設計師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溝通。首先設計師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很重要,但是在團隊之間配合,與別人打交道,作設計報告的時候……溝通能力就變得尤其重要。要通過很好的表達能力來傳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讓別人了解、接受、欣賞。與項目進行中各個環節人員交流的時候,能自信準確的溝通變得很關鍵。
石大宇
設計能為我們的文明、社會、生活、自然環境帶來正面和關鍵性的影響,在設計產業發展已久的歐美和日本地區,這樣的觀念已是共識,由于他們能體會設計的重要性,自然也把設計人才當做文化資產來珍視;而設計師應該是透過其作品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做出有影響力的設計,為上述面向(文明、社會、生活、自然環境)帶來積極的改變。
黃艷
常說“設計改變生活”,這話雖然沒錯,但也容易讓許多設計師產生誤解甚至飄飄然,以為可以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了。我認為好的設計都是在充分考慮項目的各種限制條件和背景后得出的最佳創新解決方案,它一定是度身定做的。有些設計師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抑制不住地想要表現自己,因而忽略了環境關系、施工成本等問題。如果說在學校里還允許天馬行空一些,那我對已經踏入社會的年輕設計師們的建議就是:變得謙卑一點,尊重自然、尊重歷史。
Michael Young
如果是年輕的設計師從學習的角度出發,開始一些模仿,我覺得是可以容忍的;但如果是一些制造商蓄意的大規模復制,這就是一種犯罪。我現在也在設計上刻意避免被復制,就是做一些足夠特別的東西,讓制作工藝變得復制,使得制造商沒有興趣花大力氣再去復制。如果設計界中充斥著這種被復制的風氣的話,那許多設計師就沒有辦法在這個領域發展了。
李景光
燈光是設計不可忽視的問題,燈光是否具有美感是設計成敗的因素之一。環境的優美能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心情,這就不能不在采光方式上動足心思。采用何種燈型、光度、色系以及燈光的數量,達到何種效果,都是很精細的問題。燈光往往有個漸變的過程,就像婀娜的身姿或曲線的情緒,在亮處看暗處,在暗處看亮處,不同角度看吧臺上同一只花瓶,獲得的感觀愉悅都不盡相同。燈光設置的學問在于橫看成嶺側成峰,讓人感覺到變幻和難以捕捉的美。
張洪春
對于設計和管理,以前沒有概念,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就能帶好一個團隊,現在看來不是一回事。意大利米蘭的理工學院就有專門的課程叫EMDM(設計管理碩士),可見設計管理在設計公司的領導地位,這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團隊管理意識。一個好項目的成功50%來自于設計管理的效益,名師固然重要,但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者也不能成就一個完美的項目。
李振
“為設計而設計”的空間真的讓人感到非常累,所以在設計理念上避免“目的”之說。但從空間分類角度看,休閑空間相對來說大多仍屬于商業性運作環境之內。同時,也正是因為此類商業空間的社會需要,才促使很多相似風格的空間環境生成,并滿足大家生活和發展需要。所以,有時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休閑空間的商業特性是一種必然且沒有什么固定的好與壞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