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2012年年會于1月25至29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警告說,若不加以控制,當前的歐債危機將不再局限于歐洲,而是會擴散至其他經濟體,在—個相互關聯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沒有哪個國家或經濟體能置身事外。而在此之前,達沃斯論壇發布的《2012年全球風險報告》中稱,持續性財政失衡是今年全球經濟的首要風險因素。一旦出現主要金融體系崩潰事件,其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將十分顯著。
可以說,從達沃斯傳遞來的,是歐債危機引發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它將不局限在歐洲、美國、日本這些發達經濟體,也包括了亞洲和拉美等一度推動全球經濟擴張的新興市場,從IMF下調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期也能看出端倪。2011年,雖然我們離歐洲很遠,但是我們的股票市場劇烈下行的幅度比歐州市場還大。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股市經常會上演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外界有好消息我們紋絲不動,壞消息我們跟著起哄,也許這則消息跟我們關系不大。
2012年,歐債繼續升級,全球經濟風險隱患重重,全球一體化下,誰都會卷入到這場亂戰中。因此,所有的投資人都必須明確,即便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即便對于中國經濟的各種預期已經比2011年回暖很多,但投資者依然要高度關注全球經濟的變動,尤其是財政失衡引發的金融系統崩潰。雖然它屬于小慨率事件,一旦發生,其破壞力將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也必將成為受害者。
另外,投資者也必須明確資本市場的屬性,莊家就是利用不確定性、好壞消息的交織而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他好上下獲利。而今年歐債危機能否逐步平息、匯率戰火會不會重燃?在外圍經濟復雜變幻中,中國經濟中那些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國民經濟減速慢行將呈現怎樣的軌跡、貨幣政策適時微調可能帶來多大的效應、房價能否回落到合理區間、全年物價指數會走出怎樣的曲線、A股市場能否企穩走出陰霾……這一系列的國內外經濟事件都在考驗著投資人的信心和抉擇。
風險,本身就是伴隨著收益相生相克。有時候我們談它,會說高風險高收益、富貴險中求。有時候我們談它,又會說風險之下,最好的辦法是回到避風的港灣。到底是選擇冒險出海,還是回避風港歇著,投資人在今年肯定要傷腦筋。不過有一定是必須明確的,就是投資人要比以往更關心國內外宏觀經濟,哪怕只是細小變動,都將可能帶來的長遠的連鎖反應。投資人應盡早抉擇,才能讓投資的大船在2012年能安穩度過。冬季達沃斯熱議“轉型”,中國經濟發展成亮點
主題為“大轉型:塑造新模式”的2012年達沃斯冬季年會,于1月29日圓滿落幕,與會專家認為目前全球性的經濟困局表明,市場經濟需要重新調整,全球化將引發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調整,速度與規模將遠超從前。中國經濟將是未來的亮點,數據表明,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及亞洲的經濟發展勢頭依然看好。發改委:今年外貿預期增速10%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根據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今年初步確定的外貿預期目標為增長10%左右。他指出今年,特別是上半年,出口形勢將比較嚴峻。從國際上看,壓力主要來自于外需低迷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從國內來看,問題主要反映在匯率壓力、融資難以及成本上升等方面。今年上半年黃金仍將受追捧
諾安基金表示,2012年上半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一是復蘇疲軟的美國經濟,任何反復都會引起市場的波動;二是不斷深化的歐債危機,災難性的后果已經無法避免。隨著市場避險情緒增加,黃金將再次受到追捧。預計201 2年上半年黃金價格將維持在每盎司1600美元左右,并在2月、3月歐債到期高峰時段,上探每盎司1 650美元與1 700美元兩個關鍵點位。預計人民幣在2012年仍將保持升值
中誠信國際發布報告顯示,2011年人民幣是最穩定、波動幅度最小的幣種之一,預計人民幣在2012年仍將保持升值,但幅度相對2011年可能有所收窄。201 1年全球外匯市場美元經歷了一輪“兩頭高、中間低”的走勢,美國經濟復蘇狀況以及歐債危機發展是影響美元走勢的主要因素,預計在2012年美元可能依然保持強勢。醫藥產業兼并重組有望加速
自2011年6月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后,我國醫藥行業收購兼并和聯合重組日漸活躍。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會長付明仲表示,未來幾年將成為醫藥行業并購高潮期。預計于201 2年出臺的《醫藥包裝行業“十二五”規劃》、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醫藥產業政策規劃,將更加深入地引導醫藥企業間的兼并重組。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發布,將培育50家百億級企業
發改委與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表示,到2015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0萬億元,增長100~70,年均增長15%。《規劃》提出,將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大型食品企業和企業集團,到201 5年,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將達到50家以上。央行定調今年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央行明確表示“穩定物價總水平”依然是今年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將進一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業內人士表示,央行對于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將對未來信貸政策產生較大影響。其中地產信貸進一步受沖擊將抓大放小,繼續‘名單+區域’的雙嚴格投放。地產機構預測今年房價降30%
中原、中聯、戴德梁行、世聯等4家深圳地產中介行業龍頭企業不約而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回顧2011年深圳房地產市場以及展望2012年。對于今年樓市的預測,各家均表示不樂觀。中原地產甚至大膽預測,在國家宏觀調控不放松的基礎上,今年樓市價格將下30%,回到2009年4月的水平。企業應對2012年經濟謹慎樂觀
京都天華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國際商業調查報告》指出,繼去年三季度中國企業樂觀指數跌至全年谷底后,隨著通脹壓力減緩,中國企業對2012年經濟前景樂觀指數小幅攀升8個百分點至22%,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報告指出,受到歐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中國企業對訂單量減少的擔憂仍在加劇,有43%的企業認為訂單量減少將是限制企業擴張的首要因素。CPPI雙降,通脹壓力趨緩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的CPI和PPI繼續呈現雙降格局,通脹形勢已明顯趨緩。專家表示,緊縮的貨幣政策正在逐步發揮作用,考慮到今年中國的政策將以遏制通脹、保持經濟繁榮為基本范疇,因此全年CPI或將維持在4%以下,在實體經濟復蘇之后,PPI在大幅下滑后可能有所回升,并在中后期維持較高水平。今年中國經濟可以軟著陸
在日前舉辦的“財經中國2011年會”上,與會專家認為,2012年中國經濟可以軟著陸。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局局長李連仲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高增長的態勢沒有發生變化,通脹水平與新興經濟體相比較低。中國的經濟增長從9.7%到9.1%是下行,但還是處于9%以上的高增長態勢。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錫康指出,2012年我國GDP增速將在8%~9%之間,且呈前高后低的趨勢,年中出現拐點的可能性很大。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目前國內經濟走勢良好,影響宏觀經濟是否硬著陸、貨幣政策是否寬松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外部因素,尤其是歐債危機的發展勢態。賈康還強調, “目前中國經濟沒有硬著陸跡象,中國貨幣政策全面轉向為時過早。”
此外,針對很多專家學者關于中國經濟“二次探底”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認為不存在這一說法,經濟危機一直都還沒有走出來。李揚強調,今年二季度保增長的政策目標重要性超過穩定物價;目前還沒有改提法的必要,但是有改做法的必要。同時,存款準備金率有下調空間,貸款正在放松,財政存款正在向基礎貨幣輸血,順差減少也有利于我國調整貨幣調控機制。(來源/證券時報)標普下調歐洲9國評級,新—輪歐債危機或來臨
日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宣布,下調法國等9個歐元區國家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其中法國和奧地利失去A A A評級。至此,德國、荷蘭、芬蘭、盧森堡成為目前歐元區僅存的4個A A A評級國家。有分析認為,這次下調評級將使此前挽救歐債危機的努力化為烏有,歐元區恐迎來巨大沖擊。
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巴魯安承認,對法國來說,評級下調不是一個好消息,但并不是“災難性的”。而目前相對“安全”的德國,也不由得提高了警惕,牛津大學教授、德國財政部顧問克萊門斯·菲斯特說,標普降低九國評級的做法讓德國丟掉A A A評級的幾率增加到50‰
對于標普此次下調行為,分析人士認為,標準普爾打開了歐債危機的潘多拉魔盒,一季度是歐債危機的危險時期,巨量的主權債務到期將引發籌資潮,而信用降級將大大增加發債國家再融資的難度和阻力,9個國家信用同時降級按下了歐元區解體的按鈕,新一輪危機已經來襲。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認為,歐債危機在今年一季度的走勢將更復雜,如果歐元區領導人不能就“財政契約”最終達成一致,那么目前所有的救助計劃就是治標不治本,歐債危機就會繼續惡化。(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 1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達131811.48fZ美元,較2011年三季度末凈減少206億美元,我國外匯儲備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季度凈減少”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業內人士分析稱其傳遞出當前短期國際資本外流的信息,建議央行近期再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中央財經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去年四季度大陸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90—4點,比前一季度提高0.4點,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季度回落的態勢。通脹局面的緩解是消費者信心提升最主要的原因。去年四季度,大陸消費者對于物價、物質生活、購房的分項信心指數均出現反彈,其中購房信心指數提升最為明顯。
統計局日前發布2011年12月物價數據,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4.1%,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生產者物價指數(PPl)同比上漲1.7%,較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與市場之前預期一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RPI)同比上漲3.5%,較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
<宋鴻兵>
經濟學家一場全球貨幣重大的變革將會在未來10~20m內降臨,全球最主要的發達國家都將陷入長期的消費蕭條,貨幣危機將會出現,投資者未來1 4年應該遠離股市。長期來看,貴金屬、農業和醫療健保才是當前值得長期配置的資產。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去年12月的CPI數據總體符合市場的預期,預計今年年初的物價水平會有所反彈,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CPI仍可能呈現回落態勢。中國的貨幣化進程正在接近尾聲,多一點的貨幣供應量都可能導致物價波動,這使得貨幣政策很難大幅度放松。
<連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未來仍將保持8%一9%的較快增長;一系列令人擔憂的風險隱患將逐步得到化解,中長期國際資本仍將以中國作為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雖然目前出現了資本流出步伐加快和資本流入放緩的階段性現象。未來,我國國際資本流動仍將以流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