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憑借其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創意魅力,已經成為北京西城區文化產業的新亮點。
9月15日,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一周年發布會暨永豐源瓷會俱樂部成立儀式在京隆重舉行。國瓷永豐源自2011年落成竣工起,就掀起了一股“國瓷”文化的熱浪。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憑借其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創意魅力,已經成為北京西城區文化產業的新亮點。
新聞發布會于下午四點在北京深圳大廈舉行,由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館長郭京洲向各家媒體介紹永豐源,并做開館一年來工作報告。晚宴上,郭京洲館長用一組倒計時的數字與到場嘉賓共同回顧了永豐源的發展歷程。市有關部門、各專業博物館、企業及30多家媒體等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及晚宴。中共中央宣傳部官景輝秘書長受邀參加。
不賞國瓷留遺憾
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座落在北京西城區廣安門橋深圳大廈的二層,占地1000多平方米。博覽館設計新穎,別具一格,館內13個景區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相映生輝……
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開館一年來,月均接待參觀者3000余人次,月均舉行各種高端沙龍和研討會10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小學走讀部、北京西城天寧寺小學等教育教學機構相繼把永豐源國瓷博覽館作為課外教學基地和第二課堂,湖南衛視“幫助微V力量慈善小組”把國瓷博覽館作為其北京的常年發布會場。按照北京市西城區區委宣傳部要求,永豐源北京國瓷博覽館要在年內,實現“四位—體”的博覽館功能,即:
歷史展示: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陶瓷歷史
文化傳播:傳播中華瓷文化精髓
體驗互動:為北京市中小學生及陶藝愛好者義務提供手拉坯傳統工藝體驗互動實踐活動
品牌拓展:利用博覽館的良好舞臺,大力拓展企業品牌
如今,“登長城、游故宮、賞國瓷”已經成為北京新的風景線,著名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被參館市民們演變為“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游故宮莊稼漢,不賞國瓷留遺憾”,成為了概括北京風情的新民謠。
永豐源,作為陶瓷行業第一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被稱為當代官窯,一直致力于傳承千年瓷藝,弘揚當代國瓷,拓展文化產業,立志成為高尚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喚回世界“china”情結
發源于南中國千年陶瓷之鄉——廣東潮州饒平、奠基于深圳觀瀾的國瓷永豐源,憑借其數百年的五代傳承積淀和近十年的技術創新、文化創意及品牌化運作,在第五代傳承人劉權輝先生的統領下,正厚積薄發,刮起了一股強勁的“中國風”。
永豐源立志要和國內業界同仁一起,扛起振興中華瓷文化的大旗,抓住現在寶貴的發展機遇和良好態勢,早日換回世界“china”情結,讓世界陶瓷舞臺中心早一天回歸她的故鄉中國--China。
2007年,永豐源先后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兩任總統普京和梅德韋杰夫。2008年成功地完成了釣魚臺國賓館新一代國宴用瓷的設計制作任務,成為國家高規格用瓷研發和生產的佼佼者。2010年五月份,永豐源為上海世博會廣東館特別設計制作了鎮館之寶——大型雕刻鑲水晶瓷板畫“南粵風情迎賓圖”,創五項業內世界第一,引起巨大轟動。
公司品牌“auratic國瓷永豐源”榮獲國家馳名商標,是在海外市場中最早擁有自主品牌的中國高端陶瓷企業。
綠色智造,中外合璧生輝
永豐源告別傳統傳統陶瓷生產的老路子,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堅持無煙生產,綠色智造。采用最先進的回收技術,廢水、廢渣、廢氣等廢物實行了“零排放”。生產的產品無鉛無鎘無毒,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陶瓷。
國瓷永豐源以國際視野,配置全球優質資源,通過使用新西蘭的高嶺土、英國的骨碳、日本的釉料、德國的顏料和金膏、中國臺灣的石膏,通過聘請日本管理專家、德國技術專家和意大利設計專家等方式,把現代元素和文化元素、東方元素和西方元素注入傳統產業,使之實現技術和藝術的雙飛躍。成功實現了從傳統的制造型企業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
中宣部和文化部領導數次到國瓷博覽館現場調研和指導。鼓勵抓住機遇、企業發展、文化先行。借助首都北京良好的科技環境、創意環境、金融環境、旅游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等優勢,在北京逐步把傳統陶瓷向文化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