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50年為金婚,60年則為鉆石婚。中國西南部貴州省有一對夫妻的婚姻比鉆石婚還久遠,他們已經攜手走過了90年的光陰,跨越了兩個世紀,他們的年齡加在一起已經215歲。近日,109歲的丈夫楊勝忠與106歲的妻子金繼芬,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認定為中國目前健在的最長壽百歲夫妻。
年過百歲還喂豬摘菜
坐落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黨振村巖井組如一個現實版的“世外桃源”。這里樹木繁茂,空氣清新,小溪清澈見底,寧靜得只聞鳥叫蟲鳴,幾匹馬在林間悠閑地吃草。走在山間林蔭小道上,遠遠看見兩位老人居住的房屋——一棟當地傳統的木結構房屋,房前屋后是層層梯田,成群的雞正在田園里覓食。
兩位老人看上去精神不錯。1902年12月出生的楊勝忠老人盡管視力和聽力都有些下降,但老人思維清晰,他說自己有三女一子,現在和兒子一起生活,家里已是五代同堂,“我的兒子還小著呢,才60歲”。楊勝忠妻子金繼芬1905年9月出生,燒開水、和玉米面和糠,提著超過10斤的豬食去喂豬,金繼芬樣樣都能做。他們家的豬圈門約1米高,由4塊差不多大小的木板圍起來,每塊木板有3斤多重。金繼芬喂豬時要先卸下兩塊,再跨過剩下的半米高柵欄,拄著拐杖,走下4級階梯,把豬食倒進食槽里。這樣早中晚,一天喂3次。這就是金繼芬老人每天都要干的活。天氣好的時候,金繼芬老人還會到菜地里摘菜。她說:“人活著就要干活,不干活就活不下去了。”
兩位老人生活過得樂呵呵,胃口也都極好,每頓吃兩碗米飯,喝一碗湯,還要吃幾塊自己做的臘肉,“大米、蔬菜、豬肉是自家種養的,水是山上的泉水。”
兩人相伴90年沒生過氣
問起年輕時的事情,金繼芬總是說“記不到了”,不過她對自己的婚姻記得很清楚。“那時候專門有說媒的,他個子高,樣子也好,比我大3歲,我跟家里人都很滿意。”老人回憶起自己的愛情故事興致很高。“第二年我們就結婚了,他用轎子把我抬回家的,禮金是五六件衣服和幾匹布。”金奶奶說,建國后有一段時間糧食不夠吃,夫妻倆就到山上挖野菜、樹根填肚子。
—起生活90年的夫妻倆,年輕時也拌過嘴,但“從沒生過氣”。楊勝忠是村里出了名的好脾氣。“愛講笑話,大人“、孩都喜歡他,稅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萬年和’。”侄子楊秀其說。
金繼芬則是位賢妻良母。“她一輩子都對我好,現在還給我做飯吃。”楊勝忠對妻子充滿感激。“我16歲就嫁給他了,他對我好,我就跟他過一輩子。”金繼芬也咧開沒有牙齒的嘴笑了起來。
盡管兩位老人年事已高,聽力和視力逐漸變弱,彼此已少有言語,但幾十年的共同生活,讓他們充滿了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明白彼此。楊勝忠夫婦一家五代也和睦美滿,過年過節都會相聚。金繼芬也總愛夸贊自己的兒媳婦“和氣孝順”。
很多人詢問這對百歲夫妻的長壽秘訣,他們總是用農村人樸實的語言回答說:“要天天干活,一家人要和和氣氣,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放寬心。”
鏈接:長壽老人有“規律”
據中國老年學學會不久前發布的消息,截至2011年7月1日,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健在百歲老人已達到48921人,比2010年凈增加5228人。
專家指出,長壽老人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如心態平和、粗茶淡飯、勤勞好動、家庭和睦,居住地環境、水質和氣候條件特殊等。
(摘自《楚天都市報》2011年12月14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