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燦爛千陽》是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作品,主要描寫阿富汗婦女悲慘的生活困境。本文著眼剖析文中出現的“屬下”形象,喚起世人對阿富汗婦女的關注,幫助阿富汗婦女較早的擺脫悲慘的“屬下”地位, 讓她們早日實現重塑自我和解放自我。
關鍵詞:卡勒德·胡塞;《燦爛千陽》;屬下
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國作家,繼其處女作獲得巨大成功后又發表了第二部小說《燦爛千陽》。這次作者將探索的目光投向阿富汗婦女的生活困境,向讀者深刻剖析了阿富汗婦女悲慘并令人深思的“屬下”形象。 “屬下”本是軍事領域的一個術語,隨后被引用到文學領域,被賦予了多種內涵和概念。相關學者普遍認為,屬下指被社會邊緣化,無緣接觸社會核心領域,諸如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的人群。這部分人通常處于社會的底層,被剝奪了包括話語權在內的諸多權利,淪為上層社會的發泄口和壓迫者。
文章將從宗教,社會和性別方面分析小說中呈現出來的女性“屬下”形象,讓世人透過現象看清阿富汗婦女的真實生活寫照。
小說中首先出場的瑪利亞姆的母親娜娜是“屬下”形象的先鋒人物。她本是瑪利亞姆父親扎里勒的仆人,在懷有瑪利亞姆之后,身為赫拉特屈指可數的富人父親扎里勒為了維護他家族的顏面將母親“趕出了他那座豪華的大房子”,住在了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并產下瑪利亞姆。至此,娜娜成為這個男性主宰社會的犧牲品和替罪羊,被遺忘在離市區幾十里遠的一個小坡房屋中;而負主要責任的扎里勒全身而退,依然是別人眼中身份高貴的富人,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孩子眼中慈愛的父親。
母親娜娜的遭遇就是對這句話最真實的寫照,而女兒瑪利亞姆隨后的遭遇更是進一步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在母親娜娜上吊自盡后,被稱為“哈拉子(私生女)”瑪利亞姆無奈被留在父親那豪華的大房子中。在此,父親豪華的大房子就代指阿富汗的主流社會。當瑪利亞姆走進主流社會后,發現原來出現在她眼前的美好盡享消失殆盡。原本清新舒適的自然風光成為世人的冷嘲熱諷,原本慈愛的父親成為親自將她送向“地獄的”儈子手。只有14歲的她被迫嫁給了遠在其他城市一個40多歲中年男子,如同當年他們迅速將她的母親遣送到離市區幾十里外的郊區一樣。阿利亞姆也第一次懂得了母親當初的心情。
在相安無事的時刻,以娜娜為代表的阿富汗底層婦女是身處上流社會的扎里勒的仆人甚至是玩物。一旦出現一點風吹草動,這些無辜的婦女便被驅離主流社會,獨自承擔所有的責任,而無處申訴,無力抗爭。
在瑪利亞姆嫁給40多歲的拉希德之后,很快成為境遇更加悲慘的“屬下”。由于一直未能產下孩子,拉希德經常對他冷眼相待,甚至拳手相加,而瑪麗亞姆逆來順受。可是不接受又能怎樣呢?當身強力壯的丈夫用皮鞭抽打自己的妻子時,當他用槍指著自己的妻子時,身為妻子又能做怎樣的反抗呢?后來拉希德又娶了更加年輕的萊拉,至此書中另一位“屬下”形象上場,只不過萊拉對這一切不會逆來順受,這與她出身知識分子家庭有很大關系。
在萊拉第一次懷孕時,一心希望有兒子的丈夫拉希德對她關懷備至,并備下了很多男嬰用品。后來生下女兒之后,萊拉悲慘的日子正式拉開序幕。
在阿富汗,沒有丈夫的陪伴,女性不得獨自外出上街;即使有丈夫的陪伴,女性外出時必須戴上布卡,只露出眼睛。這完全剝奪了女性的人身自由。同時,女性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即使接受教育,也很難獲得跟男性同等的權利,這大大剝奪了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即使在這樣對女性苛刻的社會,男性依然會人為的施加很多壓迫和傷害。
在家里,丈夫拉希德只要稍有不滿,就可以任意辱罵毆打自己的妻子,手段極其殘忍。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作為孩子的母親,連關愛孩子的權利都要受到限制。每當兒子察爾邁伊伸手想要媽媽萊拉抱時,拉希德就會對萊拉怒目而視;對兒子有求必應,對女兒苛刻透頂。也許,拉希德從來就沒有把瑪利亞姆和萊拉當做自己的妻子,只是把他們當做繁衍后代的工具,更確切的講是生兒子的工具。
在社會上,幾乎沒有女性立足的地方,尤其是在后來內亂期間。很多行業幾乎沒有女性的工作機會,更恐怖的是外面經常會發生士兵奸污女性的事件,而真個社會對此置若罔聞。
所有這些壓迫在小說的最后聚焦在一起,將情節推向了高潮。當拉希德得知萊拉跟自己曾經的愛人見過面之后,決心要殺死她。“他抓住她,把她舉起來,向墻壁撞去,用皮帶一次又一次地抽她,皮帶打中她的胸膛、她的肩膀、她抬起的手臂和她的手指,無論打中哪里,總是打得萊拉鮮血直流。”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瑪利亞姆爆發了自己人生第一反抗。她撲到拉希德面前,用斷裂的指甲挖著她的下顎、拖著他的頭發和額頭。隨后,他和萊拉一起殺死了這個壓迫了他們幾十年的所謂的丈夫。瑪利亞姆承擔了所有的責任,萊拉終于離開阿富汗,跟自己的愛人團聚了。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阿富汗男女性別歧視嚴重,社會階級森嚴,社會動蕩不安。而隨之產生的絕大部分后果都是由處于“屬下”地位的女性來承擔了,讓她們做了犧牲品和替罪羊。本文旨在喚起世人對阿富汗婦女的關注,幫助阿富汗婦女較早的擺脫悲慘的“屬下”地位, 讓她們早日實現重塑自我和解放自我。
參考文獻:
[1]卡勒德·胡塞尼(著), 李宏繼(譯).燦爛千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胡英歌,女,碩士,武漢東湖學院外語教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