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婦人,出生在上個世紀初。當年嫁人之后,自己沒有生育,唯一的孩子,是丈夫的前妻留下的,是她的繼女。
上世紀40年代末,繼女長大到了該婚嫁的年齡,定過一門親。這么說,老婦人本來該有個女婿的,可是繼女在待嫁未嫁時突然去世了。
毛腳女婿另外找了媳婦,生下一個女兒。老婦人沒有后代,幸好毛腳女婿有情義,逢年過節,也帶著孩子去看看老人。
可是這對父女都走在了老婦人前頭,也就是說,老婦人名義上的“女婿”與“外孫女”都離她而去,此時老人年事已高,大家怕她經不住傷心,一直都瞞著她。
到了1985年,老婦人的老伴去世,孤獨的她想起了這世界上她僅剩的親人。費了許多周折,她找到了“女婿”的家人,“女婿”的弟弟出面接待。為了不讓老人過度傷心,“女婿”的弟弟對自己的女兒說:你就充當一下老人的“外孫女”吧。
我要說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個人是老婦人,另一個人,就是這個“外孫女”。
她和她的關系,排起來,簡直是八竿子都打不著,但是隨后的日子里,她和她卻成了最親近的人。
如今老婦人90高齡。“外孫女”是個退休的教師,她的心愿是將“外婆”高高興興地“送走”。22年里,“外孫女”一直悉心照看著老人,后來還將老人接到家里來贍養;22年里,老人始終不知道,當年由父親牽著小手來看過她的那個外孫女,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這一來我明白了她們之間的關系,就是那種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相互關愛和依存的關系,是人和人本應如此的關系,只是不幸被我們自己弄復雜了而已。
金磊摘自《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