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現代化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和師資隊伍的現代化。當前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存在教材、師資隊伍、學生水平、教學方法以及學校評價方式五方面的問題。文章最后針對上述問題,探討了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
關鍵詞 教育現代化 心理學 專業英語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是文明要素的創新、選擇、傳播和退出交替進行的過程,是追趕、達到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競爭。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不僅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更需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包括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思想現代化、教學內容現代化、教學方法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育管理現代化和師資隊伍現代化等。①
2010年,我國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實現教育現代化既要立足本國實際自主研發,又要學會借鑒他國的先進經驗。
在我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外資企業長足發展的大背景下,市場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為高校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實踐平臺,有利于學生掌握本專業的研究動態,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人力資本,滿足就業市場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文章針對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高校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
2 心理學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材建設滯后
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教材建設滯后。當前教材的選擇大致有兩種途徑。一是選擇國際上權威的心理學原版英文教材。原版教材英文表達地道,能夠使學生了解國外較新的研究成果,但是其費用高、內容多和難度大。二是選擇國內近年來出版的教材。國內出版的心理學專業英語教材數量少,其內容或節選自國外相關的學術著作,或是介紹心理學專業基礎知識的英文文章。此類教材難以體現心理學研究的前沿,缺乏教材應有的針對性和系統性。
2.2 師資隊伍短缺
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同其他學科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一樣,需要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能熟練地應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的復合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課程的任課教師為心理學教師或英語教師。心理學教師能夠利用有限的英語語法和充分的專業知識進行授課,若未經過系統的英語訓練則不能使用純正的英語口語授課,無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全方位的培養。英語教師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全外語的課堂,卻又難以甄別專業術語間的細微差異。
2.3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通常在大學三年級開設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積淀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英語水平方面,有的學生已具備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有的學生仍尚未能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考試。同樣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學有余力,有的學生則需要在查找英語單詞和理解句子(尤其是理解長難句)方面耗費大量的精力。在專業知識積淀方面,有的學生已熟練掌握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且對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已能理出清晰的脈絡,因而在對心理學綜合知識要求較高的英文文獻的閱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學習能力。有的學生則對心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支離破碎,在英文文獻的閱讀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更別提論文的英文寫作了。
2.4 教學方法單一
不能靈活運用英語的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多采用翻譯的形式。有的教師將心理學的研究報告引進課堂,但也多是將英文文獻翻譯成中文。即使讓學生分組報告或分組討論,但受授課時間的限制,此種教學形式在總的授課課時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極少的。長期使用翻譯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倦怠或是厭學。
2.5 學習評價方式不科學
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心理學最新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掌握英文文獻的檢索方法以及實驗報告的英文寫作。然而,當前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結構化的考試雖然可以引起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但是考試有固定的出題規范,不但要考慮知識點覆蓋的全面性、出題形式的多樣性,而且還要考慮學生考分的正態分布等。這些都不符合該課程開設的初衷。單純采用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以及實際具備的英文文獻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考查的課程評價方式多采用翻譯英文文獻的形式。然而,教師對文獻翻譯質量的優劣不具有可操作的數量化的評分標準,因而其對學生成績的評定是不規范的。
3 心理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3.1 師資隊伍建設長期化、規范化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完善心理學專業英語教學的基礎條件。改善當前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師資隊伍可以通過三種路徑。第一,提升已有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高校可以選派現有的任課教師到國內重點大學或國外大學進行訪學;也可經常邀請外籍教師做專題講座。這樣可以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視野。高校通過多種形式不斷更新教師觀念,構建教師國際化的教學理念,最終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第二,招聘具有心理學和英語雙重專業背景的教師,有實力的高校可直接引進海外留學歸國的心理學專業教師。第三,短期聘請國內著名專家或國外知名大學教師到校擔任兼職教師。總而言之,通過對師資隊伍長期化、規范化的建設旨在培養出一批能用標準的流利的外語表達心理學專業內容的雙語教師。
3.2 教材選擇多元化
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可選定某一教材作為基礎教材,輔以國外心理學專業權威期刊上的相關研究報告,也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專業網站上的視頻、課件及其他相關資料。條件許可的院校可以組織本校教師或相關院校的教師自編教材。自編教材的優勢在于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教材的內容體系。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可兼顧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3.3 教學內容多層次化
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難易結合,體現一定的梯度,兼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水平。教師教學從較容易的內容入手,這樣不僅可以使水平較高的學生體驗到極大的學習成就感,同時也可以使水平一般的同學不會因為過難的學習內容而產生畏難情緒。教學過程中設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不同層面體驗到成功,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難度循序漸進地增加有助于學生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3.4 教學方法多樣化
心理學專業英語的教學不必拘泥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者。任課教師可采用課堂教授、專題討論和實驗室演示等多種教學形式。課堂講授提煉主旨內容,專題討論拓展專業知識,實驗室演示增強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專題討論可采用彈性化的安排,將具有相同專業興趣和愛好的同學分成一組,這樣還可彌補不同水平同學之間的差異。
3.5 學習評價方式多極化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可采用考試成績、平時成績、英文寫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等多種學習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形式。任課教師采用多個維度綜合評定學生學習專業英語課程的效果,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地積極地思考,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高度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摒棄以往以考試成績為主的終極化評價方式,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重。形成性評價指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有利于教學效果跟蹤,教學信息及時反饋②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終極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
注釋
① 顧秉鈺.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的影響[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
② 陳志旗.多元評價視角下的教學評價改革[J].教學與管理,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