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強調了在現代籃球競賽中爭搶前場籃板球的重要性,并對拼搶前場籃板球的意識培養、占據有利位置、組織與配合、技術銜接的技術、戰術運用作了具體論述。
關鍵詞:前場籃板球;拼搶意識;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B)-0000-00
當代籃球運用正沿著立體空間和高難技術方向發展。比賽雙方進行著高水平的全面對抗,比賽過程復雜多變,特別是在與勢均力
敵對手比賽時,控制前場籃板球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環節,進攻隊
爭搶前場籃板球若占優勢,不僅可以增加進攻次數,創造連續進攻
或籃下得分的機會,還可以通過“外投內搶”增加本隊外圍投籃的
信心,提高士氣。由此可見,前場籃板球對爭取比賽的主動和勝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籃球比賽中,如何運用搶前場籃板球技術現論述如下:
1 積極拼搶前場籃板球意識
意識是人的感覺、思維等多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搶前籃板球的
意識是運動員頭腦對搶籃板球規律的自覺、主動的反映,是客觀條
件與身體運動密切相聯系的積極心理活動。在強手如林的NBA,羅
德曼能夠多年列搶籃板球榜首,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以他2.03 米的
身材,卻能創造每場18.3 個籃板球的紀錄,這決不是一句身高體壯
所能概括得了的。美國著名教練雷·喬治談過:“搶籃板球25%取決
于能力,而75%取決于意識(愿望)’’。可見,意識的培訓在前場籃
板球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旦運動員建立起牢固的搶前場籃板球意
識,就能在比賽中以極大的決心和毅力去爭取搶前場籃板球。
根據觀察分析綜合,搶前場籃板球的意識大體可分為以下三
種:
1.1投與沖搶結合的意識
無論是內線還是外線隊員,自己投籃后,都要主動爭奪沖搶前
場籃板球,其優越性在于:投籃隊員可根據出手的感覺,能較有把握
判斷反彈方向,也便于控制助跑后起跳時機,利用助跑沖搶,可增加
跳的高度,可運用迂回步或假動作獲取沖搶到前場籃板球的可能性
大。
我們在培養運動員的意識應強調:投籃的開始,也就是沖搶前
場籃板球的開始,養成有投必搶的習慣。
1.2投與擠搶結合的意識
擠搶是指在籃下拼搶,主要對高大中鋒和前鋒在籃下拼搶,因
為籃下人比較密集,所以搶占有利位置就有利于搶到前場籃板球。
1.3投與組織配合搶前場籃板球相結合的意識
籃球比賽是一項集體對抗性項目,組織配合、發揮集體的力量,
再加上個人有良好的搶籃板球的意識又掌握完善搶籃板球技術,便
能增加獲得前場籃板球的機會。而在實踐中,搶前場籃板球往往只
落在2~3人身上,不能體現全攻全守的特點,也不適合當前籃球運
動的發展,所以集體配合拼搶籃板球是籃球運動發展的趨勢之一。
2 觀察判斷籃板球的落點,占據有利位置
搶前場籃板球是較為復雜的一項技術,它是由搶位、起跳、空中
搶球動作的獲得球后的動作環節組成。耍善于觀察判斷投籃末中時
球反彈的方向及落點,及時搶占有利位置是搶獲前場籃板球的有力
保證。搶前場籃板球顧名思義是搶來的,不是“等”來的。要利用腳
步動作和身體積極的占據搶球有利位置,搶到更多的前場籃板球。
如何判斷反彈方向及落點,而占據有利位置?
(1)通過臨場和錄像資料統計15場國際男籃比賽,共發生籃板
球1090次,平均每場共搶籃板球72.7次。分別統計各投籃區域內
投籃未中的次數,反彈和落點的次數(見附表)。\"
附表投籃區域、反彈區域、反彈次數統計表
反彈區右15°
194次右45°
250次中60°
246次左45°
270次右15°
130次
右15°4913143538
右15°218836809
中60°29381564223
左45°1790327012
右15°182183948
(2)兩側l5°區域投籃未中,球的反彈方向落點區域約65%在對
面15°區域或反彈回來。其中反彈左側的次數明顯多于右側。兩側45°區域投籃未中,球的反彈方向落點區域約63%在兩側45°區域,這兩個區域也是發生籃板球最多的(約占全場的48%)區域。中60°區域投籃未中,球的反彈方向落點區域在中6o%區域。
(3)球反彈的方向和落點,又與投球飛行弧線的高低和速度的
快慢有關。明確這些特點,并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及時占據有利位
置。
(4)及時移動,積極拼搶前場籃板球占據有利位置。
占據前場籃板球有利位置,就是球一出手在空中飛行,進攻隊'
員根據防守隊員所處的位置而以假動作,迅速、突然起動搶到防守-
隊員的體前,占據有利位置,并以身體和手臂占據地面積空間區域。
外線隊員離籃較遠,同伴投籃時稍有遲疑就會失去搶籃板球的
機會,因此,外圍隊員積極的沖搶意識非常重要。每當同伴投籃時,
都要有充分的沖搶準備。說到“沖搶”并不是件易事,因為在比賽中
,雙方的攻守是平衡的,既然攻者要沖搶,那么防守的必定會利用
防守時身體所處內側的有利位置,將進攻者擋在外側。這時沖搶者
就要利用假動作“晃”、“繞”、“沖”等腳步動作,迅速沖到籃下,拼
搶籃板球。當防守隊員緊貼著外圍隊員時\"可利用“晃”的動作騙過
對方進行沖搶。當防守隊員離外圍隊員千步或一步半以上時,可利
用變向跑跨步跑等動作“晃”過防守隊員進行搶位,并正確判斷球
的反彈方向,趁防守不備,突然起動,沖向球的反彈方向,沖搶籃板
球。
內線隊員搶到對方身前位置的可能性不大,需利用虛晃動作形
成錯位,“繞”步到防守者身前或體側,利用快速的腳步移動,擺脫
防守隊員堵擋,及時移向球的反彈方向,提前起跳爭取時間、搶占空
間,進行拼搶,以改變被動局面。即使內線隊員搶位沖搶籃板球不
成,也可利用內線隊員離籃較近,及時身高的優勢將球點撥給本方
隊員以獲得籃板球。
3 搶前場籃板球的組織與配合
爭搶前場籃板球不僅要充分利用個人的拼搶能力,而且還要充
分發揮集體配合能力,把爭前場籃板球組織到進攻的戰術中去,成
為進攻戰術的組成部分,在比賽中要做到“有投有搶”、“搶投結合”
的配合方法,有組織有分工加強對前場籃板球的爭奪和控制能力。
3.1 自投自搶
(1)投籃隊員根據球出手的感覺能較有把握判斷球反彈方向,也
便于把握起跳的速度和時間,提高自投自搶的能力。
(2)利用助跑沖搶,可以增加起跳的高度。因此,自己搶到前場籃
板球的可能性增加,或點撥給同伴得球的可能性增加。
(3)內線隊員自投自搶,接球前積極對抗,敢于身體的接觸,搶占
近籃區,接球后重心低,并利用左右虛晃或轉身,大膽進行二次進
攻。
3.2 集體拼搶
對于搶前場籃板球,除了個人具有強烈的自投自搶外,還得
把搶前場籃板球納入進攻配合,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球到適當位置,必然是投籃,因此內線隊員提前移動,一旦被擋,立刻改變動作,利用后轉身搶位,或利用底線和籃板后面的有限空隙繞前搶占有利位置,快速起跳,搶前場籃板球。
(2)增加沖搶人數,每次起跳少則二人,多則四人,當一個投籃
時,另一人早跳,在空中等待二次進攻。
(3)把拼搶前場籃板球組織到移動進攻戰術之中,效果十分明顯。
4 搶前場籃板球后要注意與其他技術的銜接
當進攻隊員搶到前場籃板球時,首先應力爭在空中補籃,或及
時繼續補籃。如果自己沒有投籃機會,應迅速傳球給處于有利位置
的同伴進行投籃。如果投籃、傳球受到封阻時,應迅速運球離開封鎖區,再重新組織進攻。
5 結論與建議
(1)在籃球比賽中,搶籃板球是獲得球權的重要來源之一,是攻
守矛盾的關鍵,是爭取主動戰勝對方的重要因素。搶前場籃板球不
僅可以增加進攻次數和籃下直接得分的機會,而且可以造成“外投
里搶”增強外圍隊員投籃的信心,提高士氣,甚至還可以說是一種
得分手段,因為搶前場籃板球的多少與得分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及重
要意義,搶前場籃板球不僅能體現個人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能力
和搶籃板球的意識,而且也能體現一個隊水平的高低和戰術意識的
配合好壞。
(2)搶前籃板球的意識是不斷從實踐中產生,再加上有意的培養
這種搶籃板球的規律特點,使之對搶籃板球的感知和一系列正確的
思維判斷過程在實踐中重復檢驗,從而形成固定的意識,所以在實
踐中我們要求運動員養成“有投必搶”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全國體院專修通用教材,籃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2]籃球技術戰術訓練法,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79
[3]葉國雄,陳樹華,籃球運動必讀,人民體育出版,2002:126-128
[4]成惜今,張鈞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27)1:63-65
[5] 劉崗、李穎川、劉明, 第十一屆全運會女籃籃板球統計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7-15.
[6]胡建成,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8(16)4:45-46
[7]朱建國,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歐洲強隊籃板球的調研.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15.
[8] 顧永龍,淺談籃球運動中籃板球技術的運用.貴州體育科技.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