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開始,浙江省就開始探索在省內建立政府主導、為物流行業提供公共服務的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四年多來,這一平臺不斷發展壯大,逐步由省內平臺擴展到省際平臺、國家平臺,并已經擴展為東北亞地區國際平臺,一個覆蓋全國、服務全行業的現代物流信息“空中高速公路”網絡正在形成。傳統物流業升級轉型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郭劍彪指出,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是用于物流信息交換的基礎網絡,是物流領域的“互聯網”。這相當于建設一條公用的、無形的物流信息高速公路,輔之以推行通用軟件、制定信息標準,使得任何企業都可以接上這條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信息的無縫對接和交流。這樣就能解決目前物流業信息化接口、標準不統一,不能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對接的難題,發揮信息化的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幫助運輸物流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浙江長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交通運輸物流平臺先期試點企業之一,從2008年8月開始,依托平臺推薦軟件“小件快運系統”,該公司推出浙江省4至6小時快件運輸服務。早上剛撈起來的舟山海鮮,中午便上到了杭州老百姓的餐桌上,這種高效安全的小件快運服務正集聚愈來愈多需要該服務的客戶。除了小件快運系統,長運還在物流信息平臺下應用了運輸信息系統和倉儲信息系統。
目前,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已經推出包括通用網站、小件快運、集裝箱、貨代、倉儲等14套軟件,有3900多家物流企業、物流園區使用了免費通用軟件和數據交換。
信息暢則物流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數據顯示,在物流各環節實現信息聯網后,浙江的物流效率提高了30%至50%,準確度達到95%以上。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指出,共享平臺將極大地提高物流生產效率。通過提高信息化水平,可以加快單據傳遞、減少差錯、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提高車貨交易、貨物跟蹤等效率,降低貨車空駛率,促進節能減排。據測算,浙江省因此每年可產生效益18億元,
同時,物流共享平臺還有助于提升行業監管水’平。例如平臺已經實現危險品運輸電子路單的全國聯網和集中上傳,建立全國統一的危險品運輸監控平臺以后,一旦發生危險品運裝車輛事故,救險人員在指揮中心就可以了解到車輛裝載什么危化品、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此外,物流共享平臺建設有利于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目前,我國物流信息化正處于剛剛起步的關鍵階段,由政府牽頭搭建物流信息互換共享平臺,既可以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物流信息發展,發揮后發優勢,又可以避免國際物流巨頭利用其發達技術和網絡,在競爭中占據壟斷地位,控制物流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