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拉鋸
1982年5月4日“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擊沉,幾乎開啟了英國特遣艦隊的“災難之門”,就在同一天,皇家海軍航空兵第800中隊的N·泰勒(N.Taylor)上尉駕駛一架“海鷂”戰斗機在馬島戈澤格林附近巡邏期間被阿軍羅蘭德地空導彈擊落,泰勒陣亡,與此同時,又有兩架“海鷂”戰機在掩護直升機搜救“謝菲爾德”號落水人員期間失事,兩名飛行員喪生。頓時,勝利的曙光似乎在悄悄離英國遠去。
在“謝菲爾德”號被擊沉后的幾天里,英阿雙方進入互有攻守的拉鋸狀態。英國特遣艦隊因為阿根廷機群的連續打擊士氣極為低落,而阿根廷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則因為“飛魚”導彈消耗殆盡而無法給英軍以致命打擊。特別是隨著天氣狀況越來越差,雙方都大幅減少飛機起降頻率,但“海鷂”戰機卻仍然在執行警戒巡邏任務,因為特遣艦隊司令伍德沃德將軍不知道阿根廷方面是否還有“飛笪’導彈。
5月9日,阿根廷空軍再次出擊,派出4架A-4B“天鷹”戰機對英國艦隊實施空襲,但因無法使用反艦導彈,只能投擲普通炸彈的“天鷹”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其中兩架在返航途中還因天氣原因迫降。同日,一架活躍馬島戰區的阿根廷空軍“美洲豹”直升機被英艦“考文垂”號上的“海標槍”艦空導彈擊落,另一架UH-1H直升機則在斯坦利港附近毀于英艦4.5英寸艦炮炮擊。
5月12日,英國“格拉斯哥”號驅逐艦及“輝煌”號護衛艦在對斯坦利港實施炮擊過程中遭到阿空軍A-4B戰斗機的轟炸。1枚重達500磅的炸彈落在“格拉斯哥”號后甲板處,但卻沒有爆炸。盡管如此,“格拉斯哥”號還是因船體漏水而被迫撤出戰斗。事實上,在整個馬島戰爭期間,炸彈命中敵艦后未能起爆一直困擾著阿空軍,因為阿空軍掛載的炸彈熔線時間通常比炸彈實際從投擲高度到達敵艦的時間要長,使得許多炸彈因為劇烈碰撞而成為啞彈,即使命中敵艦也僅能造成物理沖撞損傷而非爆炸損傷。也正因為如此,英國很多戰艦被炸彈擊中后很容易進行損管管制,或較從容地退出戰斗。在這一天的戰斗中,攻擊“格拉斯哥”號的阿軍4架A-4B無一幸存,其中兩架被“輝煌”號上的“海狼”艦空導彈擊落,一架墜海,另一架則被守島阿軍的35毫米高射炮誤擊。
圍毆“熱心”
隨著英軍主力登陸馬島的日期日益臨近,特遣艦隊上載的“海鷂”戰機也增加起飛頻率,目的就是肅清馬島周圍的阿根廷軍艦,為登陸打下良好基礎。5月16日,“海鷂”戰機成功擊沉阿海軍“里奧·卡卡諾納”號(Rio Carcarona)巡邏艦及“蘇塞索”號(BahiaBuen Suceso)油船。但在第iK,英軍就損失2架直升機,其中1架“海王”直升機在搜索阿根廷潛艇時因雷達導航失誤墜海,另一架“海王”直升機則不知何故起火爆炸。此外,由于惡劣天氣影響,英軍第846直升機中隊的一架“海王”直升機從“競技神”號航母飛向“勇敢”號(HMS Intrepid)船塢登陸艦運送傘兵時被一只小鳥擊中發動機墜毀,機上21名英軍士兵全部遇難。
雖然遭受一定損失,但倫敦對馬島的登陸計劃并未改變。經過改裝的“伊麗莎白女王”號(Queen Elizabeth)郵輪已經從南安普敦起航,船上載滿由杰里米-摩爾(Jeremy Moore)準將指揮的皇家第5步兵旅官兵,根據計劃,該輪抵達馬島附近水域后,第5旅的士兵將換乘氣墊艇或登陸艇對馬島實施登陸作戰。根據特遣艦隊的建議,第5步兵旅將登陸時間定在5月21日,登陸地點為馬島東北部的圣卡洛斯(San Carlos)水域。5月20日,特遣艦隊主力開赴該水域實施警戒并建立隔離區,次日拂曉,代號“薩頓”(Sutton)的登陸作戰開始。在特遣艦隊艦炮以及空軍支援下,第5旅一部搭乘氣墊艇及直升機實施搶灘,當天圣卡洛斯水域被大霧籠罩,但英軍登陸不久,阿根廷一架堪培拉轟炸機還是發現了英軍的登陸意圖。
為配合登陸作戰,英軍除加強防空警戒外,還特地安排一架“獵迷”MR.MK 2P偵察機從阿森松島起飛,長途奔襲8453英里,在戰區上空實施電子偵察,掌握阿空軍動向。面對英軍大規模登陸行動,守島的阿根廷守軍幾乎未做太多抵抗就全線潰退。英軍很快建立灘頭陣地,但如何應對阿軍反擊仍是登陸部隊面臨的一大難題,因為情報顯示大批阿根廷戰機已緊急趕往向圣卡洛斯灣。
不出所料,5月21日8時整,阿空軍一支“美洲豹”直升機編隊在馳援途中被執行警戒任務的“海鷂”戰機攔截,1架“美洲豹”被擊落。但與此同時,英軍1架“鷂”式戰機也在對地支援期間被阿軍發射的吹管肩扛式地空導彈擊落,飛行員J·格洛維(J Glover)中尉彈射跳傘。10時許,阿空軍在附近執勤的一架意大利制MB339A教練機也趕到圣卡洛斯灣水域,并對英國登陸艦隊實施攻擊,但很快被英艦發射的導彈擊落。10時25分,從阿根廷本土趕來的大批戰機終于抵達圣卡洛斯,最先到達的是A-4B“天鷹”及“匕首”機群,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情報及導航指引,阿機群只能盲目地向特遣艦隊最外圍的“安特里姆”號(HMS Antrim)護衛艦發起攻擊,但收效甚微,其中一架“匕首”還被英國“輝煌”號護衛艦上的“海狼”艦空導彈擊落。
盡管阿軍空襲收效不大,但鑒于大批阿機群正在逼近圣卡洛斯,英國特遣艦隊指揮部還是決定兩艘航母向東運動,撤出阿軍的攻擊范圍。這雖然避免航母遭受打擊,但也增加英國艦載機加油休整的難度,導致英機滯空時間、起飛架次大幅減少,“海鷂”戰機往往剛抵達戰場不久就因燃料問題返航,此外由于缺少戰機滯空的頻度,已經登陸灘頭的地面部隊不得不依靠特遣艦隊的掩護艦艇上的雷達指引,也使得這些扮演雷達哨戒艦的艦艇不得不在缺少空中掩護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往危險的圣卡洛斯水域靠近。12時許,正在灘頭前沿執行炮火支援與雷達指引的英國護衛艦“熱心”號(HMSArdent)就在阿空軍的普卡拉和A-4機群的“圍毆”下喪失戰斗力,但阿空軍也有兩架A-4被擊落。
14時35分,阿空軍從本土馳援的新一批大機群抵達戰場。與前一批次不同,這批以“匕首”戰斗轟炸機為主的機群采用超低空飛行模式,直到攻擊前幾分鐘才被英國特遣艦隊雷達發現,雖然其中一架“匕首”被執行戰斗巡邏(CAP)的“海鷂”擊落,但該機群還是再次重創奄奄一息的“熱心”號護衛艦,并將該艦后甲板上尚未起飛的“山貓”直升機擊毀。15分鐘后,阿軍又有4架“匕首”戰機加入戰斗,但有3架被英國“海鷂”戰機的“響尾蛇”導彈擊落,另一架逃回本土。15時10分,阿空軍A-4Q戰斗機編隊對特遣艦隊實施最后波次攻擊,目標仍集中在“熱心”號身上,這艘倒霉的護衛艦最終于次日沉入海底。
盤點5月21日的圣卡洛斯海空血戰,阿軍合計損失12架戰機及2架直升機,4名飛行員陣亡,英軍損失1架“海鷂”戰機、3架直升機,另有2名飛行員陣亡,但賠上1艘護衛艦被擊沉,1艘驅逐艦及3艘護衛艦不同程度受損。盡管阿根廷飛行員狂熱地對瑛國艦隊進行持續性攻擊,但總體戰果微乎其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戰術安排失當,以及對新式武器運用不太嫻熟,導致其即便進入最佳攻擊陣位也不能對獵物進行有效殺傷。
垂死掙扎
5月22日,由于阿根廷本土氣象極為惡劣,阿空軍暫停對特遣艦隊的反攻,這也給予英軍喘息機會,又有一大批陸戰隊員登上馬島并在灘頭修筑防空工事。5月23日,英阿又一輪大規模海空交鋒到來了,10時30分,皇家海軍航空兵第801中隊的1架“海鷂”戰機在巡邏途中發現阿軍直升機群正向馬島運送物資,它立刻發動攻擊,擊落1架阿古斯特A.109A直升機N2架“美洲豹”直升機。14時,阿空軍A-4“天鷹”機群對圣卡洛斯水域的英國艦隊發起反攻,目標是“羚羊”號(HMS Antelope)護衛艦。該艦后甲板位置被A-4投擲的炸彈擊中,但由于炸彈未能爆炸,僅受了一定的物理創傷,從而得以順利撤出戰場(但在次日,“羚羊”號最終難脫阿軍持續攻擊而沉沒)。23日黃昏時分,第800中隊1架“海鷂”在執行投彈任務期間墜海,事故原因不明。24日,阿空軍3架“匕首”以及1架A-4C“天鷹”戰機被英軍第800中隊的“海鷂”擊落。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命運之神再次懲罰了英國人,5月25日,英國驅逐艦“考文垂”號在對登島部隊進行岸轟及雷達支援時突遭阿空軍兩個中隊A-4B及A-4C的密集攻擊,在用“海標槍”導彈擊落2架敵機后,該艦也因受創過重而沉沒。
到5月27日,英軍已基本完成灘頭陣地的構建,對馬島阿軍發起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但與此同時,駐扎在戈澤格林的阿軍也得到加強,阿根廷陸軍第12步兵團搭乘直升機從肯特山(Mount Kent)增援到戈澤格林,這使得英軍的陸上總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艱難。更重要的是,由于特遣艦隊的兩艘航母為躲避阿軍空襲(特別是懾于可能還存在的“飛魚”導彈)遠離圣卡洛斯水域,使得登陸部隊能指望的空中支援大幅減少。5月28日,阿空軍開始對登陸英軍使用燃燒彈,一度令英軍的攻擊隊形陷入混亂。
雖然缺少空中支援力度,但英軍登陸部隊仍按計劃兵分兩路,對斯坦利港實施包抄。由于天氣狀況惡劣,原本勉強提供最基本的空中支援的“鷂”式戰機也無法起飛了,這使得英軍在奪取肯特山的戰斗中打得異常艱苦。尤其是從南翼包抄斯坦利港的英國穿插部隊無法乘直升機實施“蛙跳推進”,只能以最原始的步行向目標推進。但不管怎么說,無論是在地面上還是空中,英國已經完全掌握主動。
在此期間,阿空軍仍未放棄對特遣艦隊的轟炸,而馬島上的阿軍也在垂死掙扎,5月29日,1架“海鷂”被阿軍高射炮擊落。三天后,又1架“海鷂”被阿軍發射的“羅蘭德”地空導彈擊落,飛行員成功跳傘,但在陰冷的海水中泡了數小時才被自己人的“海王”直升機營救。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英軍第80l中隊的1架“海鷂”在6月1日擊落了1架冒險來馬島執行補給的阿空軍C-130E運輸機。
合攏的鐵鉗
到5月底,阿根廷人已經打光了所有的“飛魚”反艦導彈,這意味著他們對英國特遣艦隊的致命威脅消失了。由于失去“飛魚”導彈這一致命武器,從5月底到6月8日,阿軍戰機的起降次數明顯下降,也使英軍地面部隊的推進便更加坦然。從6月2日開始,英軍已經基本掌控戰場全局。特別是由英國工兵搭建的圣卡洛斯灣臨時機場的完工,阿根廷人的敗局已無可挽回。
由于失去制空優勢,阿根廷空軍只能通過更多的夜襲給登陸英軍特別是從軍艦上往陸地空降部隊的直升機造成殺傷,以期減緩英軍的推進速度。這一戰術確實給英軍造成巨大困擾,英軍第5旅旅長摩爾決定冒險用登陸艦直接靠岸輸送兵員,結果“無恐”號、“勇敢”號船塢登陸艦及“加拉哈德爵士”號(SirGalahad)、“特里斯特拉姆爵士”號(sirTristram)兩棲登陸艦擔負這一危險的任務——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條件下,將尚未離船的步兵直接送往斯坦利港附近的灘頭。
對于英軍的新動向,阿根廷方面很快掌握到情報,并從6月8日開始對英軍運兵船實施數次攻擊。根據阿方作戰計劃,阿空軍將在第一波攻擊中出動兩個編隊的8架A-4B戰機、6架“匕首”戰斗機、4架“幻影”戰機,但由于加油機出現故障,8架A-4B僅有5架成功飛抵作戰水域。但這些機群對于基本沒有什么防空能力的登陸艦已呈屠殺之勢,其中“加拉哈德爵士”號受損嚴重,船上43名英軍官兵陣亡。為減少傷亡,特遣艦隊司令伍德沃德果斷命令用“海王”直升機從已處半沉狀態的兩艘登陸艦上撤運士兵,避免了更大的傷亡。
對英軍運兵船實施第一波攻擊后,阿機群在返航途中恰巧遇到執行巡邏任務的英國護衛艦“普利茅斯”號(HMSPlymouth),于是對其發泄最后的威力,4架“幻影”甚至在交火中擊落英軍1架臨時趕來支援的“海鷂”戰機,并成功利用其超音速優勢躲開“普利茅斯”號上發射的“海貓”艦空導彈。最終,所有15架阿根廷戰機全部平安地返回基地。不得不承認,這次攻擊行動應算是阿空軍一次難得的完勝,但也是最后一次。
16時45分,阿空軍對英軍登陸船隊的第二波攻勢開始。擔負攻擊任務的是4架A-4C戰機,另有一個編隊的“幻影”為其提供掩護。由于阿空軍的第一波攻勢已引起英軍高度重視,因此大批“海鷂”已經升空,并將其中3架A一4C擊落。提供掩護的“幻影”戰機自知性能不敵“海鷂”,因此沒有參戰就返回基地。
到6月12日,英軍主力正式向斯坦利港發起總攻,而拿下斯坦利港也意味著英國在馬島戰爭中取得完勝。但就在這一天,意外發生了,為登陸部隊提供艦炮支援的“格拉摩根”號驅逐艦居然被阿根廷守軍發射的一枚完全不在情報掌握之中的MM38“飛魚”岸對艦導彈擊中,導致該艦嚴重受損,艦上1架直升機被完全摧毀。與此同時,皇家空軍的“火神”轟炸機已從阿森松島起飛,前往斯坦利港市政大廳執行轟炸任務,因為有情報顯示當天會有大批島上的阿根廷高級軍官在此開會,最終“火神”機群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此次空襲對阿根廷方面造成何等損失,卻因阿方封鎖消息而成為不解之謎。
到6月14日,斯坦利港已被英軍團團圍住。當天中午,從“競技神”號航母上起飛的2架“鷂”式戰機奉命用激光制導炸彈對斯坦利港西南翼實施轟炸,但由于港內守軍升起白旗,轟炸任務最終被取消。23時50分,阿根廷守島部隊最高指揮官梅嫩德斯在投降書上簽字,英國最終取得馬島戰爭的勝利。
“關鍵中的關鍵”
總體來說,英國之所以能在距本土萬里之外的馬島取得戰爭勝利,很重要的一點是倚仗其強大的海軍力量及空中優勢。這使得登陸部隊能相對從容地在適當時間,適當地點有選擇性地完成高質量登陸作戰。但此次戰爭也暴露英軍薄弱之處,一是后勤補給能力以及遠征能力已經大不如前,特別是“大西洋運輸者”號貨輪被擊沉后,特遣艦隊及登島部隊幾乎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另外單純從海軍層面來講,英國特遣艦隊2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登陸艦及1艘改裝貨輪被阿根廷航空兵擊沉,也暴露皇家海軍在艦隊防空及艦艇設計上的不足。
有人認為英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在于保住了“競技神”號和“無敵”號航母,但更應該具體指出的是航母上搭載的“海鷂”戰機才是“關鍵中的關鍵”。從5月1日到6月14日,“海鷂”戰機共執行1335次作戰飛行任務,共發射27枚AIM-9L“響尾蛇”導彈,24枚擊中目標,導致阿空軍19架戰機被擊落,其中包括性能較先進的“幻影”III以及“匕首”超音速戰機。此外,“海鷂”戰機還使用其30毫米航炮擊落6架阿根廷戰機。這一數據已經充分證明,在現代戰爭中,“海鷂”是完全值得信任的。
馬島戰爭帶來的另一個重要啟示是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除了運送物資、士兵之外,具備反潛能力的直升機給阿根廷潛艇造成致命威脅,特別是“山貓”直升機令阿潛艇幾乎無所作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皇家空軍的“大力神”運輸機,自撒切爾夫人決定武力解決馬島爭端之日開始,“大力神”運輸機/加油機共計飛行13000小時,執行44次空中加油任務,為英軍長途奔襲解決極大的物資補給以及空中加油難題。
在阿根廷方面,不得不承認其發動馬島戰爭包含很多的政治因素,其中也包括對倫敦方面的誤判。阿根廷或許想不到,已經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國能為相隔萬里之外的荒涼群島長途奔襲并取得勝利。此外,在此次戰爭中,阿根廷過早將自己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雪藏也是一大敗筆。這意味著阿軍戰機不得不同樣進行長途奔襲投入戰場。但即使如此,在整個戰爭期間,阿空軍共計飛行2782小時,進行505次攻擊任務,其中包括夜襲任務。為躲避英艦的雷達,有不少阿軍飛行員為了完成超低空掠海飛行突襲,幾乎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因為一旦在如此低高度出事,他們幾乎沒有彈射跳傘的機會,從這一點上看,也不得不承認阿根廷飛行員為戰爭付出了足夠多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