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防戰略指南是在美軍費削減、從伊拉克撤軍、大規模反恐戰爭告一段落的背景下,對軍事戰略所作的進一步調整,反映了奧巴馬政府在防務問題上收縮規模、突出重點等一貫思想。明確戰略重心轉向,重點關注
亞太威脅
美國2011年《國家軍事戰略》提出,美軍事戰略重心將向亞太偏移,新版國防戰略指南則明確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
新版國防戰略指南依次分析了美在反恐、亞太、中東和歐洲等6個戰略方向上的主要威脅和任務,但從著墨力度和描述內容來看,美對亞太的重視程度明顯高于其他戰略方向。新版國防戰略指南認為,美經濟安全利益與亞太地區的發展密不可分,是美實現經濟復蘇、恢復繁榮的重要戰略支點,美必須針對亞太地區作出新的調整。國防部長帕內塔在發布該新版國防戰略指南的說明中稱,“美軍全球部署的重點將是亞太及中東地區”。奧巴馬在新版國防戰略指南發布會上亦宣稱,美“將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實力”。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新版國防戰略指南稱,中國作為崛起的地區大國,將給美國帶來多方面的影響,質疑中國的戰略意圖,在多項作戰任務和裝備發展重點上顯然針對中國,如提出加強應對非對稱手段,確保在反介入/區域拒止環境中的作戰能力等。
優化資源配置,突出核心軍事能力
出于戰略形勢的變化以及國防預算削減的現實壓力,美軍將在多方面進行調整。在作戰目標上,新版國防戰略指南將“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調整為打贏一場戰爭、遏制另一場戰爭。與此同時,新版國防戰略指南還提出要裁減武裝力量,縮小地面部隊規模,進一步削減核武器數量,有選擇地減少海外軍事演習和行動的頻次等。
應當看到,這種收縮只是相對的,是美軍在全面分析安全形勢的基礎上作出的調整,目的在于重新調配資源,確保對重點戰略方向的投入與核心軍事能力的加強。正如奧巴馬在新版國防戰略指南序言中所稱,美將“繼續保持對情報偵察與監視、反恐、防擴散、反介入對抗等關鍵軍事能力的投入,確保包括網絡電磁空間在內的全域優勢能力”。美軍追求的目標仍然是“建設一支全世界訓練最有素、領導最有力、裝備最精良的作戰部隊”。
落實“空海一體戰”理論,確定裝備發展重點
為反制“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美軍提出了“空海一體戰”理論,這一理論的實質是以我國為主要假想敵而謀劃的美軍未來作戰樣式。根據該理論,美軍將有針對性地發展以下5種作戰能力:一是遠程打擊和壓制能力;二是海上作戰能力;三是導彈防御能力;四是空間對抗能力;五是網絡電磁攻防能力。新版國防戰略指南中明確提出美軍將大力加強遠程快速打擊武器、新型潛艇、新一代隱身轟炸機、反導系統、天基系統等先進武器裝備,這些都是強化“空海一體戰”重點能力所必需的裝備,再次印證了美國已將中國作為長期戰略敵手。
調整策略手段,體現“精明防務”思想
奧巴馬上任以來,鑒于美國以往濫用武力,插手全球事務力不從心,開始轉而推行所謂的“巧實力外交”。與此相應,新版國防戰略指南提出了“精明防務”思想,即:應對挑戰不僅依靠軍事力量,還要綜合運用包括政治、外交、經濟、情報等一切可能的手段;不僅要依靠美國自身力量,還要充分發揮盟友和伙伴國作用;不再發動類似伊拉克戰爭的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主要依靠發展遠程精確打擊等力量威懾敵人。
新版國防戰略指南特別強調要加強和擴大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將其作為維持地區安全利益的重要支撐,以達到降低開支、共同分擔責任的目的;通過演習、流動駐防、提供軍事顧問等方式,確保有效軍事存在;加強與盟國在反導、空間防御和網絡電磁安全等領域的協作等。此外,基于在伊拉克的教訓,新版國防戰略指南還提出美軍將減少在維持治安和打擊暴力襲擊中的任務,不再參與大規模、長時間維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