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金投入是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河南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的總量不足和結構失衡制約了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為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狀況,需要完善各種配套措施,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
關鍵詞:農村金融;供給;需求;河南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060-02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實現河南省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金融資源的支持。資金投入是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對河南農村金融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狀況進行調查與分析,進一步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大力發揮金融機構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對河南農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金融服務供給狀況分析
1.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供給規模不足。當前,大量農村資金通過郵政儲蓄、商業銀行等轉化為城市工商業資金,使農村可用資金越來越少;而作為支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由于體制、機制、結算渠道等因素制約,市場競爭力嚴重不足,很難有效組織資金滿足支農的需要。截至2009年末,河南農村地區各項存款余額2 625.17億元,占全省存款余額的23.4%;農業貸款余額1 519.13億元,只占全省貸款余額的35.6%。
2.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截至2006年末,河南農村銀行業機構營業網點6 869個,平均7.2個行政村擁有1個營業網點,銀行業機構覆蓋率僅為13.9%。從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普及水平來看,平均每萬農村居民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數為0.89個,平均每萬農村居民擁有銀行業金融服務人員9.04個,分別較全省平均水平少0.29個和5.72個。此外,河南目前仍有10個鄉鎮因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或人口偏少而沒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為金融機構服務的“盲點”。
3.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當前,全國城市金融創新較快,業務品種相對豐富,電子銀行、代客理財、衍生產品、資產證券化等新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極大地改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而目前農村金融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貸、匯“老三樣”服務,農村金融創新能力不足,業務品種缺乏,服務方式單一,結算手段落后,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同時,在金融產品供給不足的前提下,河南農村金融服務也呈現較低的覆蓋水平。截至2009年末,河南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支持農戶僅占全省農戶總數的35%左右,有近50%的農戶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
4.農村儲蓄轉化投資能力不足。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功能是通過發揮金融中介職能將社會閑置資金集中并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農村銀行業金融服務供給效率不僅體現在資金的轉化能力、資金的融通速度和規模上,還體現在資金的配置質量上。2009年末,河南農村存貸款差額為1106.04億元,存貸款比例為60.1%。過高的存貸差意味著農村在向外輸出資金,直接限制了河南農村儲蓄向投資的轉化能力。
二、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狀況分析
1.金融服務需求類型多元化。從金融服務類型來看,農村企業和農戶表現出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特征。33.4%和44.2%的被調查農戶需要存款和貸款服務,需要匯款服務的占9.8%,存、貸、匯需求占被調查人數的87.4%。而被調查農村企業最需要的金融服務類型排序則是貸款63.2%、匯款20.4%、存款9.8%和商業票據3%,其中,貸款、結算和票據占到被調查農村企業金融需求的74.3%。兩類主體的金融服務需求差異一目了然。
2.資金需求金額多元化。從資金需求的金額分布來看,農村企業和農戶也表現出不同的分布模式。農戶需求具有“兩頭少、中間多”特點,資金需求金額主要集中在5 000元~50 000元范圍內。而農村企業則表現出資金規模偏好特征,資金規模越大,需求主體數量越多,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農村企業的“資金饑渴”狀況。
3.資金用途多元化。河南農村企業和農戶資金投放的目標表現各異,農村企業資金用途分布比較集中,而農戶資金用途分布比較分散,總體具有多元化特征。據調查,56.9%的被調查農村企業希望獲得企業流動資金貸款,32.4%的被調查農村企業希望獲得擴大再生產資金,說明農村企業資金需求雖然主要用于生產性投資,但這兩種資金需求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短期資金需求,另一個是長期資金需求。相比之下,農戶的資金需求集中度不如農村企業,目標相對分散。
4.資金需求期限多元化。受農村企業和農戶的生產、流通周期等因素的影響,河南農村資金需求期限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40.3%的被調查農村企業和46.3%的被調查農戶希望的貸款期限為一至二年,30.3%的被調查農村企業和36.7%的被調查農戶希望的貸款期限為六個月至一年。除此之外,25.4%和12.9%的被調查農村企業和農戶資金需求期限超過二年??傮w來看,農村資金需求的期限分布較為分散,二年以上的資金需求比例不低,這部分資金需求的金額較高,從需求總量來看,比例會更高。
三、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的經濟學分析
1.資金供求總量不匹配。我們選取貸款申請滿足比例和資金需求滿足程度兩個指標,來研究河南農村潛在資金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的程度。從貸款申請實現比例來看,提出貸款申請并得到批準的被調查農戶和被調查農戶比例分別為52.5%和67.6%。從資金滿足程度來看,資金需求滿足程度為20%以下、20%~50%和50%~70%的被調查農戶比例分別為34.4%、41.5%和19.9%,滿足程度高于70%的被調查農戶比例僅4.2%。而資金需求滿足程度為20%以下、20%~50%和50%~70%的被調查農村企業比例分別為38.6%、42.5%和15.5%,滿足度高于70%的被調查農村企業比例為3.5%。綜合兩方面因素可以看出,當前河南農村金融服需求和供給之間存在較大的缺口。這就反映出農村資金供求在總量上出現不匹配,一方面,大量需求達不到金融機構要求而不能實現;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因難以找到符合條件的客戶而將資金流出農村金融市場,導致農村潛在金融需求難以轉化為現實需求。
2.信貸額度結構不匹配。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河南省農村信用社2009年末貸款余額2 366.85億元,占全省農村地區貸款的62.43%,其中,農業貸款比例為59.52%。在實際操作中,農戶貸發放的通常做法是由農村信用社對農戶評級核貸后,分級發放貸款,額度從500元~20 000元/戶不等,但大部分額度在1萬元以內。調查分析表明,40.8%的被調查農戶資金需求在1萬元以內,資金需求在2萬元~5萬元的被調查農戶比例為24%,資金需求在5萬元以上的被調查農戶比例為15.3%;農村企業資金需求則明顯顯示“規模偏好”,2萬元~5萬元、5萬元~10萬元、10萬元~20萬元、20萬元以上的被調查農村企業比例分別為14.2%、18.9%、18.5%和34%。這樣,農村資金供求在信貸額度上存在嚴重的不對稱,即使符合條件的農戶和農村企業能夠獲得信貸支持,可由于金額不夠,難以滿足正常資金周轉需要。
3.期限結構不匹配。由于對農村資金供求缺乏科學的準確分析,在生產經營多樣化的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無法滿足農村信貸需求在時間上的多樣化。如人民銀行總行《中國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管理辦法》規定,支農再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年,且不得借新還舊。這種期限規定促使農村信用合作社不以農業生產周期和需要時間為依據來合理確定農戶貸款期限,而是根據支農再貸款的期限來確定貸款期限,勢必造成大量的貸款需求難以滿足,導致農村信貸供求結構存在期限上的不匹配。目前,河南農村信用社發放的小額貸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這種期限規定只適合傳統的糧食種植、普通養殖業。事實上,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以及支農范圍的不斷拓寬,對支農貸款的需求在期限上要求呈多樣化,整體期限相對延長,如林果種植業需要三至五年期限,特種養殖業需要二三年期限,農產品加工業、儲運業、農戶住房與子女助學等貸款需一至四年左右,這與支農貸款期限相矛盾。
4.資金使用用途不匹配。從農村資金需求角度來看,無論農村企業還是農戶,其資金用途因經濟狀況、收入水平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將貸款資金用于個體工商業、家庭種養業和購買基本農業生產資料的被調查農戶比例分別為35.3%、25.4%和22.3%;將貸款資金用于購買原始廠房和機器設備、企業流動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和投資新項目的被調查農村企業比例分別為2.6%、56.9%、32.4%和6.9%??傮w來看,農村資金使用呈現多元化和多層次性特征。從農村資金供給角度來看,無論農村信用社還是農業銀行,主要提供抵押類貸款和小額信用貸款服務,產品供給單一。而且相關政策制度對小額貸款規定過于嚴格,與多樣化的農戶金融需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致使信貸資金供應無法滿足農戶對資金的需求,使得農村金融機構供給與農戶金融需求出現用途上的不匹配,即一方面廣大農戶多樣化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資金又難尋出路,將利潤增長點拱手讓給高利貸等民間借貸市場。
四、簡短的結論
綜合分析不難看出,在河南農村金融市場上,金融服務的需求和供給面臨“總量不足,結構失衡,效率低下”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制約了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降低了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擴大了城鄉經濟差距。因此,為了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狀況,首先,國家應出臺更多的正向激勵政策,對那些服務于貧困農戶、將錢貸給一般農戶的銀行,給予一定程度的財稅優惠政策,放松利率限制等。其次,完善各種配套措施,加強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信用環境和制度建設,研究設計適合農村地區的金融產品。最后,加強監管,對村鎮銀行偏向支持大戶以及違規違法行為,從制度上加以約束。
參考文獻:
[1] 田霖.中部地區協調發展的金融地理學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 許圣道,田霖.中國農村地區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08,(7).
[3] 張月華.河南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2009,(9).
[4] 盧麗娜.河南省農戶金融需求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0,(5).
[5]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0年河南省金融運行報告[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5).
[6] 河南統計年鑒(1980—2011)[K].
[7] 河南統計信息網,http://www.ha.stats.gov.cn/.[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