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其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近幾年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教師自身、繼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社會環境、制度體制等方面還存在制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因素。為了改進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應著重做好:(1)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認識;(2)豐富繼續教育內容,采用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形式;(3)完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體系,重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立法;(4)健全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考核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295-03
隨著中國經濟、科技及教育的發展,現代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自身改革與發展也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構成了嚴峻的挑戰。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動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實現建立創新型國家的目標,高校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并不斷進行知識更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做好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內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現階段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1)政府出臺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校教師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法》、《高校教師法》、《高等學校高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等,使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撥出專款設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促進了高校教師特別是中青年高校教師學習的自發性,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從事科研的熱情;(3)許多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都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在職高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如有的高校會鼓勵中青年高校教師考取博士研究生,并撥出專項資金,為考取博士的高校教師報銷部分學費。
然而,從總的來看,中國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也存在下列問題:(1)目前部分高校的領導對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認識不到位,認為在職高校教師外出參加繼續教育既影響教學安排,又增加經費支出,導致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效果很差;(2)許多高校教師對于繼續教育的認識模糊,目標定位不明確,認為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一次性的培訓任務。且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工學矛盾突出,導致高校教師學習積極性不高;(3)目前中國繼續教育的法制不健全、體制不完善,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繼續教育法。因此,現階段中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具體實施和管理缺乏明確、穩定的規范依據,致使現行管理體制也比較混亂;(4)高校缺乏權威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決策組織,沒有獨立的監督評價體系與科學的激勵評估、考核監控機制,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更偏重于行政要求,不能引起高校教師的足夠重視;(5)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許多高校的繼續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高校教師很難從中受益;(6)忽略高校教師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僅停留在口頭授課的形式上,難以取得實效,不能滿足高校教師多樣化、全面化發展的需求。
二、影響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因素分析
1.高校教師自身意識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影響
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需要高校教師對繼續教育有一個良好的、清晰的認識。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更加短暫,各門學科交叉滲透,綜合發展的趨勢不斷加強,并且教育觀念、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育手段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提升高校教師自身的適應能力,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才能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闊的相關知識,不斷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如果參加繼續教育的高校教師自身對其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都不明確,就很難激發其學習動機,也就不能達到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與意義后,高校教師才能端正態度,積極配合或主動參與各項繼續教育培訓活動。
2.教育形式與內容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影響
高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進行知識更新,從繼續教育中提升自身水平,所以繼續教育的內容必須根據教育改革及教學任務、高校教師狀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如果繼續教育的內容過于僵化滯后、缺乏新意,勢必會影響高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
高校教師作為高層知識分子群體有其自身的心理特點與個性化需求,這就要求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不能過于單一,如果僅僅停留在多年前的傳統課堂的講授形式上,難以取得實效,也不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并且目前高校教師都有很大的課業、科研壓力,培訓形式過于單一會使很大一部分高校教師不能解決其工學矛盾,從而將繼續教育視為額外負擔,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一定不能達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既定目標。
3.社會環境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影響
社會環境,包括政治制度、經濟狀況、文化氛圍等,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關注高校內部繼續教育問題的同時,絕不能忽視這些問題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聯。現在很多人批評高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目標功利化,不顧教學技能的學習,大部分將目光鎖定在學歷教育或者那些能提高自身職務的培訓項目上,這些問題的確存在,高校教師確實應轉變觀念,加強學習。但是,這些觀念的形成并不只是高校教師一方面的原因,社會普遍存在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教育;重一次性教育、輕繼續教育的現象,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對于高校教師的評價也更注重其科研成果,而不是對其教學能力、科研成果、師德素質等方面全面評判。所以,如果外部環境不做出相應改變,高校教師再怎樣加強學習也無濟于事。
4.制度體制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影響
終身教育的思想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師教育的發展,而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是實現高校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要使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永遠蓬勃向上、不斷進步,就必須使之制度化。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嚴謹的制度、法規,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很難正常有序的進行。由于中國繼續教育的法制不健全、體制不完善,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繼續教育法。因此,現階段中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具體實施和管理缺乏明確、穩定的規范依據,致使現行管理體制也比較混亂。某些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指導,只管傳達上級精神,而沒有采取過硬的措施輸送和保證高校教師們按時按量參加培訓。某些教育行政部門雖然十分重視高校教師的進修工作,但由于沒有具體的政策法規,致使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未納入法制軌道,帶來了很大的隨意性,缺乏規范性。所以無論從權威性,還是宏觀調控力度上看,都適應不了目前大規模高校教師培訓工作的需要。完善的制度、明確的法律是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有序進行的強有力的保障。
三、改進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建議
1.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認識
新時期,中國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應樹立正確的繼續教育觀念,以推動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提高高校教師的師資隊伍水平。高校教師必須樹立“學習型社會”與“終身教育”的理念,從思想上重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高校教師應認識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為了提高高校教師的綜合素質,推進高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而不僅僅是高校教師學歷補償教育,高校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是義務也是權力,而不是一種負擔。一方面,高校教師應不斷學習,根據自身的需求主動參與各項繼續教育項目,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為自身的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高校領導應高度重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將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納入學校事業總體規劃上來,并給予足夠的支持,保證高校繼續教育的工作能正常進行。
2.豐富繼續教育內容,采用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形式
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推動高校教師專業發展,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指高校教師應具備專業學科的知識。當代學習型社會向大學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高校教師同時應該具備知識型的高校教師、反思型的教學者、有效能的溝通者、有責任的教育者、自發的學習者、合作型的工作者等特征[1]。因此,大學高校教師的素質應包括高校教師專業知識、教學基本技能、反思教學實踐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為培養高校教師這些能力,繼續教育的內容就要更加豐富,不僅僅包括高校教師專業領域的知識,還應包括高校教師作為教育者應具備的專業技能,如授課技巧、教學設計能力、與學生溝通的能力等。
同時高校教師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個體,繼續教育應充分考慮高校教師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多樣化項目。為滿足不同高校教師的個性化需求,解決高校普遍存在的工學矛盾,應根據高校教師需求來安排培訓、設置課程、組織考核和評價、實施科學管理,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應更多樣化。除了傳統的校本培訓教育模式外,高校也可采用遠程培訓模式,這種培訓在時空分離的情況下,向在職高校教師提供專業化學習機會以及培訓資源的終身教育形式,為參訓者提供理想的學習環境、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和優秀的導師,為培訓者與參訓者以及參訓者之間的廣泛溝通與交流搭建現代化網絡平臺。以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媒介的遠程培訓,突破了空間距離的阻隔,提供了師生異地分離教學的環境以及開放的教學內容;不受學習時間的局限,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自主學習,獲得自己所需的任何教育內容[2]。高校教師培訓不再是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參訓者之間在學習空間、時間以及學習內容的進度等方面彼此獨立。進行遠程繼續教育時應注意與傳統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優勢互補,合理利用二者的優勢,不能走極端。同時應注意搭建合理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平臺,開發適合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網絡課程資源。如此能充分調動高校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廣泛參與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中來。
3.完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體系,重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立法
為保證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有效進行,需制定一套穩定的制度和法規。中國頒布的《教育法》、《高校教師法》等法規,只是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做出了籠統的規定,中國應在完善現有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制定操作性較強的高校教師培訓法規以及相應的管理辦法。把高校教師帶薪學習、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經費管理、培訓機構管理、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與職稱評定掛鉤等明確列入法律條款,并且細化相關政策法規,形成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有制定了健全的機制,才能促進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的管理部門可建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管理關于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各項事務:從高校教師的特點與需求出發,組織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繼續教育活動;組織高校教師有計劃、有安排的參加各種培訓;統一管理高校教師職前與職后的繼續教育培訓,使職前培訓與職后培訓一體化,制定高校教師職后教育的管理辦法;提供教學和科研資訊平臺,隨時解決高校教師在繼續教育中遇到的問題;配備專業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隊伍或研究中心,給予資金與場地的支持;構建開放靈活的繼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優勢資源共享等。
4.健全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考核評價機制
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考核評價機制是為了考量繼續教育是否起到了應用的作用,是否提高了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可以促進高校教師提升繼續教育的質量,激發高校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應改變按科研成果數量評價高校教師的做法,增強高校教師對繼續教育工作的內需力,將繼續教育看做是提升自己科研能力,增強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
建立繼續教育的反饋機制,在培訓結束后,學員可以反饋對本期培訓的感受,給出意見或建議,并提出自己的期望或要求。建立一個多元化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對高校教師、學員、教學活動過程及結果、課堂體系自身等的評價,將表現性評價、檔案袋評價和自我評價等三種方式相結合,以便更全面了解學員學習的真實狀況,及時調整培訓方案,并把評價結果與辦學經費、個人績效、薪金等直接掛鉤,以評價作為促進提高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質量的手段。將培訓活動與高校教師所在各院系、學科的學術活動相聯系,比如讓參加繼續教育的高校教師進行主題報告、匯報學習體會等。
參考文獻:
[1] 林杰.大學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策略[J].大學教育科學,2006,(1).
[2] 方中雄,畢超.發展遠程培新 創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模式[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8).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urrent University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JIA Miao-zhen,LIU Jian-s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Further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ir development.The l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Nevertheless,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such education in term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the forms and the content of further educ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nstitution, and so 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things should be highlighted.(1)Holding a right concept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2)Adopting various forms of the education to enrich its content.(3)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the education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ts legislation.(4)Perfecting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further edu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