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賴以生存、也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之一。20世紀以來,由于世界各國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缺水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城市缺水狀況,越來越加劇。黑龍江省水資源屬于中國北方較多地區,但降水分布不均,春旱和夏澇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農業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應優先發展水稻。農業水資源較少的地區發展旱田節水灌溉,應優先選擇菜瓜果類高效益作物和對生產影響較大的種子苗木等。其次是擴大玉米催芽坐水種面積。第三是附加值較高的經濟作物。
關鍵詞:水資源;利用;農業;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131-02
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農業用水占水資源比重大。在非農業用水增加、產業結構調整、科學技術進步和氣候變暖等相關因素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的利用率,是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支撐社會經濟全面發展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現狀
1.水資源較豐富,農業發展空間大。黑龍江省內分布有相對獨立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綏芬河四個水系。全省水面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1.8%左右。黑龍江全省地表水資源量656億m3,地下水資源量273億m3,扣除兩者間的重復計算,水資源總量為772億m3。
黑龍江省平原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37%,比全國高出25個百分點,這對于發展發展灌溉農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黑龍江省主要的江河干流水庫和攔水壩數量過少,單位面積水庫數量與全國平均值相比相差5~6倍,與吉林省和遼寧省相比相差也很大,徑流水控制率不到30%。黑龍江省今后可以開發利用的水資源有:(1)嫩江和松花江干流水,上游吉林、內蒙古和遼寧三省區徑流水匯入嫩江和松花江干流,橫穿松嫩、三江兩大平原,以及哈爾濱、齊齊哈爾和佳木斯等大城市,可為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發揮更大作用。(2)地下水,2005—2009年平均地下水資源272.4億m3,人均占有量達到712m3,排在全國31個省市區第九位。特別是東部三江平原地下水埋藏深度較淺,適合發展灌溉農業。(3)國境界河水,作為與俄羅斯國境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興凱湖,有豐富的水資源。“兩江一湖”又位于土地資源豐富的三江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灌溉農業。
2.全省降水分布不均,地區差別明顯。黑龍江省夏季溫度與全國相比較低,蒸發量也較小,作物生育期間濕度較大。但黑龍江省不同季節降水量和蒸發量同樣存在明顯的差異,形成了春季干旱期和夏季多雨期,這對農業生產不利。黑龍江省春季普遍存在干旱,以西部松嫩平原最為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說,甚至出現春旱連夏旱。并且黑龍江省耕地大多為大平原,排水性較差,所以在夏季多雨期易發生澇害,主要以東部三江平原發生頻率較高,有時還會出現夏澇連秋澇。特別是不同年份季節降水變率大,各月降水變率一般為40%~80%。
二、黑龍江省農業水資源開發利用建議
1.實施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由于目前農業用水存在著很大的浪費,使得世界水資源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所以發展高效用水的農業不僅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提高水的利用率,發展節水農業不僅是解決未來農業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須把握住農業灌溉過程中的主要環節,盡可能大地提高農業灌溉各個環節中水的轉化和產出效率,使得農業灌溉過程既節水又高產,實現高效用水的目的。另外,在采用技術措施的同時,黑龍江省還應該重視非技術措施,如完善管理體制和技術服務體系,農業水資源立法,農業供水水價的合理調整等,從而提高農業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田間作物水的生產率。
2.大力提倡效益優先。通常,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投入成本比較大,效益回報時間長,所以應以國家投資建設為主。除基礎設施和設備投資外,還應該注意相關設備的使用成本,以保證灌水技術能夠得到有效的推廣使用。在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尚欠發達和農民收入水平還較低情況下,地方政府和農民大量配套資金能力很有限,國家增加水利工程建設,就必須充分考慮配套設備和使用成本等相關環節,以確保水利建設資金投入預期效果。
3.快速發展節水農業。節水農業是農業合理用水的高度概括,是一項農業、水利技術緊密結合,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的宏大的系統工程。我們提到較多的是灌溉節水,但這僅僅是節水農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還包括農藝節水措施(抗旱高產品種選育、作物合理布局、適水種植、覆蓋保墑、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化學調控等)和農業管理節水(政策、法規與體制)。節水農業要發展,技術是依托,管理是關鍵。因此,只有加強農業用水的政策、法規的制定和管理,因地制宜地發展各項節水技術的綜合集成,最大限度地減少農田灌溉各個環節中水的損失,提高水資源的總體利用效率,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節水。而這也正是解決中國水問題的根本途徑所在。
4.平衡發展。2004—2009年五年間,黑龍江省人均用水量增加22.1%,比全國人均增值高17.4個百分點。2009年人均用水量830m3,比全國人均448.1m3高85.2%,其中主要是農業用水增加,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增速則低于全國平均值,這充分反映了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工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水資源開發利用必須優先保證的重點。以人為本,重視民生,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更應受到重視。水資源有明顯的區域性,農業開發利用水資源,應避免與人口密集區、大城市和工業集中區爭水,以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目標,做好水資源利用規劃,實現工業、農業、生活和生態用水平衡發展。
5.集約經營。農業生產是低產出產業,在水資源緊缺和灌水成本較高情況下,大規模生產不可能實現普遍灌溉。有限的水資源和資金發展灌溉農業,只能走高投入高產出的集約化經營發展道路。因此,我們應把選用新品種、精量施肥、標準化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等其他綜合生產技術與農業節水灌溉密切結合,發揮相關技術的耦合效應,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品質。
三、結語
由于農業用水的比例大,因此農業節約用水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對提高農產品產量、品質和農民增收,乃至對保證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環境用水均有重大意義。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農業節水的重要性,增加水安全意識,自覺節約用水,形成全民節水用水的社會輿論氛圍。并通過有效的計量、監督和法制管理等措施,加快水資源商品化進程和推動節水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
科技是生產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涉經濟、技術和推廣等多方面,只有通過政府科學決策、合理投入資金、技術有效支撐和群眾廣泛普及,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為此,需要有多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科學研究隊伍,做全面深入細致科學研究。建立有效的水資源監測體系、完善投資建設論證制度、研發先進的節水技術設備、規范節水灌溉生產技術體系、發揮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和建立用水節水組織管理制度等,是今后需要不斷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鐵男,郎景波.黑龍江省節水灌溉發展現狀與宏觀效益分析[J].黑龍江水專學報,2010,(1):17-20.
[2] 杜紹敏.黑龍江省水資源特征與可持續利用對策[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5,(4):96-99.
[3] 李曉青.農業水資源問題與高效利用[J].甘肅農業,2007,(7):59-60.
[4] 彭世彰,丁加麗.國內外節水灌溉技術比較與認識[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4,(4):49-52.
[5] 付強,崔海燕,邢貞相.基于投入占用產出理論的黑龍江省水資源經濟分析[J].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2010,(1):34-39.
[6] 繆曉宇,郭昂青.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中主要問題及對策[J].地質與資源,2010,(2):105-108.
[7] 戴春勝,張明,魏延久.關于黑龍江省水資源配置總體布局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6,(2):15-18.
[8] 矯江,等.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101-105.
The Research of th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of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GAO Zi-qing1, ZHU Yu-fen2
(1.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Abstract:Water is the survival of all life on Earth, one of the basic material indispensable to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Since the 20th century,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the urban population surge in the water shortage is a major problem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day is facing, especially in urban water shortage, more and more intensified.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belong to more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but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spring drought and summer flood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eater impact.Agricultural water-rich region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ice.Water-saving irrigation area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ry land less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he crop of the vegetables and fruit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impact on production of larger seeds and seedlings.Followed by the expansion of corn germination to take the water area.The third is the high value-added cash crops.
Key words:water;use;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Province[責任編輯 陳鳳雪]
收稿日期:2012-06-20
基金項目:國家農業部與日本國際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內容之一(文件號—農辦外[2004]5號)
作者簡介:高子清(196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后研究人員,副教授,博士,從事經濟數學研究;朱玉芬(1988-),女,云南昆明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經濟數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