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鄉收入差距的產生有著復雜的因素,為了能夠全面的分析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首先,基于宏觀數據,分析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化的原因分析,篩選出適當的解釋變量,通過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并用廣義差分的估計方法等,分析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微觀數據,在分析現行收入分配差距的測量數據所存在問題,在微觀數據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城鄉之間的生活費用的差異和各類隱性補貼,對當前城鄉之間收入差距重新進行估計。然后采用Oaxaca-Blinder均值分解法分析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因素并分析特定因素的差異對城鄉收入差距的貢獻程度。
關鍵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地區價格指數;Oaxaca-Blinder均值分解
中圖分類號:F01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003-02
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伴隨著激勵機制與分配制度的變化,居民個人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過大的收入差距不但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效率,更會嚴重的影響到社會穩定,帶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根據相關文獻,居民收入差距中有大部分是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貢獻出的,故圍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展開深層次的實證分析檢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宏觀數據: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定義與數據說明
1.變量選擇說明。(1)被解釋變量。城鄉人均收入差距(GA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① 該變量描述城鄉收入差距狀況,其值越大,表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大。(2)解釋變量。結合當前的研究成果,選取二元對比系數(BINARY),城市化水平(URBAN),經濟發展水平(PGDP),教育水平(EDU),政府財政支農比率(GOV),國有化水平(PRIVATE),城鎮登記失業率(LOST),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AGRI)作為被解釋變量。
2.數據來源說明。本文采用了1980—2009年的年度數據,大部分變量的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各期,有關教育人口及國有企業的數據來源于《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各期。對于個別年份的缺失值,采用移動平均法做了補充。
(二)計量模型與檢驗
運用Eviews軟件,就進行計量分析運算,得到模型的初步估計結果。整體上方程式統計顯著的,但是并非每個變量是統計量顯著的。其中變量和并沒有通過檢驗,同存在變量的系數符號與事實不符的情況,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情況。結合對原始數據的觀察,可以發現變量城市化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以及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之間的相關性較高,可以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會不斷提高,而第一產業的比重也會隨之下降,同時教育水平也會隨之上升,故可用經濟發展水平變量代替其余變量。另外,考慮到計量模型可能存在的序列相關性,在解釋變量中加入被解釋變量的一階滯后項,并在模型的進一步改進時采用了廣義差分的方法,最后得到的計量模型見方程。
GAP=-0.348-0.056BINARY+0.005PGDP-0.038GOV+
(-0.29) (-5.47) (2.01) (2.10)
1.833NATIONAL-0.061LOST+0.607GAP(-1)-0.428AR(-1)
(2.52) (2.73) (7.24) (-2.10)
R2=0.9569,R2=0.9446,F=77.7268,D.W.=2.07
最后,使用懷特檢驗法來檢驗模型中是否存在異方差問題,由檢驗結果可知,F 統計量不顯著,即原假設成立,說明確實不存在異方差。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得到方程是計算影響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最優模型。通過模型的計量回歸分析可以看出,二元對比系數、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財政支農比率、城鎮失業率和國有化水平對中國居民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響。從數字性質符號來看,二元對比系數、政府財政支農比率和城鎮失業率對收入差距是負的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有化水平是正的影響。
二、基于微觀數據: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
利用微觀數據不僅能夠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重新進行計算,同時也能夠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做出解釋,本節利用Oaxaca-Blinder均值分解的方法計算屬于城鄉因素導致居民收入差距的純粹效應。不同人群中的被解釋變量差異可以歸結為兩類因素,即解釋變量均值相同時的估計系數差異與估計系數相同時的解釋變量均值差異。故本文中若假設城鄉居民收入對數的均值分別為:城鎮:E(lnYU)=■+XU ■U,農村:E(lnYU)=■+XR ■U。
根據上述原則,城鄉居民收入對數的均值可以分解為以下兩種形式:
E(lnYU)-E(lnYR)=(■-■)+(XU-XR)■+XR(■-■)
E(lnYU)-E(lnYR)=(■-■)+XU(■-■)+(XU-XR)■
公式中的兩組方程差異主要表現在對系數回報與便利均值所選參照系的不同。下表給出了各因素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解釋作用。
從分解結果來看,系數回報差異是造成城鄉差異的主要原因,這也就意味著城鄉分割導致了城鄉居民系數回報特征的差異,而城鄉居民之間由于個人稟賦造成的差異并不是主要部分。所以只有在城鄉勞動力充分流動的情況下,才能使這一效應逐步下降,從而達到縮小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目的。
結論
本文在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利用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數據對城鄉收入差距的成因進行了定量分析,且結果均印證了在中國現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度框架下外生性因素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更大。
參考文獻:
[1] 李實.中國個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顧與展望[J].經濟學:季刊,2003,(2):379-404.
[2] Brandt,L.and C.Holz,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 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2005,EconWPA.
[3] 羅楚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動態演變:1988—2002[J].財經研究,2006,(9):103-112.
[責任編輯 劉嬌嬌]
①但凡涉及城鄉對比的收入均是扣除了物價因素的當年可比收入。
收稿日期:2012-03-09
作者簡介:曹建清(1966-),男,湖南湘鄉人,高級會計師,從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