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力資本投資和積累對促進就業起重要作用,而就業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數為基礎建立生產函數模型,選擇教育經費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衡量標準,對陜西省1996—2010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并對回歸結果進行檢驗,計算得出基于教育的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就業發展經濟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人力資本;教育投資;經濟增長;陜西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121-05
一、文獻述評
西方人力資本投資的啟蒙思想是亞當·斯密第一次將人作為資本提出,認為勞動的熟練程度和判斷力強弱制約著人的勞動能力與水平,勞動的熟練水平通過教育培訓得到提高,教育培訓需要花費時間和付出學費。二戰結束后,德國和日本的經濟迅速恢復,國民財富增速遠大于土地資本等耗費速度,該現象引起經濟學家們的高度關注,人力資本由此進入經濟學視野。西奧多·W.舒爾茨對人力資本理論的系統性闡述使其獲得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人力資本形成的方式與途徑,并對教育投資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做了定量研究 [1];此后,加里·S.貝克爾彌補了舒爾茨理論的不足,奠定了人力資本的微觀經濟學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羅默和盧卡斯為代表的“新增長理論”在新古典生產函數中加入人力資本要素,將人力資本投入模型化;2002年,Byeongju Jeong從產出的角度來測算人力資本,認為總產出除以工人工資就是人力資本投入[2];Fabian Lange和Robert Topel(2006),在人力資本及教育的社會價值方面,特別是教育方面,研究人力資本的私人及社會收益[3]。
近年來,中國GDP增速一直保持在10%左右,表明經濟持續較快的增長趨勢。外國學者研究表明,人力資本的投資和積累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國內學者也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邊云霞(2006)利用有效勞動模型和人力資本外部性模型,對人力資本和異質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分析[4];齊殿偉(2008)對東北地區人力資本形成、存量及對經濟的貢獻進行討論[5];陳永東(2010)利用資本收益率方法提出人力資本期望收益率計算方法[6];張蘇等(2011)研究了在子女人力資本積累過程中教育的代際傳遞作用[7]。此外,郭慶旺(2009)[8]、孫蕾(2009)[9]、毛盛勇(2010)[10]、錢曉蕾(2008)[11]、唐祥來(2008)[12] 等也從不同角度研究了教育與經濟增長,一般是以全國為范圍,或是針對人力資本的測度和計量來研究。本文借鑒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將考察范圍限定為陜西省,并將人力資本投資的衡量指標定為教育經費,分析陜西省基于教育的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促進人力資本投資發展經濟的對策。
二、模型構建及變量選取
(一)模型構建
資本類型包括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與物質資本相比較,人力資本對經濟的作用十分重要。人力資本投資是通過增加人力資源從而影響未來物質收入的各種投資活動,一般包括正規教育、職業技術培訓、健康保障和勞動力遷移等方面,本文主要考慮教育投資,以教育經費作為衡量教育投資的指標。
為了計算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先要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其基本形式為:
Q=AKαLβ
其中,Q表示總產量,K代表物質資本投入,L代表勞動投入,α和β分別表示資本和勞動產出的彈性系數,A代表綜合技術水平。
在此基礎上,根據盧卡斯提出的兩部門內生經濟生產函數,認為教育對經濟增長存在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C-D生產函數的基礎上增加了教育因素。由于文章著重研究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此將上述函數模型變形為:
Q=AKαLβEγ
此處E為教育經費投入,γ為教育的產出彈性。
為了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對函數模型兩邊取對數變形得:
lnQ=lnA+αlnK+βln L +γlnE
(二)變量選取
1.教育經費
教育投資是指一國或地區,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領域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的總和。根據研究內容,需要衡量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且在進行定量分析時教育經費數據方便獲取,所以我們考慮用能夠直接衡量教育投資水平的教育經費作為指標。
2.固定資產投資與人力資本存量
對于資本投入的衡量,一般在經濟計量學研究中,資產總值表示為固定資產原值加上流動資產。本文以陜西省為例,由于數據資料的不足,故此處采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衡量物質資本投入。
模型中的勞動投入即可看做人力資本存量,選擇以從業人員數量作為衡量勞動力人口存量指標。
3.GDP
關于模型中總產出Q,選擇GDP進行衡量較為合適,即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它能全面的反應陜西省每年的經濟生產總值,且數據在歷年統計年鑒中都清楚地列出,容易獲取,具有廣泛應用性。
在選取各個變量的同時,通過收集1996—2010年間各變量的具體數據,在模型的基礎上,利用Eviews軟件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表1為陜西省GDP、固定資產投資、從業人數及教育經費具體數據。
三、實證分析
(一)陜西教育投資現狀
隨著陜西省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政府部門對各級教育也越發重視。從總量上來講,陜西省預算內財政支出用于教育投資的費用自1996年的24億元持續增長,2010年達到了377億元,絕對數增長了15倍多,但相對于同年財政支出,教育經費所占比例較小,2008年陜西省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18.5%,2009年占16.8%,相對而言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0.17%,2010年占17%,雖比上年有所增加但總體呈現出起伏不定的趨勢。2010年全國預算內教育經費為11 829.06億元,但陜西僅占3.19%。陜西作為一個教育大省,省內共有普通高校78所,獨立學院12所,成人高等學校17所,然而陜西省2009年預算內教育經費在全國統計的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排名第十四,2010年排名第十三,有小幅度提升,此前各年均在十六至二十名之間變動,2010年教育經費投入最多的廣東省達到921.48億元,已接近陜西的3倍,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但在絕對數目上確實存在很大差距(如下頁表2所示)。
(二)回歸分析結果
利用上表數據和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結果(見表3):
根據表中數據,得到模型估計的結果為:
lnQ=-2.0169+0.4660lnK+0.7510lnL+0.2184lnE
(2.42686) (0.09689) (0.34071) (0.10184)
t =(-0.83106) (4.80923) (2.20421) (2.14520)
R2= 0.9979 R2=0.9973 F=1726.657 df=11
(三)模型檢驗
1.統計檢驗
(1)統計檢驗方面。從上述模型可以看出R2為0.9979,調整的可決系數為R2=0.9973,這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的很好。
(2)F檢驗與T檢驗。根據給定α=0.05的顯著性水平,當n=15,k=4時,查F統計分布表得到Fα(3,11)=3.59,從上表中可以看到F檢驗值為1726.657,又F=1 726.657>Fα(3,11)=
3.59,F檢驗通過,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同樣,查t分布表得到tα/2(11)=2.201,而LOGK、LOGL、LOGE對應的t統計量分別為4.8092、2.2042、2.14520,前三項的絕對值都大于t檢驗的臨界值,但教育經費的t檢驗2.1452則略小于tα/2 (11)=2.201,說明該變量對產出的影響不顯著,即相對于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投入來說,教育經費對GDP的作用非常小,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教育經費投入金額不足。雖然回歸分析中t檢驗中教育經費不顯著,但F檢驗顯著,模型是可用的。由于模型設定的問題,將資本投入、從業人員與教育經費投入相比較,后者顯然對GDP影響相對小的多。陜西雖然作為一個教育大省,但經濟并不發達,財政支出用于教育經費的部分明顯不足,且教育資金的覆蓋范圍較小,導致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難以顯著作用。
2.教育投資貢獻率
從模型的檢驗結果來看,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教育投入每增加1億元,GDP會增加0.2184億元,而物質資本投入每增加1億元,GDP可以增加0.4659億元。說明教育投資與GDP 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與經驗判斷是一致的,但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明顯弱于物質資本,從數據上也能看出教育經費數額非常小。
另外,教育投資貢獻率需用百分數計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教育經費投資每增加1%,經濟產出即GDP則增加0.2184%,則γ=0.2184,即為教育的彈性產出。
要素貢獻率=(要素增長率/產出增長率)×要素產出彈性
根據陜西省統計年鑒和P118表1可以得出GDP增長率和教育經費增長率數據,其中教育經費增長率是以上年數據為標準計算的,可概括為表4。
根據上頁表3對每年數據加總平均,可以計算出陜西省GDP和教育經費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2.64%和22.69%,由上述公式得到陜西省經濟發展中教育經費投資貢獻率為39.26%。據專業人員計算,1952—2003年中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4.4% [14];此前舒爾茨用美國1929—1957年間的數據計算了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得到初、中、高各級教育的平均年投資收益率為17.27%,教育所創造的國民收入占總的國民收入增量的33%。對比上述數據即可看出,與中國平均水平和國外相比,雖然處于不同發展時期,但陜西省教育投資對陜西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確實起到很大作用,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面,教育投資充分的條件下人力資本不足問題也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四、以教育人力資本投資促進陜西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重視各級正規教育,加大經費投入
教育經費一般包括各類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以及建筑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而這一般多指正規的初等、中等以及高等教育?,F今陜西省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免除學雜費,政府計劃由2011年開始,開始實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同時加大對“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省屬高水平大學以及重點學科建設的支持,并大幅度提高省屬高校生均經費,這些舉措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及貧困家庭子女的上學問題。教育經費逐年增加對于人力資本投資有促進作用,陜西省這些年財政對教育的投資力度加大,但與全國相比還存在差距,仍需不斷加強。
(二)為大學生及研究生人才提供良好環境避免人才外流
隨著高科技的日漸發展,其對經濟的推動力越發顯著,科研創新活動需要大量高端專業人才,如研究生與一些大學生就是研發過程的主力人員。陜西省師資力量處于全國領先,建有普通高等學校包括本科和大專院校78所,獨立學院即三本院校12所,成人高等學校17所;研究生培養單位51所,其中普通高校24所,科研機構27所,獨立學院12所,2008年研究生招生24 119人。眾多高校培養出相對龐大的人力資本資源其實并沒有充分利用,現在很多學生完成學業之后不留在陜西工作,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另一方面也由于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的限制,一些沿海及南方較發達地區學生不愿留在陜西,為吸引人才,政府應完善相應的保障制度,建設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氛圍,筑巢引鳳。
(三)加強政府部門對人力資本的認知,完善監管制度
經濟發展階段不同關注的重點也不同,人力資本的概念首先受到西方學者重視。中國經濟的發展落后于西方,但我們可以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尋找經驗,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人力資本投資在物質資源相對緊張的發展時代,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政府不僅要在思想上充分考慮更應在行動上重視。此前發現陜西省有52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未達到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還有34個縣(市、區)將征收的城市教育費未按照規定用于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政府不僅要加大經費投入,更要在落實經費的運用中加強監督管理,以確保資金合理充分發揮作用,防止出現一邊投資一邊浪費,杜絕以上擠占教育經費現象發生。
(四)拓展經費使用領域,以就業促發展
財政支出的教育經費一般用于正規教育,對在職人員的培訓費用一般由企業自行支付,小型企業的能力不足以承擔培訓費用,因此對這項投資重視程度低。政府應該承擔一部分費用,幫扶這類有發展潛力且數目龐大的小型企業,為他們的發展及拉動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財政支出。此外,下崗工人及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就業和再就業問題也是政府工作重點,促進這類群體就業需要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他們本身很難支付學習費用,政府財政支出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經費很少涉及學習培訓,應該將其納入教育經費中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人力資本存量,在擴大就業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舒爾茨.人力資本投資: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2] Byeongju Jeong.Measurement of human capital input across countries:a method based on the laborer’s income[J].Journal of De-
velopment Economics,2002,(67):333-349.
[3] Fabian Lange,Robert Topel.The Social Valu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C],Erik Hanushek F.Welch,Handbook of the E-
conomics of Education.London:North-Holland,2006:459-509.
[4] 邊云霞.中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實證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2):68-73.
[5] 齊殿偉.東北地區人力資本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87-160.
[6] 陳永東.人力資本計量方法新探[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3):5-8.
[7] 張蘇,曾慶寶.教育的人力資本代際傳遞效應述評[J].經濟學動態,2011,(8):127-132.
[8] 郭慶旺,賈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本溢價[J].經濟研究,2009,(10):22-35.
[9] 孫蕾.教育產出結構、資源配置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中國區域樣本的實證考察[J].統計研究,2009,(5):59-67.
[10] 毛盛勇,劉一穎.高等教育勞動力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1999—2007年的面板數據分析[J].統計研究,2010,(5):53-57.
[11] 錢曉蕾,Russell Smysth,王秦.中國教育與經濟增長的互補效應[J].財經問題研究,2008,(12):23-28.
[12] 唐祥來.教育發展、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基于江蘇省的數據[J].經濟經緯,2008,(6):94-96.
[13] 崔玉平.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估算方法綜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71-78.
An Analysis of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n Shannxi Based on Eeducation
YANG Dong-min,FAN J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T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mployment,and employment is the basis of economic growth driven.In that th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s the foundation build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electing education funding as a measur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analysising the data of Shaanxi Province in 1996—2010 and inspection the regression results,calculated the human capital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education investment,on this basis,propose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mote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human capital;education investment;economic growth;Shanxi
[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