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鐵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選取了中國30家上市鋼鐵企業2008—2011年度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分析其長期和短期償債能力,結果發現,鋼鐵行業償債能力逐漸減弱,盈利水平總體下降,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經營者必須進行適度負債經營,優化資本結構,走穩步經營,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關鍵詞:上市鋼鐵企業;償債能力;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066-03
一、企業償債能力及評價指標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也可以說是用企業資產和經營過程創造的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它是企業能否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
企業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反映企業可以在短期內轉變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的流動負債的能力。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可根據資產負債率等來分析,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該指標值越小,說明企業有較好的償債能力和負債經營能力。本文選取這三個指標衡量上市鋼鐵企業的償債能力。
二、短期償債能力現狀
按國際慣例,速動比率為1較適宜,只要不遇到收款困難,償還流動負債的變現能力就強,企業不會有償債壓力,如果速動比率越大,企業的償債安全系數越高。從2011年度情況來看,速動比率的30個樣本年度平均值為0.506。只有杭鋼股份、新興鑄管的速動比率超過1,遠高于樣本平均值,接近行業最佳值,有較好的短期償債能力,其余28家鋼鐵企業的速動比率都小于1,山東鋼鐵的速動比率最低,為0.12,速動比率急劇下降,償債的風險很大。從鋼鐵企業2011年度速動比率同比增長率來看,大部分企業的增長率為負數,久立特材、首鋼股份、韶鋼松山、鞍鋼股份、重慶鋼鐵、山東鋼鐵共6家企業的速動比率下降幅度超過了20%。在這30家企業中只有12家企業的速動比率有一定的增長,增長率超過50%的只有杭鋼股份、攀鋼釩鈦、柳鋼股份3家企業,攀鋼釩鈦的增長率為116.67%,但其速動比率只為0.52,流動比率低于1,表明該企業在較低水平的基礎上增長,短期償債能力還是較弱,速動比率排名第十三位。總體來看,上市鋼鐵企業的速動比率較低,遠低于最佳比率,樣本的30家企業其速動比率就有16家低于這30個樣本在本年度的速動比率均值。
通常認為流動比率指標的下限為1,當生產企業的流動比率為2時,其流動資產足以償還短期債務,償債能力比較強。由表1可知,只有10家企業的流動比率等于或大于1,變現能力較強,其中只有6家企業的流動比率呈上升趨勢,但還是離最佳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有20家上市鋼鐵企業的流動比率小于1,現金流較小,短期償債能力存在風險,因而短期償債壓力非常大。從流動比率增長來看,30家企業中有17家企業是負增長,流動比率急劇下降,流動資產不能及時變現。總體而言,鋼鐵行業短期償債能力不理想。
三、長期償債能力現狀
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國際上認為,企業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30%左右比較穩妥。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在進行負債經營時,資產負債率的適用標準越來越來難把握。對于債權人來說該比例越低越好,資產負債率過大,風險就會越大,大于100%,表明企業資不抵債,有破產的風險。一般認為鋼鐵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警戒線為60%。從表2可以看出,2008—2011年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持續偏高,且負債水平幾乎都是處于上漲的趨勢,到了2011年度,30家鋼鐵企業當中就有20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了60%的警戒線,且有逐漸遞增的趨勢,只有大冶特鋼、久立特材、鞍鋼股份、寶鋼股份、首鋼股份等10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小于60%,保持較低的資產負債率,債務風險可控,有較強的長期償債能力和較合理的資本結構。2011年度30家鋼鐵企業中就有久立特材、鞍鋼股份、寶鋼股份等19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上升,財務風險較大,稍有不慎,就會面臨破產的風險,本鋼板材有一定的鐵礦石自給能力,但其負債水平還是有所增高,償債能力減弱,其他企業的償債能力雖然有一定的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ST廣鋼在近四年當中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到2011年度竟高達105.6381%,企業已資不抵債,面臨極大的財務風險。總體來說,鋼鐵行業舉債規模大幅上升,大部分企業發行更多的短期融資券和債券,并向銀行借款,負債率普遍上升,財務風險在增加,長期償債能力較弱。
四、提高上市鋼鐵企業償債能力對策建議
1.適度負債經營
經營者注重負債的同時也要注重償債。適度負債是必要的,但負債到什么程度才不會對鋼鐵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是企業經營者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如果企業舉債過度,企業就極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甚至使企業破產倒閉,最終阻礙企業的健康發展。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企業負債經營時,其負債比率不應該超過50%,2011年度中國鋼鐵企業除了大冶特鋼、久立特鋼和鞍鋼股份的負債水平小于50%外,其余的27家企業4年中每年的負債率幾乎都超過50%。這樣會使投資者對其投資或債權的安全性存在懷疑而不進行投資,也會讓實際債權人產生債權不能保證的危機感。因此,中國鋼鐵企業舉債必須適當。
2.優化資本結構
中國上市鋼鐵企業,其舉債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銀行借款、公司債券、商業信用等,其負債資金是企業依法籌借、使用、并按期還本付息的資金,企業只具有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如何選擇籌資方式,降低風險,從而改變其資本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如債券籌資的資本成本低,可籌集到更多的資金,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使企業資本結構中負債比重增加,保證股票控制權,可利用財務杠桿利益,但財務風險同時也會加大。要是合理科學地利用舉債資金,經營得當,可以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利用財務杠桿取得較大的收益。因而鋼鐵企業可以事先制訂合理的計劃,分析各種舉債方式的優缺點,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即需要借款多少,負債的期限長短以及鋼鐵企業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特點等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降低風險。
3.控制經營成本
2011年鋼材價格急劇上漲,企業經營成本相應增加,負債水平有所提升,大部分上市鋼鐵企業負債率過高,這樣會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因而企業要提高償債能力,在當前形勢下可以縮小規模,放緩擴張的步伐,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成本,節能降耗,利用余能做到電力自給,確保企業有足夠的流動資金進行經營活動,以實現提升償債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勇,弓劍偉,荊新.財務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20.
[2] 謝志華.財務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4-120.
[3] 馬月青.鋼鐵企業償債能力分析[J].煤炭經濟研究,2009,(8).
[4] 王富強,馬燕.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5,(6).
[5] 萇景州,王麗.資產負債率與企業償債能力分析[J].中國城市金融,2004,(10).
[6] 淺談企業償債能力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魯珠壇,2004,(2).
[7] 孫志剛.鋼鐵企業融資途徑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1,(6).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