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短評
別拿“改革成本”當遮羞布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嚴重超編引起廣泛關注。記者日前實地調查發現,該局核定編制54人,實際在崗75人,還有40人“退二線”,基本不用上班,超編一倍多。武穴市教育局局長王衛平說:50歲的人退二線,的確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當時就認為這也是改革的成本”。
不可否認,有些改革的確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可透視武穴市教育局所謂的“機構改革”,分明是葉公好龍式“改革”,不但得不償失,而且事與愿違。白白折騰與浪費資源。
地方機構改革的終結目標之一,就是優化結構、嚴控編制。武穴市教育局顯然把這本改革好經念歪了。改來改去,直落個“超編一倍、混崗嚴重”的結局。這種似是而非的改革,分明視改革為“逗你玩”,與改革“開玩笑”,是徹頭徹尾的“偽改革”。顯然,這種“成本”花費再多再大,也不應打入“改革成本”。
武穴市教育局的“越改人越多”,而且50歲的人退二線,的確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歸入“改革成本”,無疑是拿“改革成本”當遮羞布,為自己“肥胖癥”找理由與借口。
“改革成本”不是“不差錢”,也要講究成本核算。要知道,中國再富有,這樣的“改革成本”我們花不起,人民更不會承認這種“改革成本”。畢竟,“改革成本”不是一個筐。
江蘇建湖 陳文祥
讀者點評
《國企改革應放棄利潤至上思維》
@飯飯:政府必須要以積極的心態,去推動國企改革。
@何園子:利潤至上是改革中制度和監管缺失的根源。
《張瑞芳:“我只是個聽話的演員”》
@雷開霆:李雙雙那捶著他男人的背的樣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怨氣,著實表現了我們農村婦女的能干模樣。張瑞芳是真正的藝術家。
@wenjin:張瑞芳老師才是真正的明星,會發光。
《楊煉:你只能深刻,或者什么都不是》
@短發小小:新時代詩人里面我最喜歡、最推崇的就是楊煉了。
@男人女人和狗狗:詩人楊煉曾寫過:我的孤獨,是一種公共廁所的孤獨,是一種人來人往沒人留下來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