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華
摘要: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必須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要逐步拓展服務對象,由校內服務延伸到校外服務;要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使傳統服務和現代化服務并駕齊驅。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服務對象;服務手段
服務創新是高校圖書館的永恒主題。其一,這是高校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美國圖書館前任主席Gorman有句名言:“圖書館事業是由服務來定義的。”我國的高校圖書館也無一例外。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高校圖書館與校外信息需求者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為本校師生的教育科研服務外,理所當然地也要盡力搞好對外服務,以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其二,是提高人們文化精神生活質量的迫切要求。由于物質的逐漸豐富,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隨著發生變化,享受生活成為時代命題。其中輕松、便捷地獲取知識、信息,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普遍愿望。
1 拓展服務對象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課題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心臟”,它為本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從而促進學校的教學和科研。這是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本職職能。筆者認為,即使這樣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但還不能說盡善盡美,它的潛能挖掘還遠遠不夠,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結合還不是很緊密。其原因之一,是受服務對象的局限。拓展服務對象,早就應當提到高校圖書館的議事日程。筆者認為,可先行拓展三方面的服務對象。
1.1為企業負責人及其科技人員提供服務
通過向企業通過知識、信息資料,將高校圖書館“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加速知識、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當前,對企業開展服務顯得尤為緊迫。因為我國正從規模擴張主導的經濟高速增長期轉入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主導的經濟平穩增長期,特別需要包括科學技術在內的各種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責無旁貸,應以自身優勢,滿足企業之所需。筆者從調查中獲悉,廣東省為了引導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設定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時,專門列明了體現轉型升級的具體指標,明確2012年廣東的先進制造業、高科技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要分別達到48.5%和22%,研究和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例要達到1.95%。高校圖書館對企業提供知識、信息服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中可見一斑。
高校圖書館將企業列為服務對象是帶有革命性的一步。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步子會更大、更快、更堅實。當然,我們需要逐步探索,不斷總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起步階段要深入調查研究,著重弄清企業的狀況及其需求,逐戶建立檔案和落實雙向聯系的內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出高校圖書館對企業開放的辦法和相關規定。可以約請企業的主管部門介入,做好聯絡和協調工作。
1.2校友借閱零門檻
高等學校的校友在校期間享受到學校圖書館的各項服務。畢業后,他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的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有的是行業的中堅,有的是地區的精英,高校圖書館對他們開放是拓展服務對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益處甚多。一是有利于激發校友的母校情結。對母校,對母校圖書館,校友本來就滿懷感激,離校后尚能繼續享受母校圖書館的服務,他們的感恩情愫就會更為濃烈。二是有利于校友素質的繼續提升。高校圖書館對校友開放,增加了校友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方便了他們的學習、科研以及相關工作,是繼續教育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三是有利于校友和圖書館主動實現雙贏。圖書館在滿足校友需求的同時,可從校友反饋的信息中了解和掌握世界特別是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采取積極措施,緊密結合實際,服務于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對校友開放,有一系列工作要做。校友人數眾多,情況各異,首先要搞好調查研究,摸清基本情況,逐個錄入其個人信息,保存。其次要力爭雙向互動,凡是能聯絡上的,圖書館應主動聯絡,再次要向校友通報本校圖書館為他們服務的信息,宣傳圖書館的基本情況與業績,公布有關對校友開放的規章制度等。
2 增加服務內容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基本精神覆蓋高校圖書館。只有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高校圖書館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當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除了拓展服務對象,必須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和手段。因為人們在享受高質量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要求享受高質量的文化精神生活,而便捷、輕松地獲取知識信息就是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通過提供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優質服務,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這個劃時代的愿望。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資料,根據共性寓于個性之中的哲理辨析,結合圖書館的現狀篩選,認為有些服務項目可普遍推廣。
2.1對特殊讀者提供特殊服務
本文所指的“特殊讀者”主要是兩類群體:一是高校圖書館對外部分開放后的企業負責人及其科研人員;二是本校離退休的教授、專家學者。所謂的“特殊服務”并非搞“特殊化”,只是承認服務對象的差別采取的相應方式,與均等化服務并無抵觸。
(1) 企業負責人及其科研人員。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急需專業文選資源尤其是最新的科技信息。高校圖書館應按照企業的需求,從速與企業聯系,利用本館檢索方便、更新極快、信息量大的電子資源優勢,與企業有關人員一道,經過檢索、篩選,選取相關的國內外重要文獻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高校圖書館要積極主動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研發出更先進,科技含量更高的新產品。對企業來館人員與本校讀者一視同仁,并享受文獻傳遞等多方面的優先權。如企業借助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料或相關信息研發新產品,圖書館可將其收存數據庫。圖書館與企業對文獻資料的應用都以不侵犯知識產權為前提。
(2) 本校離退休教授、專家學者。由于自然規律或疾病影響,學校離退休教授、專家學者的體質普遍較差。然而這類特殊群體學富五車,往往“老驥伏櫪”,退而不休。高校圖書館對他們提供特殊服務是理所當然的。在圖書館內可設離退休教授專家閱覽室,提供檢索、查閱打印、電傳等一系列優質服務,并供應茶水,方便老教授、老專家們集中精力完成于圖書館有關的閱覽、研究等專業性工作。對部分因體力不支等因素不方便到圖書館的,圖書館可派工作人員送書上門,或將他們所需的文獻資料發給其電腦“客戶端”。圖書館要經常征求他們對本館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服務工作。
2.2 可設以“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圖書館論壇
論壇重點探討高等教育實現培育人才的長期目標同教育科研服務于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探討高等教育如何緊密聯系實際、與社會生產活動有機結合,探討高校圖書館如何在服務中求發展等學校師生、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論壇既要富有圖書館的特點、體現圖書館的優勢,又要跳出圖書館,高視點、多角度審視、剖析高等教育的輝煌成就、寶貴經驗和面臨的挑戰,回答錢學森先生提出的“我們的教育為什么培養不出偉人科學家”的問題,尋找高等學校“革自己的命”的突破口。論壇可由某個高校圖書館單獨主辦,也可由同城幾個高校圖書館聯辦。
論壇每半年或一年舉行一次活動,每次活動的內容應有所側重。論壇的參加者有高校師生代表,企業負責人及其研發人員代表,黨政機關領導人員代表,特邀的教授、專家學者等。論壇的發言人采取校內外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的辦法選定。每期論壇1-2天,并編印論壇簡報和論文匯編。主辦單位要及時從中選取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最新觀點、最新成果,集成“創新發展信息”發至有關部門和單位,以供借鑒和參考。
高校圖書館舉辦“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論壇,有很多工作要做,具體操作中也會遇到不少困難,但筆者認為是有可行性的。一是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和眾多的人脈資源;二是黨政部門有發展經濟的決策需求;三是企業有轉型升級的科研、信息需求;四是有國家關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機遇。
結語
時代呼喚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唯有服務創新,高校圖書館方能彰顯生機和活力。通過服務創新,加速知識、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配合高等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高等學校圖書館向企業開放是邁出帶有革命性的重要一步,是高等教育直接為工農業生產服務開創性舉措。無論是拓展服務對象,還是優化服務措施,都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實踐證明,高等學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是切實可行的。利用電子數字網絡等現代化科技,提供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為讀者輕松、便捷獲取知識信息開辟了新天地,千百年來學習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學習將成為人生的需要和享受。
參考文獻
[1]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綱要” 新華每日電訊 2012.2.16
[2]陳杏,《決策內參》二十年春秋省思 圖書館論壇 2011(1)55-58
[3]吳曙光,沒過圖書館讀者服務研究 圖書館建設,2011(8)69-71
[4]李龍,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的可行性研究 圖書館建設,2011(6)63-66
[5]李曉輝,淺議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化和完善 圖書館論壇,2011(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