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1世紀城市
革命的引領者
《外交政策》9/10月號
如果說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圖景下能找到光明之象,那么一定是城市的崛起。隨著歐洲和美國經濟衰退,經濟之均衡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轉向東方和南半球,而這一點正是通過城市化來實現的。我們無疑正見證著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轉變,即新興市場城市人口急速擴張,收入前所未有地增長,引起地緣政治的巨大變化,同時新一批消費者將會改變全球的消費和投資。
城市的重要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凸顯。今天,全球GDP中六成來自僅僅600個城市。不過,盡管這600個城市會繼續占據2025年全球經濟的重要份額,但其中的構成會有很大改變。在接下來的15年內,世界的城市中心將向南部,尤其是東部轉移。在我們列出的2025年最具活力城市榜單中,40%來自中國。從福州到武漢,很多地名你聽都沒有聽過,可它們代表著中國的變革過程。這個國家將要領導21世紀的城市革命,如同美國在20世紀徹底改造了城市一樣。
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異常迅猛,其規模是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的國家—英國的100倍,其速度則10倍于英國。過去10年,中國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口比例從36%上升到接近50%。2010年,中國城市地區GDP占全國GDP的78%。按照這個趨勢,中國城市人口總數將從2005年的5.7億發展到2025年的9.25億,相當于增加了整整一個美國的人口。
巴西的問題
《經濟學人》 8月18日
在過去十年間,巴西都享受著快速發展,原因在于中國對其鐵礦石、大豆和石油的需求,也因為高工資和信貸不斷刺激著國民的購買力。但目前,巴西經濟陷于停滯。政府減低了利率,出手干預被估值過高的貨幣,并對某些行業實行減稅和低息貸款政策。在這樣的措施下,官方強調明年增長仍將達到4.5%。當2008年世界經濟觸礁時,巴西政府通過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措施快速啟動了經濟復蘇,但現在,這些政策的拉動作用已經明顯減弱。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的低迷,部分原因則在于,如同其他地方的消費者一樣,巴西國內的消費者正忙于償還債務。同時,它也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即巴西已經變成一個非常昂貴的地方,無論是投資還是生產都是如此。
槍支監管與精神疾病
《國家》8月27日
奧羅拉電影院槍擊案這樣的悲劇總是會引發更多的監管:學校被起訴、心理學家被吊銷牌照、醫院會鎖起來更多的人。這些情況似乎表明,未經治療的精神障礙是一個公共問題。不過,并沒有人愿意為此重整我們的保險制度以策公共安全,或是資助任何可以減輕這種問題的公共服務。于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在事情發生后目睹一樁樁起訴,在不經意之間為雇主解雇精神障礙員工提供誘因。殺戮事件后,科羅拉多州的槍支銷量下降了四成。盡管仍然有很多人堅持,槍支擁有率和因槍支導致的死亡數量沒有因果關系,但我們是否至少可以這么認為,在允許槍支流散到每一個美國人手中的同時削弱我們精神疾病治療體系,是不是有點不正常?
基因突變遺傳幾率隨年齡增高
《自然》8月27日
1930年代,遺傳學家J. B. S.霍爾德發現,在那些有長久血友病歷史的家庭中,有一種特別的遺傳模式。造成凝血障礙的基因突變通常在父親遺傳給其女兒的X染色體中產生,而不是在母親的遺傳中產生。最近一項研究結果和霍爾德的研究相關:一個父親生育孩子時的年齡越大,孩子遺傳基因變異的幾率就越高。那些在30多歲、40多歲以及更大年紀生育孩子的男人,其孩子罹患孤獨癥、精神分裂癥及其他與基因變異有關的疾病的機會可能會增加。父親遺傳給孩子的新的基因變異是母親的4倍,平均比率則是55∶14。父親的年齡也和孩子基因變異的數量相關。一個36歲的男人遺傳給孩子的基因變異數量,是一個20歲男人的兩倍。而一個70歲男人則達到8倍。
打架的房市政策
《商業周刊》8月27日
“財政部”和“中央銀行”政策打架,臺北市樓價何去何從?“央行”向來在打擊房價上不遺余力,一波比一波厲害,監控炒房資金的項目布下天羅地網,從修繕貸款、建商周轉金、房貸壽險、個人信用貸款,到理財型房貸,務求做到遏制投機,“滴水不漏”。但沒想到這邊廂“央行”制造利空,那邊“財政部”卻釋放利多:8月中旬,“財政部”提出“考慮有條件的讓奢侈稅退場”。奢侈稅針對未滿兩年的不動產交易進行課稅,至今政策出臺還不滿周年,尚未見成效就要喊停,被輿論批評為病急亂投醫,既救不了經濟,還可能引發新一波投機炒作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