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商人虛假“收購”美國銀行
林春平成了個人物。
1月12日,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春平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自稱“收購了美國大西洋銀行”,需要招聘員工數人。
林春平聲稱他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有85年歷史,位于特拉華州,花費6000萬美元。他還稱自己是“美國新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長”。
此事經浙江省和溫州市的領導在不同會議上點名,再經過媒體的報道,林暴得大名,甚至被夸張地稱為“東方的猶太人”抄了西方猶太人的底。
但經過媒體近日的調查,以及美國有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的確認,林所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并不存在,所謂的新匯豐銀行是一家名叫“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的公司,并不具備從事銀行業務的資格。
點評:
林春平的行為已不僅僅是吹牛皮,扮富豪。其目的更可能是希望通過拉國外的大旗當虎皮介入溫州當地金融業務,民間金融受限的溫州正在申請“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要警惕像林這樣喜歡吹牛皮的人攪局。
GDP增長目標8年首下調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中國經濟的系列增長目標定了調,這些目標包括:GDP增長7.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
這是中國經濟增長近8年中首次放棄“保八”的增長目標,在此之前,雖然增長目標聲稱是“保八”,但基本上都超預期增長,2009年實際增長9.2%,2010年實際增長10.4%,2011年實際增長9.2%。
2011年全年CPI漲幅則在5.4%,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1%,進出口總額增長22.5%。
點評:
下調GDP增長目標是主動也是被動的結果,所謂被動,與產能過剩、房地產業受限、出口增長不斷下滑等因素相關。所謂主動,除了統計數據上的水分,則是換屆之年終于可以“壓力”較小地從“保增長”而轉向“調結構”。不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有時并不一致,沒有增長,不僅是沒有政績,自然也少了諸多切割增長蛋糕的利益。所以競賽之風預計仍會繼續刮。
股市新政頻出
自證監會新主席郭樹清上任之后,針對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相繼推出。在改革中,退市制度和新股發行制度是兩大重點。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即特別強調,要健全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強化投資者回報和權益保護。
郭樹清在“兩會”期間透露,主板退市制度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臺。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修改意見已得到證監會批復,深交所相關部門正積極修訂《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有關退市的章節和條款,可以肯定的是3月底一定能完成,再上報證監會批復,就可以正式實施。
針對新股發行中的“打新”、“炒新”現象,交易所也出臺了新規。深交所規定,“盤中成交價較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10%”以及“盤中換手率達到或超過50%”兩種情形之一,深交所就可以對首日上市的新股實施臨時停牌至14點57分。
上交所則規定,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10%以上(含);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上漲或下跌20%以上(含);盤中換手率(成交量除以當日實際上市流通量)達到80%以上(含)。這三種情況,都可以對首日上市新股進行停牌處罰。
點評:
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已到了非刮骨療傷不可的地步,但要破除股市中的“權貴”格局,改革舉措已不僅限于證監系統,要在更大層面上給予其改革的支持。出身于體改委的郭樹清,或許知道這一點,需要勇氣與策略,更需要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