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
胡錦濤
努力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下午就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行第33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現了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工業發展長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存在著發展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區域發展不平衡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溫家寶
扶貧開發還需要長期艱苦努力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26日在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工作座談會上說,去年末,我國新標準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仍有12238萬人,占農村戶籍人口的13%。特別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相當突出,貧困現象呈現出區域分布集中、致貧原因復雜、脫貧難度加大等特征,扶貧開發還需要長期艱苦努力。在全國范圍內劃定一批連片特困地區,集中力量給予重點扶持,有利于深入探索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新機制。
李克強
進一步健全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江蘇考察時表示,要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貨膨脹預期三者的關系。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應進一步健全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投資、消費、出口協調拉動,推動東部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有序轉移。在擴大內需中,特別是要著力抓好扶持就業、保障性住房、新醫改、社會保障等重大民生工程,這既能有效拉動需求,又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事
楊棟梁:鉆井一線出身的國家安監總局局長
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報道,5月29日,中央決定任命楊棟梁擔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楊棟梁生于1954年,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石油管理工程專業專科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高級經濟師。
楊棟梁不僅具有管理學、法學和經濟學背景,也有豐富的基層生產和管理工作經驗,他在1972年曾是大港油田鉆井一部工人,隨后在華北石油會戰指揮部任職。之后他一直在石油化工行業的管理崗位,2001年開始擔任天津市副市長,2007年12月起任常務副市長。
諶貽琴:少數民族女性副省長
據《貴州日報》報道,5月25日,諶貽琴被選舉為貴州省副省長,連任自2007年擔任的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和貴州省社科聯主席職位。諶貽琴為白族,現年53歲,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她于1982年畢業于貴州大學歷史系,之后一直在貴州省委黨校任職,2001年和2003年先后調任貴州省黔南州委副書記和銅仁地委副書記。
諶貽琴的履新,體現了近幾年官員任命一些新變化:一是對少數民族女性的任用,其中最著名的是現任外交部副部長的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大使傅瑩;二是年輕的高學歷知識分子受青睞。
趙一德:“建立傾聽網絡民意的長效機制”
5月17日,衢州新聞網公布浙江省委決定,趙一德將擔任中共浙江省委秘書長,不再擔任衢州市委書記等職務。趙一德生于1965年,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浙江團省委黨組成員、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溫州市市長等職。
趙一德的網絡宣傳意識較濃,主張各級領導干部學習互聯網知識,提高網絡問政水平,建立傾聽網絡民意的長效機制,切實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
政情
六部委
密集發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在國務院“新非公經濟36條”公布兩年之后,銀監會、證監會、國資委、交通運輸部、衛生部、鐵道部六部委搶在“6月大限”之前先后發文,明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家壟斷領域。5月26日,中國銀監會發文指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與其他資本遵守同等條件”。之前一天,證監會宣布“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國資委“要求國企在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資本”。衛生部5月21日也下發通知表示“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5月18日,鐵道部提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鐵路領域”,交通運輸部則早在4月13日便出臺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從事道路運輸、水路運輸業務”,并建立了相應的財政獎勵補貼制度。
觀察點:還要看地方政府和民間資本是否反應冷淡。
財政部
中央單位原則上不再采購進口產品
5月22日,財政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對于國內產業已經成熟的產品中央單位原則上不得采購進口產品,中央單位應帶頭堅持節能環保、采購正版軟件以及采購本國產品等政府采購政策。采購文件中應明確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的政策,確保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預留采購份額,嚴禁配備明顯超出機關辦公基本需求的高檔、高配置產品。
觀察點:“原則上”這個說法有國標嗎?
統計局
城鎮私營單位員工工資不到非私營單位的六成
國家統計局5月29日發布的2011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顯示,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員工年平均工資為24556元,僅為非私營單位42452元的57.8%。在用工成本上升、工資制度逐步完善等前提下,平均工資總體保持較快增長??鄢飪r因素后,城鎮私營單位員工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12.3%,非私營單位則為8.5%。
觀察點:平均之下,仍是不同行業收入差距的拉大。
輿情
過去兩周的輿情關鍵詞為“質疑”。
某地跑車車禍事件過程曲折,備受關注:5月26日凌晨,一名飲酒男子駕駛紅色跑車載著3名女性先后與兩輛出租車相撞,造成3人當場死亡。后來遇難者家屬懷疑自首的肇事司機侯某為“頂包者”。當地警方對此事件的輿論處理有可圈可點之處,首先是證據公開意識較強,5月28日起連續召開3次新聞發布會公布視頻、肇事者DNA和血跡驗證結果等一系列證據;其次是能夠掌握輿論動向,及時公開車主許某和肇事司機的裸身對比照;最后是能利用新媒體與網友互動,其官方微博主動澄清細節問題,并發動“微訪談”號召網絡留言提問。
盡管有關部門展示了諸多證據,但仍有網友對該事件的處理表示“不信任”。撇開具體事件,公眾的質疑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行為,根植于中國幾十年來“正面宣傳”和“公權搪塞”的土壤。對許多政府部門來說,民眾的信任不再是當然之事,如今官方的“委屈”似乎是對過去“一言堂”的一種補償。
“任督二脈”最近也火了。甘肅省47名醫務人員參加培訓班練真氣,省衛生廳網站5月22日稱已有41名打通了任督二脈,且打通后“很興奮,精力充沛,既往疾患明顯減輕或痊愈”,惹來網友一片質疑。同樣被網友狠狠戲謔了一把的還有公廁蒼蠅的“編制問題”。北京市近日宣布“公廁內蒼蠅不超過兩只”,比起南昌的3只和南京的5只來說“門檻更高”。這兩則事件均由“官方公告”引出,令人聯想起“淘寶體通緝令”、“淘寶體交通安全宣傳語”,以及教育部近日表示政府公文不宜用“淘寶體”的新聞。
政府如今面臨著“怎樣與民眾溝通”的嚴峻問題,文體、措詞、事實、觀點……任何一項不妥都可能激起嘲諷或怒罵。其實與其糾結于用詞問題,不如想想如何平復群眾內心深處的焦慮與不滿—想必這才是癥結所在。
此外,網友也十分關注劉志軍被開除黨籍、吳英終審改判死緩、河南永城官員涉嫌強奸10余名幼女、浙江永康嫖宿幼女案、唐山4.8級地震、5月22日浙江云和縣女副縣長被上訪戶劫持、Facebook上市后股價縮水及其CEO扎克伯格與華裔女友結婚、英國ATM機吐雙倍現金被百人排隊取款銀行卻不追討等消息。(戴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