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8月起,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多了一張新名片,這張名片上印制的頭銜只有一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此前,北京市委組織部宣布,身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的程京,掛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與程京同時被安排掛職鍛煉的還有8名高層次黨外人士,其中既有民主黨派成員,也有無黨派人士。北京市還在2010-2011年統籌全市副處級實職崗位,安排120名黨外人士掛職鍛煉,規模之大在首都尚屬首次。
北京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說,此次安排高層次黨外人才掛職鍛煉是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具體舉措,其目的之一是幫助黨外人士深入了解中共的執政理念、政府的運作機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豐富經歷,增長才干,進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一年多來,中央統戰部和各省(區、市)統戰部舉辦各類培訓班800多期,培訓各領域代表人士4萬多人次,培訓班次和人數均創新高。
作為一名無黨派人士,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2011年被吸納為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社會小組的一員。2011年,中央統戰部聘任180名各領域專家學者,成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12個建言獻策小組,由此探索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的新路子。
湯敏所在的社會小組里共有10多名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2011年9月,湯敏和幾名小組成員結伴到武陵山區調研農村專業化發展的亮點和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一份調研報告,供有關部門參考。這次嘗試讓湯敏感到調研更加有的放矢,而且“由于凝聚了集體智慧,調研小組提交的報告比過去‘單打獨斗’地建言獻策力度更大”。
建言獻策小組的成立,實現了黨外知識分子由“單兵作戰”向“單兵作戰”與“集團作戰”并重的轉變,為黨外知識分子議政建言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舞臺,也提高了建言獻策的質量。
截至目前,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交各類調研報告、意見和建議71件,其中中央領導同志批示57件,很多意見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雖然我是院士,但長期鉆研自己的專業學科,對地方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在很多基層干部面前,我還是小學生。院士團既是一個服務團,也是一個學習團,學習和服務是相互的。”提及數月前的一次服務實踐,年逾七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甘子釗謙虛地說。
2011年7月,長期進行固體物理和激光物理研究的甘子釗離開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實驗室,跟隨中央統戰部組織的黨外院士服務團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尋找“良方”。
與甘子釗同行的還有7名院士和5名專家,多數成員還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等職務。
咨詢論證、考察調研、高校建設、企業診斷……在為期5天的服務活動中,10余名平均年齡近70歲的院士專家為甘南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在打造“同心”品牌的實踐中,統一戰線始終把參與扶貧開發和幫助改善民生作為重點,結合實際,開展了“同心·感恩行動”、“同心·溫暖工程”、“同心·助學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據統計,一年來,各地統一戰線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開發的需求,組織動員非公有制企業舉辦項目推介會、經貿合作交流會、企業家回饋感恩社會等活動,簽訂項目813個,總額3603億元,落實到位資金1700多億元。開展對農村實用技術、醫療衛生、職業教育、勞動力轉移、基層干部、師資6類人員培訓,共培訓各類人員24.06萬人,帶動55萬多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