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移動互聯網視頻將成為百度開掘的下一個金礦。
今年11月初,百度宣布將收購私募公司普羅維登斯資本所持有的愛奇藝約30%的股權,在增持完成后,除去愛奇藝管理層持有的少量股權,百度將持有愛奇藝約96%的股份,成為愛奇藝唯一的股東。增持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此后,愛奇藝作為獨立子公司將會并入百度。
“對百度而言,此舉有很強的戰略意義,我們都看好愛奇藝和百度戰略協同價值,也看好愛奇藝的發展潛力。”全面負責百度投資并購業務的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自2010年上線以來,愛奇藝的營收在中國網絡視頻市場穩居次席,在移動領域,其客戶端的裝機用戶已經突破一億。在10月30日,百度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的電話會議上,百度CEO李彥宏提到:“愛奇藝有20%的流量來自移動平臺,我們將嘗試把愛奇藝的內容更加無縫地整合到百度的整體搜索服務中。”
百度用全資持股的方式,顯示了其對視頻行業的看重,以及視頻對于百度移動互聯網戰略中所處位置的認可。在版權大戰偃旗息鼓之后,視頻也將在移動領域展開爭奪,百度也希望用“視頻+搜索”的移動布局在競爭中占據主動。
未來自制視頻將占15%的總流量
百度在國內搜索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一直是愛奇藝快速發展中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百度的視頻搜索功能,優先顯示愛奇藝結果,更多的流量被導向了愛奇藝。目前,愛奇藝的流量有40%左右來自百度。
在正式成為百度的子公司之后,除了在資金、視頻資源方面繼續獲得支持之外,愛奇藝更希望利用百度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方面的優勢,挖掘數據價值,最大化地依靠“搜索+視頻”的獨有條件開展業務,也由此勾勒視頻網站未來的發展方向。
按照計劃,百度將在業務上與愛奇藝的產品結合更多,對系列產品做更深度的整合。除在搜索流量上的支持,其他產品線,比如視頻搜索、推薦技術、數據分析等方面,百度的團隊都可以為愛奇藝來服務。
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版權大戰之后,2012年中國網絡視頻版權價格已經趨于理性。目前的版權價格與2011年同比普遍下降了近2/3,但版權費用仍是視頻網站的主要成本。
通過百度的搜索數據,愛奇藝能夠獲得熱門關鍵詞,然后可以跟進這些關鍵詞制作特定的視頻。制作這些視頻的成本要比購買電視劇的成本低很多,但是這些用戶感興趣的視頻播放量卻可能和熱播劇旗鼓相當。
未來愛奇藝將會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目前愛奇藝的自制節目團隊只有31個人,自制內容所占的流量比例還很小,不到5%,在未來,愛奇藝首席執行官龔宇希望愛奇藝的自制內容,尤其是自制節目能夠占到流量的15%,“如果流量到15%,收入肯定會占20%以上。”龔宇表示。
另外,針對一些商業性質的關鍵詞,愛奇藝可以幫助廣告客戶制作視頻,從而幫助百度進行流量的變現。“百度把流量導向愛奇藝,而愛奇藝獲得的收入也會給到百度,雙方采用收入分成的模式。”龔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2012年,百度開始在云計算領域發力,特別是針對個人用戶的云存儲服務會對愛奇藝有很大的幫助。用戶可以把視頻下載到本地的硬盤里,也可以存到云端,實現多設備觀看,這也被認為是愛奇藝和百度在云端最好的協同效應。如果視頻網站要獨立搭建云計算平臺的話,成本將是巨大的。
“62%移動端用戶不常用PC看視頻”
百度本身在移動互聯網戰場的布局,也被認為是其將愛奇藝回收的另一大主要目的。百度希望通過控制愛奇藝,向移動端轉型。
在9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百度CEO李彥宏表示,隨著3G網絡的鋪開和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加,最近一兩年,移動互聯網的熱潮日益地發展了起來。僅在中國,3G用戶就達到了2.1億人,而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銷量是4917萬臺。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用戶的視頻觀看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在移動終端觀看視頻。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網絡視頻藍皮書》顯示,用戶每周在PC、電視、平板電腦及手機終端上,觀看視頻的小時數分別達到12.6、9、8.3、7.2。
愛奇藝在移動領域已經處于領先位置。截至2012年10月初,愛奇藝在手機客戶端裝機量為7000萬,iPad裝機量為1000萬。
“62%移動端用戶不使用PC看互聯網視頻,也就是說移動客戶端可以覆蓋大量新生用戶。”愛奇藝銷售部運營中心高級總監葛承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為了更直接為百度APP帶來流量,10月底,百度與愛奇藝達成應用內搜索合作。這是一種通過搜索客戶端調用第三方應用的模式,目前,使用Andriod系統手機的用戶可以通過百度App完成從影視搜索到高清播放的全部過程。
“如果網絡視頻能成為能夠證明自己擁有最強勁的需求,或者成為移動終端的必備應用,那通過控制愛奇藝,百度就將擁有另外的流量獲取渠道,以適應PC向移動設備的轉型。”巴克萊資本在其報告中指出。
等待4G流量資費下調
盡管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從PC端向移動終端轉移,但對于視頻這一高流量消耗品,其用戶行為也受著網絡環境的制約。
雖然智能手機使用通信網絡更方便,但用戶更習慣于通過Wi-Fi網絡接入互聯網。
在中國的網絡環境下,盡管運營商網絡速度提高、流量資費越來越優惠,但3G上網流量費用依然較高,Wi-Fi在中國的普及仍然較低,用戶極少能夠實時進行搜索并觀看視頻,普遍的行為是,用戶在Wi-Fi環境下,通過視頻網站的客戶端把視頻下載到手機上,在需要的時候觀看。
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公司的分析師在2012年9月對1500名Android手機用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測試的24小時之內有78%的被調查者選擇連接Wi-Fi網絡進行數據的上傳和下載等等。
據移動數據解決方案公司Mobidia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智能手機產生的流量中69%通過Wi-Fi網絡發生。
美國63%的智能手機流量來自Wi-Fi網絡,而英國高達81%的智能手機流量來自Wi-Fi網絡。音樂、視頻、照片分享和家庭辦公等重數據應用選擇Wi-Fi網絡連接的比重更高。iPhone對于Wi-Fi網絡的依賴要高于Android手機。
視頻網站和運營商做出了一些努力,希望打破這一制約因素。
8月,上海聯通和土豆、PPTV、搜狐視頻達成合作,上海聯通的用戶只要花上每月10元的包月費,就能收看土豆、PPTV或者搜狐視頻的節目,對流量和時段都沒有限制。
針對這一問題,愛奇藝也推出了對流量更為友好的、基于HTML5技術的視頻行業首個Web App化視頻觀看站點“m.iqiyi.com”,用戶無需安裝任何應用程序,就能夠在手機網頁端享受高清流暢的客戶端式觀影體驗。
更多的人冀望4G網絡能夠依靠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資費解決這一問題。
目前中國移動在香港的4G網絡服務,已經提供每月398港幣的不限量本地數據服務,不過,在用量達到5G之后,其速度將被限制在不低于每秒128KB,且不能使用包括BT下載在內的P2P功能。
盡管工信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11月于深圳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透露,內地4G網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商用時間表,但中國內地的4G網絡的發展也正在提速。今年7月,中國移動啟動了TD-LTE 擴大規模試驗,參照商用網絡建設運營模式開展,在現有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7 個規模試驗城市的基礎上,增加了天津、青島、沈陽、寧波、成都、福州等城市開展擴大規模試驗,2012年網絡基站建設規模超過2萬個。這一數字在2013年預計將達到20萬個,覆蓋超過100個城市,3 億人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測,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將會加速寬帶化進程,推動TD-LTE向高速無線局域網發展,而這正符合用戶對移動視頻隨時隨地、隨搜隨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