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余顯斌
他準備把母親送入養老院,因為,母親已有了老年癡呆癥。
經常的,母親會一個人坐在客廳里,抱著個鐵盒,喃喃自語,見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問她說什么,她搖搖頭,說什么也沒說。
妻子說,■人了。
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間,跑出來,看到客廳中坐著一個黑影,嚇得妻子一聲驚叫。他也醒了,跑出來,拉開燈,母親正端坐客廳中,一言不發。他說:“媽,你怎么坐在這兒啊?”
母親站起來,搖搖頭,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來的。
兩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氣地道:“這日子怎么過啊?”說完,就勸他,還是把媽送養老院吧,啊,那兒老人很多,還有個伴。我們呢,一個星期去看一次,也不會冷落了老人。
他搖著頭,嘆口氣,怎么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小小的他死了父親,母親守著他,單門獨戶。那時,有很多人上門說親,讓母親再嫁一個,也好有個幫手。可是,母親堅決地拒絕了,她怕嫁人后,兒子受委屈。
母親一個人帶著他,靠自己賣菜為生,一路摸爬滾打,艱難走來,送他上大學,教他做人成才。現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業,母親還沒享幾天福,就送去養老院,那怎么行?
妻子很生氣,轉過身睡了。
第二天,做飯時,母親又出了錯。本來,飯已經做好,母親又去開了開關,結果,一鍋飯全糊了。妻子看著滿鍋的飯,埋怨說:“媽,你怎么又開了開關啊。”
半天,母親回答:“我忘了。”
另一次,母親走出去了,回來時,竟然進錯了家,去了另一層樓,幸虧人家送了過來。
幾次這樣,他的念頭松動了,想:把母親送到養老院住下看看吧!興許對她還有好處,那兒老人多,可避免孤單。那天,趁母親精神頭好時,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人,并說:“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母親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妻子在旁邊,忙說:“媽,你去了,如果住不慣,我們再接你回來好嗎?”
母親嘆口氣,點了點頭,想收拾一點東西。她收拾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她常摸索的那個小鐵盒。鐵盒上上著鎖,母親把它緊緊地抱著。
妻子說:“媽,這個盒子就放在家里吧。”
母親不肯,很堅決地搖搖頭。他說:就讓媽帶走吧。得了遺忘癥之后,母親什么都忘記了,可就是沒忘記這個鐵盒,一直帶著它,從不離開。妻子拉過他,點著他的額頭罵道:“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搖搖頭,一直以來,母親把那盒子看得寶物一樣,他怎么知道。
妻子說:上一輩人,手中總有一些寶貨或銀貨,放在手邊,媽的盒子里,很可能是這些東西。他一聽,也心動了,他知道,母親的娘家,過去是大地主啊,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寶物,拿去養老院,丟了,或者遭了小偷,就太不值了。
所以,他伸出手道:“媽,把盒子給我看看好嗎?”
母親搖著頭,抱得緊緊的,不給他。
妻子見了,忙在他耳邊嘰咕了幾句。
那天,他們沒送母親去養老院。當晚,母親睡熟時,他們悄悄拿出那個盒子,輕輕打開,一時,他眼淚直流。第二天,兩人沒送母親去養老院。以后,再也沒送母親去養老院。
鐵盒中藏的不是金,也不是銀,是一縷胎發,幾顆乳牙。里面,還有張發黃的紙條,上面寫著字,記著他換牙的時間,還有第一次剃發的時間。
他們那兒,有個風俗,孩子的乳牙和胎發,要保存好,不能丟失。不然,孩子會夭折的。
■摘自《新課程報·語文導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