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暉
“他是你的哥哥嗎?”
課間,六年級3班的男生大都在教室里追逐打鬧,課桌椅被撞得橫七豎八,可卿浩洋仍然待在自己的座位上抓緊時間做著最后復習,很快他就要參加成都市新都一中的小升初自主考試了。不過,浩洋的心里卻惦記著很久沒來上課的小宇。
小宇患有罕見的先天性成骨不全癥,即所謂的“玻璃娃娃”。因為這病,他的父母很早就離了婚,媽媽為給小宇治病籌錢只得前往大邑經商,而孩子的日常護理就托給了年邁的外公外婆。
“我想去學校念書。”10歲那年,病情暫時穩定的小宇央求外公找到離家最近的新都區新新路小學的校長王智隆,希望可以圓自己的讀書夢。
其時,小宇早已錯過了入學年齡,況且他的身體狀況也很難保證能夠跟上正常的教學周期。但王校長見小宇聰明懂事,最終還是破例接納了他。
卿浩洋和小宇被分在了同一個班?!拔疫€記得第一次在學校見到他是在班隊課上。他坐在輪椅里,完全看不出比我們大四五歲,因為我們同住一個小區,班主任就讓我要多關心和幫助他?!焙蒲蠡貞浿?。
從那時起,浩洋每個清晨都會到小宇家等著和他一道出門,只要不是下雨天,浩洋就會擔任小宇的“司機”。
浩洋個頭不高,身形瘦削,六年級時才剛到140厘米,60來斤的體重也只相當于小宇的一半。從他們的住處到學校有四五百米,浩洋總是推一會兒歇一會兒,而輪椅上的小宇也會給他加油鼓勁。這樣,“小個推大胖”便成為新新路上的一道獨特風景,街邊的店家幾乎都對此印象深刻。
當然,偶爾也會有不明就里的陌生人誤會他們的關系。
“他是你哥哥嗎?”
“不是,可我們是最好的哥們!”
學校的電動伸縮門鋪有一排鋼軌,雖不起眼卻成為了浩洋眼里的一道“坎”,因為用力太輕推不過去,而一旦使勁過猛又會讓小宇經受顛簸而產生骨折的風險。最初幾次浩洋怎樣也掌握不好火候。
后來,警務室的趙老師每當見到他倆到來就會主動上前搭手,把輪椅輕輕抬過鋼軌再穩穩放下,久而久之這成了他與浩洋間的小默契。趙老師說:“這兩個娃娃實在太不容易,誰也想不到這一推竟可以堅持5年,眼看當年的小不點轉眼都成畢業生了?!?/p>
一起學乒乓球的夏天
一年級時的課間,同學們都愛到操場上去玩,每次只剩下卿浩洋和小宇還待在教室。有一回班主任胡艷發現了這事,便去詢問浩洋。
“我看小宇老是一個人坐在里面,我怕他太無聊,想陪他玩?!毙『蒲笥行┬咔拥鼗卮?。
幾天后,浩洋歡天喜地回到家,說是要向媽媽報告一個好消息。原來,他成了班里推選的第一批“少先隊員”。
“之前,學校專門召開了家長會,讓我們要鼓勵自己的孩子積極參評‘少先隊員,我還故意探了下浩洋的口氣,他倒是顯得滿不在乎。沒想到,評上之后會這樣激動。”浩洋的媽媽楊玲說。
“快說說,大家都是怎么把你選上的?”
“其實,同學們基本都沒給我投票,我是老師額外推薦的?!?/p>
楊玲有些納悶,后來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浩洋長期都跟小宇待在教室里,而沒能融入同學們的圈子。
不過,媽媽并沒責怪浩洋。“我希望浩洋可以從小就擁有善良和愛心。我就跟他講,小宇有困難你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忙解決。他不方便到操場去玩,如果你也出去了那么他就會更加孤獨。”
胡艷說:“剛開始小宇對浩洋的關心還有些抵觸,但浩洋的真誠打動了他,后來他倆真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浩洋還給小宇取了個很親的綽號叫‘圓圓。”
浩洋沒什么特別的興趣愛好。直到四年級,他突然向媽媽提出要去報名參加乒乓球培訓班。
“我和圓圓商量過了,因為只有這個項目我們可以一起玩?!?/p>
那是個酷暑難耐的假期,但卿浩洋陪著小宇從沒落下一堂訓練課,而且在沒有集體訓練的時候,他們還到附近的學校單獨練習。
從練球的地方回小區有條近路,原本那是菜市場的便道,很窄且是一處斜坡。
這天剛下過雨,媽媽站在窗口等著浩洋回家。她看到一起打球的玩伴們很早就從便道上奔跑回來,唯獨不見浩洋和小宇。
“浩洋呢?沒跟你們一起嗎?”
“我們一起走的,他們還在后頭呢!”
可楊玲等了十來分鐘也還不見浩洋的身影,正在心里犯嘀咕的時候,終于看到浩洋推著小宇不緊不慢地從外面的大馬路上繞遠回來。
“人家小朋友這么早就回來了,你們為什么不跟著一起走呢?”
“他們抄小路,我當然可以走了,但這么濕很可能把圓圓摔著啊。
浩洋的回答讓楊玲感到很欣慰。
你是我的腿和眼
同學們都說其實浩洋在班里顯得有些內向,平時也不愛跟大伙兒交流,但他對小宇卻一點兒都不含糊?!八郧盎径贾桓∮钔?,小宇要上衛生間都是浩洋推著去?!?/p>
就這樣,小宇在浩洋的陪伴下升上了五年級,他的成績在全班名列前茅,還獲得了奧賽和華賽的獎勵,而心態也變得更加樂觀。在一篇名為“我喜歡”的作文中小宇寫道:
“我喜歡漫步在春風中,更喜歡綻開在人們臉上的花朵。當我去上學時,鄰居沖著我微笑,讓我的心暖烘烘的。到了學校,看著大家在操場上開心地玩耍時,我也會非常開心。放學后,同學推著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也會不斷地向路人送去微笑?!?/p>
然而,多舛的命運卻總是捉弄人。五年級下半學期,小宇的病情突然惡化,只能在家臥床休息,再也坐不起來,也根本沒法去學校上課了。
“學校為了小宇的行動方便,以前特意把他所在的班級固定留在一樓,從不隨年級的增長而上移樓層。”德育主任包莉紅老師說,“直到這學期,小宇確定無法再回到校園,我們才把這個班移到了四樓。”
打那之后,浩洋更是每天放學后都去小宇家,把他當天落下的功課和作業講給他聽,還跟他擺談學校的趣事?!拔矣袝r候中午也去,只要一有時間就去!”
“以前大家都說浩洋是小宇的腿,現在又成了他的眼睛?!卑蠋熣f,“這學期老師們去探望小宇,他始終躺在床上耷拉著頭,顯得非常沉悶。但即便如此,只要卿浩洋一出現,他立馬就像換了個人一樣,會嘰嘰喳喳說個不停?!?/p>
“我一定要和你一起畢業?!边@是浩洋給小宇的承諾。
卿浩洋現在備考新都一中,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學校。但其實早在去年的暑假,他就已經考取了該校的“三優班”,并獲得了千元獎學金。
“三優班”是新都一中師資力量和重視程度最強的班,就讀該班還可以讓浩洋比其他同學提前一年進入初中。
不過,浩洋告訴媽媽:“我還是打算暫時放棄。我覺得應該再多讀一年,這樣可以讓自己上中學的基礎更牢靠一些;而且——我已經答應了要和圓圓一起畢業!”
楊玲當然希望兒子可以把握住這次機會,她也知道,即使小宇最后參加并通過了小升初考試,浩洋和他也很難會在一起繼續上學。但她并沒有把這些告訴浩洋,而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滿樹的花兒都是我的祝福
2011年9月,成都在全市范圍征集好人好事素材,卿浩洋的事跡被學校推了上去。不曾想,他的材料一經傳開,立馬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當年底,浩洋就成了史上最年輕的“成都好人”提名者。
浩洋很快出了名,各級媒體上常常可以見到他的名字;而在學校里,他更是成了“大明星”。
學校專門為浩洋舉辦了多場主題報告活動。在教學樓的墻面上,張貼著大幅的紅底海報,號召大家向他的“雷鋒事跡”學習;在海報旁的轉角處,浩洋植下的一株櫻花樹正吐露新芽,銘牌上寫著“滿樹的花兒都是我的祝?!?。包莉紅老師介紹說:“在他的帶領下,各年級都為學校種下了樹苗?!?/p>
“說心里話,我挺替他高興。因為這孩子以前不大善于跟人交際,但自從獲獎后他結識的人增多了,也變得活泛了許多?!睏盍嵩谡務搩鹤映雒麜r仍有些謹慎,“可我還是不大放心,我怕他會因此驕傲。所以我偶爾會提醒他,‘當你40歲的時候再回頭看現在,這就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點。”
不過,卿浩洋倒是對這些光環顯得滿不在意:“沒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都在幫助圓圓,我可能只是做得多一些。我們倆就是好朋友,以前是,今后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圓圓可以重新坐起來,到那時,我還會推著他去讀書。”
胡曉宇摘自《廉政■(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