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穎(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楊浦 200438)
國際羽聯在2006年宣布21分每球得分制的新規則正式實行。其目的旨在使比賽時間更具有可控性,增強比賽的對抗性、偶然性和觀賞性。隨著新規則的出臺,女子單打技戰術朝著男性化趨勢在發展,即技戰術更具進攻性,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有機會就積極下壓,得分提前等。
通過發球落點、得失分段落、方法等技戰術的統計分析,研究在實施新賽制后,女單比賽發接發環節的技戰術運用情況,探討影響比賽勝負的因素。
2.2.1 、研究對象
參加2009年羽毛球世錦賽的國內外優秀女單選手。
2.2.2 、錄像采集、觀察法
本文利用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信息技術研究室開發的“羽毛球技戰術采集系統”軟件對比賽進行了技戰術數據采集。
2.2.3 、數理統計方法
運用Excel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2.3.1 、發球技術的落點變化統計
在發球落點上,運動員發網前和后場各占50%,說明在實行21分制后,盡管女單比賽存在朝著發球搶攻的趨勢發展,但是發后場球依舊是比賽中運用的一項重要技術。目前世界優秀女單選手的發球方式,有向個性化和全面化發展的趨勢。大部分的選手根據自身和對手的特點,以及為了調整比賽節奏和臨場技戰術運用的變化,決定使用何種戰術。因此,在21分制比賽發球落點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情況下,通過發高遠球,調整比賽節奏,增加其對接發球方的動作判斷和反應時間,仍然是女單比賽中一項重要的技戰術。

圖1 :發球區域統計
2.3.2 、段落得失分統計
統計結果表明,得分拍的段落主要集中在前10拍,前4拍的得分接近于整場比賽的30%。周潔云通過對21分和11分制的比較得出,在3-8拍段落中,21的得分比例在增加,16拍后的段落得分在降低。說明較之11分制冗長的多拍后得分,21分制的得分更干脆利落,并且主要集中于前10拍,指導思想也朝著更加積極主動的方向和技術更加兇狠的趨勢在發展。失分拍的段落也主要集中在前10拍,與得分拍相比,1-4拍的失分比率有明顯的提高,因此減少前4拍失分將有助于獲取比賽的勝利。

圖2 :段落得失分拍統計
2.3.3 、前四拍得失分方法比較

圖3 :前四拍得失分方法統計
在得分拍方面,接發球開始一方在前四拍的得分率明顯高于發球方。尤其是接發后場球,由于是第二拍,有利于爭取最舒服的擊球位置,選擇最具有威脅的出球落點,給第三拍的擊球者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失分拍方面,最高的是接發網前球。針對女單而言,發搶技術是一種新的嘗試,這項技術的運用并不是非常成熟,易得分也易失分。
3.1.1 、實行21分新賽制后,女單整體的發球技戰術運用和落點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發后場高遠球仍然是技戰術運用和節奏調節的重要選擇。
3.1.2 、速度加快,得分段提前,發接發的積極作用被放大,并具有更重要的戰術意義。
3.1.3 、對于女單而言,發搶技術運用并不是非常成熟,易得分也易失分。
3.2.1 、新賽制下,為提高和完善羽毛球女單運動員發接發技術環節,需在平時訓練中多加強發接發搶攻的技戰術練習,強調技術的穩定性與有效性的統一,以及第三拍和第四拍的連貫能力。
3.2.2 、在訓練中加強對前4拍戰術意識的培養,通過發球落點和弧度的變化,力求找出具有針對性的不同發球落點和回球組合的戰術,加強搶攻為主要目的指導思想。
[1]程勇民.“快、狠、準、活”技術風格對中國羽毛球運動的促進與制約[J].體育學刊,第12卷,第2期,2005年3月.
[2]付娜,張超慧.新舊賽制下羽毛球女子單打后場技術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0年01期.
[3]王榮.試析新賽制對羽毛球運動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第14卷,第3期,2006年3月.
[4]戴金彪,管穎,盧志泉,蔣健.“21分制”對羽毛球男單技戰術發展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32卷,第2期,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