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在中國工業化初始階段和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崛起的中國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特別是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我國財政部發布的與國際會計準則體系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只是強調新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執行,同時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沒有強調小企業必須執行。2009年7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適時制定并發布了《中小企業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鑒于此,為規范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行為,促進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財政部于2011年11月18日出臺了《小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和發布,為改善小企業稅收和融資環境、改進和加強小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水平、規范了小企業核算體系發揮了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導向支持依據。
2011年7月,工信部、國統局、發改委、財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其中規定了農林牧漁、工商建筑、交通運輸等各行各業小企業劃分的標準,同時廢止了原中小企業標準的劃分,為小企業執行即將發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奠定了基礎。小企業由于其規模以及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與大中型企業相比,明顯小和少而被分別界定為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以下簡稱小企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小企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最活躍、最具潛力的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不可否認的是,在同大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小企業暴露出了自身明顯的弱勢,突出表現為各項管理制度不規范、機構不健全、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大、融資渠道不暢、財務管理能力偏弱等“亞健康”狀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與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下的中國經濟,面對千變萬化的惡劣的中國市場環境,如何使小企業走出投融資等經營管理瓶頸,使其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邁上健康發展之路,從而推動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嚴峻課題。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必須獲得相關的會計信息才能據以做出正確的決策。而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源于高質量的會計行為,《小企業會計準則》是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依據,更是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
自2004年《小企業會計制度》頒布至今,有近十年的時間。《小企業會計制度》內容已顯陳舊,不能完全規范企業經濟事項和會計行為,如企業合并、租賃、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辭退福利等業務。為適應經濟形勢和新業務的變化和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會計核算內容上,增加了許多新的核算內容,如生物資產等。在科目的設置上,也增設了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等新會計科目。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其經濟業務特點繁雜、瑣碎。尤其是每年年末,由于會計利潤與稅法利潤之間的差異,會計利潤要調整為稅法利潤——即應納稅所得額,為此每每動用了大量的資源。在積極趨同稅法利潤的前提下,《小企業會計準則》取消了以往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原則,按照歷史成本計量期末資產價值,消除了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暫時性差異,減少了申報納稅環節時進行的所得稅調整等工作,減輕了會計人員負擔,節約了大量資源,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基本一致,但是,會計與稅收的目標、方法和原則仍有不同,會計核算與稅法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有諸如企業按照公允價值及其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等原則進行計量、長期股權投資具備一定標準和條件要用權益法核算等,具有衡量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對資產不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取消了權益法核算而只采用單一的成本法核算,等等一系列的簡化核算要求,減少了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降低了會計核算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縱觀《小企業會計準則》十章,九十條及其附錄內容,除了對《小企業會計制度》未涉及內容增加規定外,大多數體現為保留和簡化兩個層次內容。第一,對有關會計事項處理,保留《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如賬戶性質及其分類標準;記賬、算賬、報賬及其會計核算方法流程等內容;第二,更改及簡化《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制度》相同會計事項。
《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小企業的財務報表編制程序進行了簡化,只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不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由于小企業范圍界定清晰,其中指明不含有母、子公司,因此,列報內容不繁雜,簡潔明了;在確定計算企業利潤程序時,避免了冗長的計算過程,為外部利益相關者看懂財務報表,合理決策,奠定良好基礎,對小企業投融資業務的推進,起到非常的促進作用。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并實施,標志著我國小企業財務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也使我國的財務會計更加市場化和國際化。小企業會計及財務管理人員應積極應對《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活動造成的影響,作出充分的積極的響應,有效制定及不斷調整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策略,適應新準則要求,提高小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發揮財務管理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最終促進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小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
[1]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著:《小企業會計準則解讀》,立信出版社,2012年.
[2]姜潔,論《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準則的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財稅論壇》,2011年.
[3]王國生,《小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及應用》,中國財政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