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漢勤
(一)預算管理能夠防止高校的盲目發展。高校的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基礎,能夠促進高校制定更加長遠的計劃,避免了高校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盲目的投資而產生的危機,減少辦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二)預算管理是促進學校各部門間相互交流合作的渠道。對于各個部門以及院系各自的責任要進行明確,協調發展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避免由于責任不清而造成的相互推諉的事情的發生,減少了各個部門間相互矛盾,使得各個部門能夠協調的發展。
(三)預算管理能夠更好的強化內部考核和控制。高校的預算管理是高校績效標準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給績效評價提供了一個標準,是高校辦學計劃的一種量化的表現,方便對于各個部門實施量化的業績考核以及獎懲制度,也方便對于員工的激勵和完善內部控制。
(一)高校某些領導對于預算管理沒有正確的認識。高校的某些領導預算管理的意識不強,單純的把預算管理當做資金使用的一個前期的計劃,是要隨著客觀需求而不斷改變的。這樣的錯誤的認識被應用在預算管理中就會產生敷衍了事的情況出現,在預算過程中不嚴格按照預算標準和項目標準濫用資金的現象很嚴重,預算方案沒有依照高校的實際需要而擬定,導致了預算和高校的工作嚴重的脫節。另外一些高校預算部門對于收入預算不重視,而單純的重視財務分配的問題,對于收入沒有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了預算編制的數據和實際差距甚大,影響了預算的執行。
(二)高校的預算編制缺乏規范性、標準性。在高校,預算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沒有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編制的內容沒有涉及到高校工作的實際內容;日常業務量的大小和性質沒有組織專門的人員進行調研和深入分析;預算編制長期沿用傳統的“基數+增長”的分配方案,基本是通過上年的基數加上本年的增減因素來確定本年度的支出的規模多少,此方案雖然簡單,但是缺乏公平性、規范性以及透明性的原則。
(三)高校缺乏有效的預算執行方式。對于完善的預算管理網絡和科學的管理程序在很多高校都暫時沒有辦法建立健全,在實際情況中預算超支、經費的挪用等現象屢見不鮮,使得高校重大項目的資金無法保證。并且高校對收支缺乏統一的籌劃,資金使用混亂。資金的流向和預算控制嚴重脫節,事前、事中、事后都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控制,預算效果差,不但無法反映預算資金的全貌,也不利于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
(四)高校缺乏完善的預算支出考評制度。現在,在大部分高校的實際工作中,實際分工和操作的權限并沒有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信息交流,信息傳遞經常出現脫節的現象,年度預算執行完成之后,往往對于預算支出項目執行缺少考核,沒有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不利于調動高校人員進行預算管理的積極性,歸屬的經濟責任沒有很好的落實。
(一)提高高校全體人員預算管理的意識。高校尤其是高校的領導要重視預算的編制,要組織學習財政部門以及教育部門關于預算編制工作的精神和要求。高校應當在全院各個部門各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以及財務人員中展開部門的預算會議,學習相關的文件,為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嚴密的動員部署。對于相關人員提出明確的任務要求和安排,將預算管理工作作為高校的一項重要的項目來執行。高校應當對于參加預算編制的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統一的認識,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效果。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制,強化預算的嚴肅性,明確預算的收支范圍、編制程序、編制的原則等。
(二)完善高校預算編制的程序。高校的預算編制必須充分的考慮到日后資金支出可能產生的缺陷或者漏洞,并且和有關國家政策法規、條例制度、監督措施等等結合起來,把高校資金的預算管理更加進一步的細化,建立健全量化的財務考核和評價的指標。例如政府采購的方式盡可能的用于一些大型的辦公設備、器械儀器等等的采購,根據高校實際采購的數量、名目、資金來源等等進行詳細完整的列報,并且據此編制政府采購目錄表;但是對于一些大型的非教學用的設備儀器等還應當由財務部門提交給予資產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的招標采購;對于高校的一些建設性項目以及專項工程都要先遞交項目申請,出具項目的可行性報告,準確的預算項目的支出等。此外,高校財務年度預算編制要考慮到一些瑣碎的問題,避免對于一些極為細微的支出問題做出繁瑣的規定,這會使各個部門的職能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影響到學校事業發展的效率。因此預算管理也不能盲目的追求詳盡,更多的要考慮到高校的實際情況。此外要避免多部門對于申報資金的項目進行重復的申報,必須進行全局的考慮,對于重復投入和反復出現的項目要及時進行溝通,保證資金得當的安排。
(三)加強對于預算管理實施的力度。高校的預算執行從年初對于本年度預算的執行到年末預算的結束這段時間,基本上包括了收入、支出的預算執行以及最后的預算平衡三個部分。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的預算彈性偏大,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隨意的擴大收支范圍以及提高支出的標準等等的情況經常出現,導致了決算和預算脫離,不能對預算的情況進行正確的反應,預算的控制作用不能體現出來。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于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來保證高校的預算管理有序、有效的進行。在預算執行前,高校可以科學的制定各種的預算指標,加強預算計劃的安排以及執行。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要進行定期的追蹤和調查,并進行詳盡的分析,及時掌握高校的預算收支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對于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改進,保證收支的平衡。各項支出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開支制度和標準,不得隨意更變。
(四)建立高校支出預算的考核制度。支出預算的考核制度實際上是對于高校經費的支出以及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的一種體系,加強了對于支出的管理意識,使得預算的支出結構得到了優化,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完善的預算支出的績效評價制度必須有一套完善、科學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在高校中,進行預算的編制,決定預算的政策以及對預算資金的分配都歸屬于財務部門,它是學校進行資金管理的主題部門。但是預算資金涉及的范圍較廣,并且像教學、科研、后勤等都具有各自的特點,財務部門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因此必須建立一個以院長為財務組長,其他部門的處長作為成員的評價小組來對經費支出進行考核,來提高評價的權威性,建立支出預算的計劃、決策、管理的制約機制,不斷實現績效考核的制度化管理。
[1]夏青高,高等學校預算控制與評價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10(3).
[2]王曉玲,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會計之友,2009(13).
[3]吳海瀾,關于加強高校預算管理的思考[J],銅陵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