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韞
所謂會計委派制是政府部門和產權管理部門以所有者身份委派會計人員代表政府和產權管理部門監督國有單位和集體企業資產經營和財務會計情況的一種制度。會計委派制作為對傳統會計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對我國現階段的會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江蘇建設系統部分試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政策,雖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實施的現狀和效果并不理想,仍舊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建設系統的行政事業單位門類復雜、人員多、數量大,經過全行業公用事業改革、勘察設計改革、房地產改革等,大量的事業單位由事改企,余下的行政事業單位主要從事行業管理和公共服務。這些行政事業單位具有行業分散、單位人員偏少的特點。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擺在了建設系統主管部門的面前。江蘇建設系統九十年代以來,對這些中小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進行會計委派制的有益探索,形成了會計委派制的兩種主要模式。第一種模式,集中核算模式,即將中小事業單位的財務統一管理,成立委派中心進行集中核算,各單位僅設一名報帳員;第二種模式是單位核算模式,即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統一由會計委派中心統一委派,實施對會計人員的統一管理。這兩種模式通過多年的運行,各有利弊,仍有探討研究的必要。
會計委派集中核算的好處是單位預算編制簡便、易行,預算執行可從全局上對項目資金進行科學的調配和合理的使用,確保資金使用的重要性和合法性,有效避免了資金被挪用或造假等問題的產生,在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的同時,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和準確,能夠準確反映所屬單位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這種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會計人員與生產經營脫節,會計的監督功能加強了,但會計服務的功能卻嚴重削弱了;二是對會計事項的真實性無法有效判斷,致使部分單位私設“小金庫”、資金體外循環現象日益增多,成為近年來的主要違紀行為,甚至觸犯了法律;三是單位行政負責人由于不能及時了解財務情況,甚至怕露富,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經營積極性。這些現象的存在,也成為會計委派集中核算制下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會計委派單位核算制相對于集中核算制而言,既有利于會計人員的管理,又有助于受派單位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在財務活動中,會計的職能包括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分析、會計預測等,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會計管理體制的影響,會計的各種職能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整體不平。在會計委派制度下,會計人員經過嚴格選拔和培訓,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都比較突出,除了能夠更好地參與會計核算、財務監督等工作外,還可以參與項目預算的編制,對項目預算的過程進行跟蹤,有效減少了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不規范行為,這對提高中小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整體水平和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樣,這種模式也同樣存在弊端,一是中小事業單位過多,被委派人員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逆向選擇”和會計人員的道德風險很難從根本上進行規避;二是實施的法律依據有待進一步完善,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單位的行政負責人是單位財務活動和第一責任人,行政事業單位有根據單位自身的特點設置財務機構、配備會計人員的權利,當相關單位再向其委派會計人員時,便與原有的會計人員產生了法律上的沖突,使得很多單位的“會計委派制”流于形式;三是委派人員與受派單位的關系不夠清晰。目前,江蘇建設系統做得較好的南通地區,會計人員的人事關系、工資福利待遇均在會計委派中心,與受派單位的待遇不掛鉤,受派人員財務服務的積極性不高,相對于受派單位而言,委派的會計人員是“外部人員”,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受到了嚴重影響。這些現象,同樣給中小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的模式帶來了思考。
根據中小事業單位的特點,建設系統中小事業單位在會計委派制的實施模式上決不能搞一刀切。筆者的體會是,對從事行政服務、公共服務的,沒有經營性收費來源的中小事業單位宜采用會計委派集中核算的模式,包括部分行政事業性社團組織,如工會等;對有經營性事業收入來源的事業單位及社團組織,宜采用會計委派單位核算的模式,人員編制在會計委派中心,薪金待遇與受派企業掛鉤。
1.加大對會計委派制的宣傳。相關部門要綜合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對實行會計委派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的宣傳,使社會各界都能夠充分認識到會計委派制的優勢和職能。實施會計委派制,不僅可以加強受派單位的財務監督,規范受派單位的財務管理行為,還有助于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有效減少各種腐敗違紀行為。
2.制定嚴格的績效評價制度。為了保證委派人員在受派單位各種行為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提高相關人員在開展相關業務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制定嚴格的績效評價制度,加強對二者的考核力度,確保二者在會計委派制下開展各項工作的規范和科學性。
3.多加強相關部門與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從整體上看,會計委派制的實行,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社會工程,在實施過程中涉及到多種部門和各類人員,因此需要加強相關部門以及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這樣才能為會計委派制的實施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妥善解決現階段實施會計委派制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4.實行定期輪崗與工作回避制度。為了防止委派人員與受派單位關系的過于緊密,應當制定合理的委派期限,實行定期輪崗和委派制度,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單位內部集體財產的無序流失。
綜上所述,會計委派制在中小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大力推行與實施,能夠提高相關單位的會計核算質量,增加會計業務開展的有效性,有效避免各種違規違紀行為。但是針對會計委派制的實施現狀,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與會計委派制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制定更加科學的實施策略,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會計委派制的職能和作用,確保預期目標的順利實現。
[1]楊書寒.對縣域公積金管理部強化財務監管的探析——推行會計委派制[J].經濟師,2012,(15):158.
[2]黃霞.淺議會計委派制的利弊——對江蘇華東地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行會計委派制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2,(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