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帖子。“一女子走進理發店,坐下對理發師說,不燙不染不做護理不做造型不做水療不需要任何保養品,只剪短。我的話說完了,從現在開始,我們倆誰先開口說話誰就是王八蛋。好了,你可以動手了。”
看完我立刻心有戚戚焉,還沒等轉發一次表示同意,赫然又看到王朔發了一條微博,他是這樣說的:“下午去剃頭,洗頭小伙讓我辦卡,我假裝沒聽見,坐下后理發師假裝真誠地建議我做次護理,我說我不做護理不燙頭不拉直不做發膜不染發不辦卡……我就是剃個頭,理發師高興地說:太好了,那你可以買一瓶六合一的洗發水啦,它有護理功效有拉直效果能代替發膜修復發質……我以后要在理發店說話我就是豬!”
我只能說,理發店,你真的惹了眾怒了。
進理發店,一進門就要有被人鄙視侮辱的心理素質,因為他們一定會在洗頭的時候就說,您的發質不行,不做護理簡直沒法瞧。做倒膜太費時間?我們還可以做水療啊,五分鐘就好。你真的不做?唉,背后洗頭小弟的嘆氣聲會讓你覺得你實在對不住從娘胎里帶出來的這些陪伴你終生的頭發。然后,就該發型師上場了。一開始,這位帥氣的優雅的發型師滿臉笑容地撥弄著你的頭發,非常nice地問,“今天想做個什么樣的頭發?”
對這個問題千萬別認真對待,因為無論你的回答是什么,都不妨礙接下來的標準對白。如果你的頭發沒有做顏色,他一定會說太沉悶了,一點都不顯您的氣質,您可以試試什么什么顏色;如果你的頭發是有顏色的,他一定會很專業地指出,倆月前做的吧?你看,顏色都掉了,得補。光補還不行,再做點挑染才能有層次。你的頭發是直的?不行,太死板了,現在流行卷的。上周剛做的卷發?哪里做的?那個發型師太不負責任了,你就這樣放過他了?還是我替你挽救一下吧。真的哪天你心里想好了要燙發,別以為一開口人家就能滿意,不來個燙前護理再來個燙后護理怎么對得起發型師的苦口婆心?
我試過一次一律說“不,不,不”。然后那發型師一臉愁苦,然后不情不愿地胡亂剪了個頭,出門之后路人投射的眼光就讓我意識到,我得罪發型師了。得,這是一家黑店,換一家怎么樣?一切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到后來我索性就不理發了——惹不起,我躲還不行嗎?結果是,我在家憋了兩年,后來終于去了理發店,那位發型師對我說,小姐,一看就知道你跟時尚脫節很久了。
這事兒怎么解決呢?當年旅行社普遍被人詬病導游強迫游客購物,后來就有旅行社推出了無購物游,價格比較貴一些,但是有的是人愿意為節省的時間和精力埋單。我們自然也愿意為無推銷的理發店和美容店支付更高的價格,這年頭,清靜省心不聒噪也是可以賣錢的。不過,在找到這樣的店之前,我們還是先自備一個“誰先開口誰是王八蛋”的牌子吧。連王朔都能被逼成這樣,您覺得自己的口才如何?
(向日葵薦自《財經》)
責編:小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