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上,貴州省貴陽市的劉女士擔心4歲的兒子被蚊蟲叮咬,臨睡前將點燃的蚊香放在兒子床頭。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兒子起床后才走了幾步就“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醫生判斷,劉女士的兒子是蚊香中的有機磷(一種農藥) 中毒。
記者從相關資料中查詢到,蚊香中含有少量的農藥有害成分,人一旦吸入大量有害氣體后,會出現中毒癥狀。而如果在較小的空間內點的蚊香數量過多,加之窗戶房門緊閉,中毒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記者從質檢部門了解到,蚊香產品中常見的“右旋胺菊酯”、“炔丙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等成分實為農藥成分。根據國家當前的規定,凡是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等有害生物的農藥使用,一律應當遵守國家《農藥管理條例》 的規定。但據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張華介紹,有的生產廠家會偷梁換柱,故意模糊蚊香“農藥概念”,在產品包裝上用衛生殺蟲劑登記證號替代農藥登記證號。
衛生專家指出,消費者如果正確使用蚊香等驅蚊產品,發生中毒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對于嬰幼兒、孕婦、老人及患有哮喘等呼吸疾病的人來說,蚊香內產品散發出的驅蚊物質,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嚴重的話還會引發頭暈、呼吸道過敏、神經系統受損等情況。因此,以上人群在使用蚊香時應格外注意,盡量將蚊香放在通風的地方,而且不要長時間使用。
張華指出,衛生用農藥蚊香類產品必須通過自身燃燒或者電加熱等方式,將其蘊含的低毒、微毒化學物質連續持久散發于空氣中,才能達到驅逐蚊子的效果。可一直以來,蚊香類產品對孕婦、嬰兒、兒童、身體虛弱者產生的毒性反應并沒有明確的科學定論。
“因此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規定生產衛生用農藥蚊香、電熱蚊香片、電熱蚊香液的企業,在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增加孕婦、嬰兒、兒童、身體虛弱者慎用的標注。”張華表示,這是維護消費者健康權、知情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