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省心血管專家周樂今,毅然從其供職27年的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辭去公職,被民營的昆明同仁醫院以80萬年薪重金延聘。早于他一年,該省另一位心內科專家李易,帶領20名骨干集體投奔民營圣約翰醫院,成為全國公立醫院最大規模的人才集體跳槽事件。
合作之初,周樂今確實體會到了民營體制的好處。到昆明同仁之后一年零三個月,一個全新的心血管內科就基本成型,這種效率在公立醫院是難以想象的。但周樂今漸漸感受到了與醫院管理層的摩擦。醫院希望快速回籠資金的想法日益顯露,要求周樂今多做介入手術,這和周樂今認可的慢病管理理念背道而馳。2012年農歷春節剛過,周樂今突然被院方解聘。院方表示,其所在科室“業務發展滯后”,累計虧損70多萬元。回想起來,周樂今承認自己當初還是想得單純。
而李易剛出來一個月就后悔了。現在,他的第一執業地點已經變更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并重獲博導資格;他團隊中的6位副主任級別醫護人員,則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新獲得了公職。
周樂今覺得,自己無法破解民營醫院的普遍困境:資本急功近利,管理人才匱乏。這似乎與新醫改文本所描繪的多元辦醫格局形成了相反的對比,顯然,多元辦醫格局尚有待通過正確的改革路徑實現。